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综述用于海洋防污涂料的含氟聚合物设计研究进展,为开发研究新产品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40余篇,对于海洋防污涂层适用的含氟聚合物材料的设计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结果主要对于液晶性结构和两亲性结构含氟聚合物涂层材料分子的设计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含氟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和防污性能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展示了基于含氟聚合物的海洋防污涂料最新成果。结论杀生型海洋防污涂料由于环保和健康方面的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切,环境友好的基于含氟聚合物的低表面能抗污损型和污损脱落型防污涂层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低表面能防污涂料具有表面能低、污损生物难以附着或附着不牢、易于脱落等优点,是无毒防污涂料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以自制的双组分FPA/SPU低表面能防污涂料为基材,通过添加不同种类、不同黏度的硅油,制备了7种不同类型的硅油渗出型防污涂层。利用实验室手段对涂层的接触角、附着力、耐化学品性能、硬度及表面断面形貌进行了检测,通过静态实海挂板研究了涂层的防污性能。结果表明,硅油的添加有利于涂层防污性能的提高,硅油的种类和黏度大小对涂层的防污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苯甲基硅油(255—150)的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在船舶上防止海洋生物的附着一直是世界难题,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对船舶的防污漆,从“辣”着手,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我国无毒防污涂料研究开发迈出可喜一步。海洋中的船舶、钻井平台、网箱养殖、港湾建设以及其它水下设施,极易受海洋污损生物的附着。长期航行于海上船只的水下船体,被藤壶(蔓足类)、贝类与藻类等附着生物密密地附生于表面,会严重增加船只航行的阻力,即影响航速,也增加了能耗。藤壶在船体的粘着不仅牢固,而且其分泌的胶液还腐蚀钢板,危害很大。目前采用有毒防污漆,虽然在防止生物附着上取得成效,然而毒素溶入港…  相似文献   

4.
谢日彬  李锋 《广东科技》2010,19(6):37-38
综合论述了污损海洋生物防除的方法与技术,并结合海洋生物学和附着机理研究及生物技术在污损生物防除中应用的最新进展,从经济实用、操作简便、高效环保等方面,探讨了海洋污损生物防治技术与对策及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海洋微型污损生物膜会影响金属腐蚀过程和防污涂料性能,是污损生物群落的初级食物链,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焦点。研究了冬季青岛中港海水中暴露100余天的碳钢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膜,以及载玻片、HT防腐涂层和NFGP600防污涂层表面形成的生物膜,采用电化学技术研究材料表面生物膜特征,运用SEM、EDS、XRD表征生物膜形态和物质组成,分析生物膜细菌、硅藻和原生动物的种类及形貌。研究表明,生物膜由细菌、硅藻、原生动物和海水中无机、有机颗粒组成;钢/海水界面同时发生钢的腐蚀和微型生物附着过程,两个过程互相作用使碳钢表面形成不定型、松软、不连续的腐蚀产物膜;防腐涂层表面生物膜由于原生动物对菌藻的蚕食和碳酸盐的存在,形成了较为疏松的生物膜,而防污涂层表面没有原生动物的影响,形成了致密的生物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隔绝海水环境。  相似文献   

6.
三种锌防腐层的海水腐蚀与防污性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热浸锌、冷镀锌及富锌涂料3种锌防腐层的防腐和防污性能。【方法】分别制作热浸锌试板、冷镀锌试板和富锌涂料试板,然后通过螺栓将其紧固到塑料固定装置上放入海中进行试验,定期进行试板锈蚀及生物污损现场检查,并于1.5年后对出现在试板上的生物进行刮取、分类、称重,以检测试板的腐蚀情况。【结果】经历1.5年的海港试验,3种试板上的生物种类以及质量由小到大依次为热浸锌试板、冷镀锌试板和富锌涂料试板;热浸锌试板和冷镀锌试板的镀锌层完整无裂纹、无锈点,而富锌涂料试板涂层开裂起皮、锈蚀失效,生物污损程度高于热浸锌试板和冷镀锌试板的镀锌层。【结论】热浸锌对污损生物的排斥能力大于冷镀锌和富锌涂料。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种新型特种防污漆由武汉市现代工业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该种油漆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防污原料和高分子聚合物组成,与常用防污漆比较有毒性小、成本低的特点,并有良好的抛光性能,适应了环保要!提高了防污漆对海洋基本无污染的能力。由于能有效防除海洋生物对船舶的污损,该种防污油漆对我国这样*个海洋面积辽阔、海岸线长和海洋船舶众多的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军事意义,市场前景极为广阔。新型特种防污漆在武汉问世@建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用微型生物作为防污涂料防污性能的"生物标示"的可行性。【方法】在总结近几年来海港微型生物试验的基础上,针对在海洋中广泛存在的原生动物纤毛虫进行初步探讨,试图开发原生动物作为防污鉴定的"生物标示"。【结果】在青岛中港进行初步调查,发现在涂有环氧系底漆、有机硅系低表面能防污涂料和亚铜系自抛光防污涂料的试片上共有9类纤毛虫,其中侧口类、管口类和游仆类3类纤毛虫显示出较大活性。从纤毛虫数量及其变化可明显得出3类涂层的防污性能的优劣。【结论】侧口类、管口类和游仆类3类纤毛虫有望开发为"生物标示"。  相似文献   

