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槐种皮的发育和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槐的胚珠具有内外两层珠被,内珠被在种子发育前期退化消失,不参与种皮的形成,种皮仅由外珠被发育而成。种脐具两层栅栏细胞,种脐中央有种脐沟。本文还对槐种皮结构与透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白刺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解剖及其发育过程中淀粉的变化。白刺果实为复合核果。由三心皮合生的三室子房发育而来。三个子房室中有一室不产生胚珠,所形成的两个胚珠中仅一个最后形成种子,另一胚珠中途退化。果壁由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组成。外果皮成熟时肉质可食;中果皮源于维管形成层,由纤维细胞构成。为成熟核果的果核部分;内果皮由约8层薄壁细胞构成,果实成熟时退化解体。种皮由内珠被、外珠被和最外层珠心细胞共同构成。胚珠在其发育过程中产生承珠盘和珠孔塞结构。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描述了滇楸花芽的分化,小孢子的发生,花粉的形成,雄配子体的发育以及胚珠的形成,胚囊细胞的发生,雌配子体的形成,受精作用,胚和胚乳的发育。胚囊发育为蓼型,胚的发育为十字花型。胞型胚乳,形成珠孔和合点的吸器细胞。成熟种子包括种皮和具有两片肥厚子叶的直立胚。材料来自南京1976—1978年间的22年—24年生的成年植株。附花芽和种子发育的时间表。  相似文献   

4.
用石蜡切片方法,结合组织化学及显微荧光技术研究了白刺大孢子及雌配子体的发育事态.主要结果为:雌蕊3心皮合生成3室子房.每室含1胚珠,仅2胚珠发育,最后形成1枚种子.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珠孔由内外珠被共同形成。孢原发生于珠心表皮下,一般1个,经两次有丝分裂形成壁细胞和次生造孢细胞,后者担任大孢子母细胞功能,母细胞经两次有丝分裂形成线形四分大孢子.珠孔端3个退化,合点端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由8核7细胞构成,受精前反足细胞退化。随母细胞减数分裂,母体组织中淀粉逐渐增多,到受精及胚发育时期,珠被和珠心中始终富含淀粉.在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肼胝质荧光同时出现在珠孔端和合点端,四分体时首先在功能大孢子端消失。  相似文献   

5.
紫薇受粉习性及花粉管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脱色苯胺蓝对紫薇花粉和花粉管进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自然条件下的受粉习性及花粉管生长行为,以确定花粉管通道的形成时期.结果表明,盛花期的紫薇在开花后1.5h内完成受粉,花粉落量多,受粉率为100%;开花后24h左右进行受精;单果种子数为36~50粒,认为可以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紫薇,导入外源DNA的最佳时机为开花后24h左右.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描述了刺槐在南京地区开花结实各发育阶段的形态学过程。观察了大、小孢子的发生;雌雄配子体的发育;受精过程;胚和胚乳的发育以及种子的形成。观察结果: 1.大、小孢子的母细胞都于4月上旬发生,而前者的发育迟于后者。 2.胚珠弯生,厚珠心,胚囊发育属蓼型。 3.核型胚乳,胚乳细胞核小于游离核。 4.胚胎发育属茄型,合子分裂先于初生胚乳核。  相似文献   

7.
樱桃小孢子的发生为同时型.在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中出现不能配对的单价染色体及微核等异常现象.花粉粒为三细胞型,具三个萌发沟.樱桃的子房上位、单心皮,一室有两个胚珠,悬垂胎座.胚珠倒生.厚珠心,单珠被.胚囊发育属蓼型,为七细胞8核胚囊.两个胚珠中只有一个能正常发育成雌配子体.本文还讨论了樱桃二个胚珠—粒种子的生殖机理以及供试樱桃新品种的遗传杂合性.  相似文献   

