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法意义与复句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语法意义使复句与单名相区别,语法意义是复句分类的依据;另一方面,复句通过关联词语把蕴涵在句中的语法意义“显现”化,同时,联系到复句的特定语境, 有的关联词会临时改变原先句式所标明的语法意义,在“真言”与“假言”,“相承”与“相反”之间转化。  相似文献   

2.
汉语语法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以达意为主,缺少形态变化,因而分析就不能从结构形式入手,而须从句子的表达功能立论。汉语复句研究以关联词语为基础,甚至以关联词语的研究取代复句的研究,严重背离了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表现了复句研究的偏颇。我们呼唤着:汉语语法学应重新构建富有汉民族人文气息,体现汉语语法自身特点的复句理论的大厦。  相似文献   

3.
0 引言 0.1 复句中小句与小句的关系是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主要是关联词语来表示的。在现代汉语复句中,每一个关联词语都具有一系列的语义特征,每一组关联词语在语义特征上同异交叉反映了现代汉语复句系统中关联词语的联系和区别。关联词语的语义性质和语义特征往往是不同层面意义的反映。例如通常所说的并列、递进、选择、因果、条件、转折等等都属于句法层次,同时又反映语义关系。复句的分类实质上是关联词语的分类。因此对复句的语义分析,除了意合句外,主要是对构成复句的关联词语框架的分析,包括在这个框架中插入小句的分析,以及把整个复句放到话语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古汉语让步复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凯 《长春大学学报》2004,14(1):40-44,51
基于对中古汉语典型语料中让步复句的考察,辅以符号化的形式,通过列表对让步复句在句式和关联词语两方面的情况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描写与阐释。句式方面着重分析基本句式的四种变式所占的比例、强弱势发展,以及紧缩句的大体状况,并对它们的成因进行扼要解释;关联词语方面主要阐述单音连词、复音连词、关联副词、关联词语前后搭配和关联词语与主语的位置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如何划分单句与复句,五十年代我国语法界曾开展过一次讨论。目前各种版本的汉语教材、专著以及各种刊物上的大块文章,对划界的具体办法,观点越来越接近于一致。大多数人都认为要用一个标准来明确判断单句复句是困难的,必须把四个标准(结构、语音停顿、关联词语、意义关系)结合起来,全面衡量,才能把这两种不同的句子划开。一  相似文献   

6.
对复句内部分句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传统汉语语法理论注重从结构层次、语义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忽视了对分句间关系的本质属性和逻辑意义的认识。其实,复句作为一种语言形态,是思维活动的载体,也是思维活动的物质表现形式,同样受到全人类共同的思维规律和逻辑方法的制约;只有在结构、语义层面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从复句内部分句间诸关系中确定本质属性的关系,正确理解关联词语的逻辑意义,才能真正认识和掌握复句内部分句间多元关系中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关联词语还有省略作用吗?——也许有人会表示怀疑——因为众所周知,关联词语包括连词及有连接作用的副词和短词,关联,关联,顾名思义,其用途应在连接分句、组成复句,怎么又出来个省略作用呢?其实,这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现代汉语中的确有部分关联词语,除了语法上具备连接功能外,修辞上还同时起着一种省略的作用.先比较下面二例:①这个箱子大人都搬不动,小孩子就更搬不动了.②这个箱子大人都搬不动,何况小孩子.显然,两例的意思基本相同,而后者比前者简洁.例②之所以能够省去例①带点的词语.就在于用了连词"何况".要不,后一分句单说"小孩子",与前一分句就连不上;或者硬将例①带点的词语加上去,讲成"……何况小孩子就更搬不动了."这是画  相似文献   

8.
单句和分句的区别是《马氏文通》出版以来语法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1957年曾经在刊物上展开过讨论,最后也没有得出一致的意见。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主要原因是大家所提的标准大笼统,所举例证太少,不足以反映语言实际的概貌。单复句的区分,应在分析大量语言实例的基础上,提出便于操作的标准:以结构关系为主,主要看有几套句子成分;此外还要看语音停顿、关联词语和意义关系。  相似文献   

