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压电式主动隔振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由压电陶瓷作为作动器,激振器作为干扰源,双层隔振系统作为受控对象组成的机电系统和由传感器将振动信号通过控制器作用于作动器构成的闭环主动隔振系统。提出采用前馈和反馈共同控制的方法对受控对象进行隔振控制。最后给出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隔振器的隔振效果比单纯采用反馈的控制方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主动隔振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了主动隔振理论以及主动隔振技术的发展现状,对微幅隔振和车辆半主隔振,主动隔振亦作为介绍。最后,对主动隔振未来的研究动向作了简短评述和展望,指出主动隔振技术的发展秘然要依赖各相关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舰船的综合导航系统中使用最多的就是综合舰桥系统。其主要的优势就是将导航与操控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性能,而且还降低了燃料的消耗。综合舰桥系统为舰船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从而也提高了舰船行驶的安全性。为此,本文介绍了综合舰桥信息系统的基本内容和结构设计,探讨了其集成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针对舰船运动系统的复杂性及非线性,提出采用灰色拓扑预测模型、GM(1,1)模型建立舰船运动的单项预测模型,并对各单项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标准差法建立基于拓扑预测与GM(1,1)模型的舰船运动组合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各单项模型的精度,该组合模型可作为提高舰船运动数据预测精度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基于拓扑预测与GM组合模型的舰船运动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船运动系统的复杂性及非线性,提出采用灰色拓扑预测模型、GM(1,1)模型建立舰船运动的单项预测模型,并对各单项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标准差法建立基于拓扑预测与GM(1,1)模型的舰船运动组合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各单项模型的精度,该组合模型可作为提高舰船运动数据预测精度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6.
钢丝绳隔振器是一种常用的被动隔振装置,本文通过开展准静态、振动、冲击等试验获得完整的曲线数据,探究钢丝绳隔振器三向动态特性。准静态试验和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变形速率的大小与钢丝绳减振器的能量耗散有直接关系,准静态压缩时,速率较低,对能耗的大小基本无影响,冲击时,速率较高,对能耗的大小有直接影响。振动试验结果表明,钢丝绳隔振器的动刚度会随着激振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当激振频率与固有频率相等时,动刚度最小。  相似文献   

7.
研究介绍了PSL负载敏感型比例多路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阐述了二通压力补偿阀在该负载敏感型比例多路换向阀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结构,通过AMESim仿真软件对PSL负载敏感型比例多路换向阀中的二通压力补偿阀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研究了PSL负载敏感型比例多路换向阀中二通压力补偿阀的动态特性,分析了弹簧刚度对系统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弹簧刚度为80N/mm时,LS油路升压速度低于弹簧刚度为30N/mm时的升压速度,即弹簧刚度越大,系统响应越低.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用户对USB应用的需求,提出了在基于S3C44B0X的嵌入式系统中实现USB主机接口的方案,详细探讨了主机接口的软硬件设计,并将其应用于正在研制的汽车行车记录仪中。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在制动力作用下,轨道板和底座板刚度不折减以及采用不同的折减率时,对桥上无碴轨道结构受力的影响.通过对轨道板和底座板不同的开裂程度进行有限元软件的仿真,分析了各自的刚度折减以及对桥上无碴轨道各结构受力的影响.结果证明:施工中如不考虑刚度折减直接采用抗压区的全刚度,计算得出的值较小,而实际中其受力比采用全刚度时大.为类似工程安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CY922-D型铲运机液压制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对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了制动系统的AMESim液压仿真模型,模拟制动阀上弹簧刚度对制动性能的影响,对制动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制动系统安全可靠;随着制动阀上端弹簧刚度的增加,制动压力的增加过程也随之加快,并且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