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实际的地质勘察应用中,勘察的目的是对建筑场地地基的岩土工程条件做出评价,为地基基础设计、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提供岩土工程依据,本次研究中的成都万科"魅力之城"五期A区的勘察工作已经顺利完成,本文就主要对其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
本工程布置勘察工作量较为适度,并采用多:种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手段,查明了岩土结构、地基土工程性能及土层波速等有关数据、地下水赋存条件以及水文地质参数,满足了设计和岩土分析评价的要求。勘察充分利用区域地质资料,对场地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场地地基土属中硬土类型,为建筑抗震有利地段;场地及地基稳定性好,适宜修建高层住宅楼。  相似文献   

3.
本工程布置勘察工作量较为适度,并采用多种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手段,查明了岩土结构、地基土工程性能及波速等有关数据、地下水赋存条件以及水文地质参数,满足了设计和岩土分析评价的要求。本次勘察充分利用区域地质资料,对场地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对地震效应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场地地基土属中硬场地土类建筑场地,为建筑抗震有利地段;场地及地基稳定性好,适宜修建高层商住综合楼。  相似文献   

4.
杜晖  郑桂芹 《科技资讯》2011,(34):65-65
本文在对某风电场工程的场址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特征,查明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岩土性质、分布规律、埋藏条件,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和有关的建筑抗震设计基本参数,对拟建场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最后根据所得土的岩土参数、室内试验及现场测试的资料成果,分析地基土的工程特性,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方案及基础设计方面的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超斌 《科技资讯》2006,(24):112-11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在保证外业和实验资料准确可靠的基础上,文字报告和有关图表应按合理的程序编制。要重视现场编录、原位测试和试验资料检查校核,使之相互吻合,相互印证。地基岩土分层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根据岩土地质时代、土的成因类型、岩土性质、状态、岩石风化程度和物理力学性质合理划分。岩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是根据原位测试和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值综合判定。报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做到内容齐全,论据充足,重点突出,正确评价建筑场地条件、地基岩土条件和特殊问题,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适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徽 《科技咨询导报》2009,(21):250-250
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体制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而在之前一直采用的是建国初期形成的前苏联模式的勘察体制,即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体制提出的勘察任务是查明场地或地区的工程地址条件,为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地质资料。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问题,为解决存在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实施岩土工程勘察体制。与地质勘察工程相比,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不仅要正确反映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还应结合工程设计,施工条件进行技术论证和分析评价,并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全工程。其主要工作包括查明、分析、评价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在地基处于岩石地段时,则需要做岩土工程勘测工作,通过勘测为工程施工提供完整的技术参数和工程地质资料,这能够更好的对施工进行设计和进行地基的处理工作,确保地基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在岩溶区内,其地质条件较为复杂,而且岩溶现象相当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就给地基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文章从岩溶的概况入手,对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岩溶地基处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满俊英  袁致明 《甘肃科技》2012,28(11):110-112
化工装置建设前期必须对装置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结构,从而对装置场地的岩土工程提出评价,对建筑物的基础类型提出建议.就此通过化工装置岩土工程勘察的结论,提出工程地基处理的实例.  相似文献   

9.
李明 《工程与建设》2022,(2):320-322
岩土勘察是获取岩土技术资料的重要工作,根据勘察资料可以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拟建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文章以某大型建筑工程为例,分析论述岩土勘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分析结果能够为类似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拟建工程位于鸳鸯湖车站厚层人工填土上,该人工填土成分复杂,力学性质差异大。详细介绍了该场地地基土的分布规律、岩土工程特性、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地质条件,并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地区施工经验,对为建筑物设计提供科学可行的基础方案。对大于3层的建筑建议采取CFG桩,并对CFG桩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为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桐梓盆地第四系覆盖土层具有厚度分布均匀、下伏基岩面起伏不大的特点,在桐梓×××大楼的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通过岩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上部结构及其荷载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各类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选用端承摩擦桩作为大楼基础,基础施工完成后的静载荷试验成果资料分析表明,所采用的基础方案是恰当的,桩基础承载力能满足上部荷载要求。为桐梓盆地乃至贵州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高层建筑基础方案厘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冯涛  刘明  钱鑫  吴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8(18):4249-4253
针对汕尾新港风电场48 MW工程110 kV升压站场地适宜性评价问题,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室内土工试验以及原位测试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场区地形地貌、岩土层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等信息.在岩土工程勘测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场地的地理因素、工程地质条件、场地施工难易程度及其他工程活动影...  相似文献   

13.
探讨城市高架桥群桩基础沉降量计算评价方法,为桩基沉降安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在详细总结深厚软土层区群桩基础沉降的影响因素和目前工程中常用的沉降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工程实例采用等代墩基法、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弹性理论法以及Flac 3D数值模拟方法分别计算了高架桥群桩基础的沉降量和应力位移场变化规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弹性理论法和等代墩基法计算沉降量与实际吻合较好,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和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结果虽然偏大,但应用的范围较广。至少3种方法得到的沉降量均小于允许值,才能判定沉降量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西口引道段公路大湾沟滑坡整治工程的勘察、设计为例,阐明工程地质分析在整治工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包括各种整治措施与工程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岩土参数取值对整治工程设计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山区基本建设中顺层边坡是常见的岩土工程问题,工程建设挖方改变了原生地质环境,扰动了应力场和原生地貌,对原有稳固岩体结构造成破坏,造成失稳或工程隐患。顺层边坡的稳定性受岩性、岩体结构、结构面位置特征、地下水等诸多因素影响,层间各项属性参数的确定和顺层推力的计算成为顺层边坡设计处治的难点。结合某条高速公路的顺层边坡处治设计及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处治方法研究和设计。结合边坡的处治方法和高速公路的实际地质情况进行了相应的层状岩体及其中的不连续面分析,针对顺层边坡的不稳定性等因素进行了相应的处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550kV静安(世博)输变电工程是上海2010年世博会重要配套工程,规模大、开挖深度深、基础施工工艺复杂,加强监测是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结合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设计施工方案,阐述了该工程周边环境监测、基坑围护结构与支撑体系变形监测、建筑结构变形监测等监测部署工作,为信息化施工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干振碎石桩加固技术是十分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 ,但很少用于处理未完成自重固结过程的新近填土。本文介绍了该技术在某工程新近填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阐述了其方案设计、实施情况和加固效果 ,分析了适合新近填土地质条件的干振碎石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实践证明该技术在新近填土地基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加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某高层建筑工程的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阐述了基坑土钉墙支护的设计与技术要求,探讨了支护面钢筋网砼喷浆技术的工艺程序、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结合某小区1~4号楼工程实例,对其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灰土挤密桩与CFG桩二元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施工、检测及地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提出一种可靠的复合盾构各掘进模式地质适应性分析方法,根据地质条件、地质风险、设计参数和工程需求评估影响盾构掘进的关键参数,并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算法建立三模盾构的土压、泥水、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3种掘进模式的地质适应性评价模型。同时,通过混合逻辑结构改进AHP算法,并结合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提高了其一致性检验和权重求解的能力。最后,以广州地铁7号线二期工程萝岗-水西区间三模式盾构施工工程为例进行三模式盾构地质适应性分析及掘进模式选取,得到的掘进模式选取方案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掘进质量和掘进效率。该工程证实研究成果能对相关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掘进模式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