9.
杨秀平  刘鑫 《科技信息》2011,(31):I0319-I0319,I0325
简要概述了船舶防污涂料的发展,重点介绍了仿生防污涂料、生物化学防污涂料及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新型环保防污涂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挂板试验和分析自然群落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舟山西闪岛对虾养殖塘中大型污损生物群落生态,旨在为虾塘防污提供理论依据。大型污损生物是舟山对虾养殖塘中的主要敌害生物,其生物量和覆盖面积随塘内、水闸、进排水道等的位置、季节和污损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舟山对虾养殖塘大型污损生物群落数量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挂板试验和分析自然群落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舟山西闪岛对虾养殖塘中大型污损生物群落生态,旨在为虾塘防污提供理论依据。大型污损生物是舟山对虾养殖塘中的主要敌害生物,其生物量和覆盖面积随塘内、水闸、进排水道等的位置、季节和污损生物种类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深海防污研究与应用刚起步且防污涂料产业技术及工艺落后的现状,该项目从我国南海资源勘查开发的迫切需求出发,优选出了综合性能优良的4种防污涂料基础材料——2种含辣素功能结构的丙烯酸金属盐树脂和2种二硫代二丙酰胺防污剂,并优化了其制备工艺,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针对南海的应用环境,通过复配技术优化防污涂料配方体系,研发了具有通用技术特性的自清洁防污涂料,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在潜标、船舶等设施上进行了示范应用,效果良好;从防污性能加速评价方法和具有协同防污作用的防污涂料复配技术方面完善防污涂料理论与技术体系,探索深海环境防污涂层技术体系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实海试验站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南海榆林试验站50多年的运行情况和新建南海三亚试验站近几年的试验,对污损群落的组成变化及对金属腐蚀的影响进行初步梳理和讨论。对海港试验站及海港试验3点初步体会如下:(1)海洋腐蚀受污损生物左右,污损生物种类和数量对不同金属的腐蚀产生较大影响;(2)海洋腐蚀试验站不仅要考虑海域(黄海、东海、南海等),同时要考虑到与污损生物有关的水体环境分类影响。在同一海区,又可因污损生物因素分为港湾型、近岸型、河口型。榆林港属于港湾型,新建的三亚站属于近岸型,榆林站的腐蚀实验结果和新站的完全不同;(3)新建海洋腐蚀试验站要进行该站海域的污损生物调查和评估,生物因素和物理、化学因素同等重要。因此,在进行实海试验时,除标明海区,还需要标明生物分类区。  相似文献   

14.
我国船舶防污涂料现状及前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介绍了《国际管制船舶有害防污系统公约》要求,同时对目前主要的新型防污涂料进行了简要介绍。对我国船舶防污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岛海域热浸锌材料的生物污损特点。【方法】用富锌材料作对比,于青岛中港进行3年的热浸锌海港试验,对两种材料上污损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分布情况进行月检和年检,对比不同深度、光照下污损生物群落组成差异,并应用PRIMER 6软件进行污损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结果】热浸锌试板防污性能优于富锌试板,但随着浸海时间的延长,防污性能会逐渐减弱;试板上污损生物群落和优势种随季节、光照和水深变化而有一定差异;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用PRIMER 6软件分析污损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构,得到的结果与传统分析方法一致。【结论】青岛海域热浸锌材料上污损生物群落组成、优势种类和污损程度受季节、光照、水深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防止海洋生物附着船体水下部分,国内外大多采用在船体水下部份涂刷防污涂料的方法。对所涂刷的防污涂料一般要求:1.有较长的防止海洋生物附着的防污期;2.涂膜有一定的透水性,以保持毒料能连续渗出;3.与各种防锈底漆膜之间有良好的附着力;4.有很好的耐磨性、耐冲击性和柔韧性,长期浸水时不起泡,不剥落;5.有优异的贮存稳定性;6.施工方便,不受气温影响;7.安全卫生,不污染海洋。而这些要求往往取决于防污涂料所选用的组分和用量。现将近十年来国外各种防污涂料的典型配方撷介如下:l.氯化聚乙烯(43%CI)10(…  相似文献   

17.
用4种不同培养基分离纯化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中的相关可培养细菌。对获得的90株细菌,先用4株海洋污损指示菌进行活性初筛,获得11株具有抑制海洋污损指示菌生长的细菌后,再用2种抗海洋污损生物幼虫进行活性复筛,复筛得到5株对海洋污损生物幼虫附着有抑制活性的细菌。这5株细菌经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sp.)。  相似文献   

18.
TBT作为防污涂料中的生物杀灭剂被广泛地应用同时也被认为对水生环境和水生生物最有毒害的一种化合物.《控制船舶有害防污系统国际公约》规定,截至2008年,TBT将被彻底禁止使用.分析了中国加入此公约面临的机遇、挑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海洋环境的复杂性,特别是污损生物的长期附着作用,会对海工钢筋混凝土工程造成严重腐蚀。本文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结果以及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早期的污损生物腐蚀相关实际工程研究,从海水/混凝土界面污损生物群落的形成,污损生物对混凝土表面涂层的破坏、对混凝土本体和钢筋可能的破坏过程等几方面,对污损生物附着和腐蚀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海洋污损生物的群落附着机制复杂,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过程也呈多样化,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寻找抗污损活性先导化合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对海绵共附生真菌Penicillium sp.YZ-7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借助现代波谱学技术(NMR、MS、IR等)及文献数据确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并以海洋污损细菌为抗污损活性筛选模型对化合物进行抗污损活性初步评价.从真菌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