8.
初步研究了广东古兜山自然保护区内绣球茜(Dunnia sinensis Tutch.)的生物学特征(茎、叶、花、果实、种子)和种子繁殖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茎、叶、果实、种子的形态和生长状况有较大差异;绣球茜花色鲜艳,花序美观,单株花期长达3-8周,测量得花粉胚珠比为612.46275.31,具有虫媒传粉的特性;种子繁殖发芽率为11.33-38.66%,发芽势为10.66-36.00%,不同环境所采的种子或经不同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应用树脂薄切片的甲苯胺兰O-PAS反应结合苏木精整体染色法,对秦艽胚珠发育过程中淀粉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胚珠发育早期,其任何部位均未见淀粉料,稍后首先在合点区出现淀粉粒,再从合点向珠孔端逐渐扩大分布范围,开花前,珠被细胞中出现淀粉积累的两个高峰:大孢子母细胞时期;成熟胚囊时期,珠被细胞中淀粉粒增长迅速,数量多,个体大。胚囊成熟时,卵细胞内,次生核周围也积累许多淀粉粒。受精后,珠被及胚囊内淀粉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耳叶补血草进行了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的研究.研究表明:耳叶补血草的雌蕊由5心皮组成,柱头、花柱分离,子房合生,1室,基生胎座,胚珠1个,拳卷型,双珠被,厚珠心,珠孔由内珠被形成,孢原细胞发生于珠心表皮下,经一次平周分裂,形成造孢细胞,由造孢细胞直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呈直线排列,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属于典型的蓼型胚囊发育.  相似文献   

11.
在祝光苹果的生理落果期中,观察到两个明显的落果高峰。第一个落果高峰出现在盛花后第二周。此期正常果的胚株内,胚已发育至线形胚阶段;胚乳处游离核时期;珠被、珠心细胞和胚乳游离核周围均有淀粉粒分布。而此期落果中,多数胚珠的珠心和内球被退化,没有胚和胚乳的发育;仅存的外珠被中也未见淀粉粒。第二个落果高峰出现在盛花后第五周。此期正常果的胚珠内,胚处于心形期至鱼雷期;胚乳已细胞化:胚囊和珠心组织中淀粉粒消失;珠被中淀粉粒增多。而此期落果的胚珠内,胚处心形期;胚乳出现退化迹象;珠被中淀粉粒较少;承珠盘细胞内出现棕褐色沉积物。  相似文献   

12.
林院1号无核黄皮无籽结实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晓芳  黄宝灵  卢宣文 《广西科学》2001,8(3):223-226,235
为了探讨林院1号无核黄皮果实无籽的原因,于1992年-2000年在广西大学林学院观察林院1号无核黄的花器、花粉数量及饱满程度、花粉萌发情况,并和有核黄皮比较;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林院1号进行自然授粉,去雄不授粉套袋、去雄后用有核黄皮花粉授粉并套袋的授粉试验,观察林院1号的授粉受精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林院1号无核黄皮的花器无畸形或无异常现象。胚珠和胚囊发育正常,与有核黄皮的花器构造相同,林院1号无核黄皮无籽并非其花器构造和组织畸形或异常、胚珠或胚囊发育不良所致,而是与其花粉和自身的遗传特性有关。林院1号无核黄皮花粉平均萌发率为3.07%,与有核黄皮花粉平均萌发率84.13%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F=1544.97>F0.01=98.5);花粉管长0.263mm,比有核黄皮的花粉管(0.387mm)短,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158.17>F0.01=98.5)。林院1号无核黄皮在无花粉刺激下,座果率仍达19.3%,在有核黄皮花粉刺激的情况下,林院1号无核黄皮的平均座果率为77.1%,比自然授粉的平均座果率(29.3%)提高47.8%。具有自然性单性结实和刺激性单性结实现象,在有核黄皮花粉刺激下,林院1号无核黄皮的无核率仍高达76.0T,与自然授粉的无核率(91.2%),比较,有显著性异差(F=11.3>F0.05=6.94)。  相似文献   

13.
从孢原细胞至雌配子体形成约需14天,其中大孢子发生历时8天;雌配子体发育历时6天。当花序基部幼叶展开,花蕾分离,顶花花冠露红时,大孢子母细胞形成。当顶花花冠露出与花萼等长时,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直线排列的大孢子。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开花前一日,雌配子体形成。雌配子体发育属蓼型。 在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淀粉经胎座向胚珠中转移。至开花时,胚珠中淀粉分布普遍。淀粉多聚集成较大的团粒存在。只胚囊中为分散的单粒淀粉。  相似文献   