9.
复句类型中是否有目的复句,语法界一直众说不一,尽管近年来一些语法著作承认有目的复句,但究竟哪些算目的复句,观点也不一致。本文旨在对目的复句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肯定目的复句的存在,指明目的分句与目的状语的区别,并对各语法著作有关目的复句的分歧意见进行探讨磋商,得出有必要设目的复句类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无论就汉语语法的研究还是学习来讲,复句都是一块骨头,但复句不能取消;复句有它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加以辨识。  相似文献   

11.
多重复句的分析,是初中语法教学的难点之一。常常可以听到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四个分句构成一个三重复句,而那四个分句却构成一个二重复句呢?为什么这个多重复句第一个层次在前,第三个层次在中,第二个层次在后,而那个多重复句第一个层次却在后,第三个层次在前呢?这类问题,教师也不易用三言两语解释清楚。现行语文教材和现代汉语书籍介绍的多重复句的分析方法,基本上都是从第一个层次入手,再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这样逐层剖析。这种方法,对部分驾驭复杂句子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是较难掌握的。 为了帮助总体分析能力较差的学生正确分析多重复句,我们介绍一种和通常分析步骤相反的方法:先找出仅包含两个分句的关系,在这两个分句上边画上弧线,巳用弧线连接的看成一个整体,再逐步扩展,并画弧线于已有弧线之上,直至整个复句分析完为止;弧线最上的为第一个层次,依次为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 下面举几个例子。 例一: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②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③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2.
大部分多重复句的语法结构是确定的 ,有少量多重复句 ,分句间结构层次或语法关系存在两可的情形。结构不同 ,复句的意义也有些差别。从语言理论和教学实践两方面分析 ,都有必要建立“多义复句”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3.
关于区分单句复句的问题陈慧娜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指出:“单句复句的划分是讲汉语语法叫人挠头问题之一。1957年曾经在刊物上展开讨论,最后也没有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区分单句和复句,涉及三个因素:一、只有一个主谓结构,还是几个主谓结构?二、...  相似文献   

14.
区分单句与复句有两个最重要的方法:一是分析结构中心;二是分析结构体系。结构中心是指句子的主谓结构,单句只有一套主谓结构,复句有两套以上的主谓结构;逻辑关系是指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分句与分句之间意义上的联系。而界定谓语中心语的统辖区间,区分紧缩句与连动句的不同,注意关联词与兼类词的语法功能,注意标点的运用,则有助于我们正确区分单句和复句。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汉语里,“问题是”后面可以接小句、复句和句组,起到篇章连接的作用。其篇章连接功能包括三个层次,分别为:命题功能、逻辑关联功能和话语标记功能,并且这三个层次的功能是依次虚化的。“问题是”作为篇章连接成分的演变属于共时语法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汉语里,“问题是”后面可以接小句、复句和句组,起到篇章连接的作用。其篇章连接功能包括三个层次,分别为:命题功能、逻辑关联功能和话语标记功能,并且这三个层次的功能是依次虚化的。“问题是”作为篇章连接成分的演变属于共时语法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如果…就…"和"只要…就…"是汉语中使用频率特别高的两个复句类型,同时也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复句。虽然这两个复句,一个表示假设,一个表示条件,但绝不仅仅是它们表面上看似的那么简单,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然而透过这错综复杂的表象,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的区别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其搭配、侧重、语气、效果和关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并进而将这几个方面的探索应用到对外汉语的教学中,用大量有针对性的例句来解决这个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里,"问题是"后面可以接小句、复句和句组,起到篇章连接的作用.其篇章连接功能包括三个层次,分别为命题功能、逻辑关联功能和话语标记功能,并且这三个层次的功能是依次虚化的."问题是"作为篇章连接成分的演变属于共时语法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多重复句层次的划分是中学语法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常常各持己见,无法统一。比如初中第五册《孔乙己》中的这样一个复句,就有三种不同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操凤玲 《科技信息》2013,(36):76-77
英语因果复句是英语中一种主要的复句,它表达因果关系,通常由because,as连接原因句、主句表达结果。因果复句表达的因果关系多种多样,这是因为人们的认知方式多种多样。本文根据因果复句所揭示的因果关系种类对因果复句进行分类,并根据人们的认知方式对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