14.
应用石蜡切片法对五唇兰(Dorrtis pulcherrima Lindl.)的胚囊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五唇兰的胚囊发育类型为双孢子葱型,胚珠通常含单胚囊,也形成约1%的双胚囊.双胚囊胚珠和正常发育的胚珠一样呈倒生型、具薄珠心、两层珠被,但胚珠横轴与纵轴的比值是正常胚珠的1.3-2倍,同一胚珠内的两个胚囊发育不一定同步.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板栗胚珠原基于5月下旬在子房室壁上发生并缓慢生长。6月中旬生长迅速,到6月下旬,分化形成了内、外珠被和珠心。胚囊位于珠心顶部,胚囊下方的珠心组织形成珠心柱。7月上旬胚珠发育出现差别。7月下旬成育胚珠在珠孔端形成球形胚,败育胚珠的珠心组织解体。本文还对板栗产生空篷的原因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珠心表皮下分化出一个或两个孢原细胞,但只有一个继续发育,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功能.蓼型胚囊.成熟胚囊助细胞丝状器不发达,到受精前反足细胞仅体积增大但不增殖,两极核相互贴近而不融合.受精前胚珠发育过程中,珠被、珠心细胞中始终无淀粉积累;成熟胚囊各细胞中均未发现淀粉粒,但合点端胚囊壁及周围珠心细胞中具强的PAS正反应.同一珠心中发现有双胚囊现象,另外,在四分孢子旁发现由珠心细胞起源的孢原产生,认为诺丹冰草中有无融合生殖现象存在.  相似文献   

17.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GhSCFP which was isolated from cotton fiber cDNA library, a 1006 bp upstream fragment of the gene was cloned by chromosome walking and fused to GUSand GFP respectively. Histochemical GUS and GFP fluorescenc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the report genes driven by the promoter sequence was detectable only in outer layer cells during the seed development in the transgentic tobaccos. In transgenic cotton, strong GUS activity was observed in spherical protrusions on 0 dpa (days post anthesis) ovule surface, and in the 2-36 dpa fiber cells, while no GUS signals were detected in the root, leaves, stem, corolla, anther and stigma. Our data demonstrated that GhSCFP upstream sequence is a cotton fiber-specific promoter and this promoter will be useful in the molecular research on fiber cell development and in cotton fiber improvements by genetic modification.  相似文献   

18.
 用石蜡切片的方法研究了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 Thunb.)的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得到以下结果:①胚珠发生为厚珠心类型,珠心表皮细胞平周分裂产生多层珠心周缘细胞,胚珠有直生与倒生胚珠2种类型,具双珠被,珠孔在成熟胚囊时期为内外珠被共同形成;②胚珠内孢原细胞为单细胞,并直接分化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发生时,珠孔端一个细胞不分裂,合点端的一个细胞正常分裂,大孢子发育三分体,为直线型排列.③胚囊发育为蓼型,胚囊成熟后为7细胞8核胚囊,胚囊合点端有承珠盘.开花前,两极核融合为一个次生核,反足细胞退化较晚.  相似文献   

19.
<正>观察了黑杨派Populus deltoides Bartr. cv. ’Lux’ (ex. I-69/55), Populus ×euramericana (Dode) Guinier. cv. ’San Martino’ (ex’ I-72/58) and Populus ×euramericana (Dode) Guinier (ex, I-214)的胚珠、大孢子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胚珠是倒生的,成熟时为单珠被和厚珠心,两层珠被从表皮起生,孢原组织由单细胞组成,原始的造孢细胞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的作用,大孢子母细胞形成直线形的四分体,四分体合点端的大孢子具有功能并发育为正常型(Polygonum型)胚囊,雌配子体发育后期穿透珠心,突出于珠孔中。但Ⅰ-72的孢原组织是由多细胞组成,并具二个线形的大孢子四分体,Ⅰ-72的部分胚珠中四分体合点端的第二个大孢子为有功能的。  相似文献   

20.
野生地涌金莲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种。本文综述了地涌金莲的繁殖与品种选育,为优良花卉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营养繁殖方面,地涌金莲适合分株繁殖,雨季进行分株繁殖十分容易,成活率100%;目前,正在构建高效新的技术体系以培育种苗,如组培快繁技术等;有性繁殖方面,发现地涌金莲是虫媒花植物,有多种昆虫为其有效传粉,胚珠呈倒生型,种子可以萌发。深入分析地涌金莲种子休眠机制和萌发模式,构建高效的育苗方法与技术体系,探索和构建长期有效保存试管苗的方法,有效地维持地涌金莲的遗传多样性,比较营养繁殖与有性繁殖在种群进化的作用等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