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代城市广场文化建设已成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发扬民族传统精神,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发掘民族传统体育的美学价值,发挥广场民族传统体育的美育功能,作用于广场文化建设中,将成为增进广场文化内涵,提升市民精神文明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着重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美学意蕴以及在广场文化建设中的美学教育功能,结果发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动作美、音乐美、人体美、服饰美、人文美、社会关的特性,广场文化具有直接真切的不隔之美、热烈壮观的恢弘之美、斑斓多彩的复合之美的特征,由于两者有着精神文明建设和健身娱乐的共振点,可在建设广场文化的同时融入民族传统体育,二者得以在协调相宜情况下相辅相成,共荣共存.进而提出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的美学教育功能加强现代城市广场文化建设的合理化建议,为提高全民美学欣赏水平与现代社会文明建设水准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广场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为着眼点,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的建设提出有效的对策,使广场体育文化彰显着城市独特精神,加快促进广场体育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体育同教育、文化一样,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它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觉悟水平的重条件.当今世界、体育已成为一个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战线和体育战线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张朝霞 《甘肃科技》2003,19(11):165-166
根据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地位,指出了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对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临夏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向,从民族体育文化的成因出发,探讨了临夏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内涵和传承、挖掘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弘扬和发展临夏州传统体育文化的对策,以期对发展临夏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快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珞巴族民族文化尤其是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受到冲击而改变,这种改变意味着珞巴族传统体育文化已日渐式微.只有充分认识珞巴族体育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加强对珞巴族体育文化的认知,挖掘其自身特性,才能服务于西藏地区的乡村文化建设,丰富珞巴族群众文化娱乐内容,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从奥运发展的角度,结合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实际,分析指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过程.基于此,指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球化推动下,将得到进一步的挖掘、整理、推广和创新,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市场,将得到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融合;并将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8.
文化广场日益成为当前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热点。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一些城市在广场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但还有一些城市的广场在建成后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而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青海藏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及其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失调和调适问题做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农牧民大量进入城镇,给人们带来了城市文明,促使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发展,但是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传承主体迁移、生存环境的变迁以及制度的流变,使其选择的形式和内容改变、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遭到破坏,使其从农牧民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逐渐淡出,甚至一些项目面临消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动适应城镇化进程的调适措施,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藏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很多运动项目体现了藏族人民集体的智慧,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所以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源于人们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并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继承沿袭.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藏族宗教、生产、生活等文化的彰显,具有浓郁的藏民族文化色彩和生活气息.研究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美学虽属新的研究领域,但其有利于提高传统体育的艺术性、技巧性和竞赛性,对于进一步在藏区或更大范围内推广普及藏族传统体育,为提高藏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体质和建设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在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大力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热爱祖国、崇尚和平的传统民族精神,积极培育科学、法治和以人为本的现代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体育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思想的体现,具有引导健康的体育文化和体育价值、激励个体全面、协调发展、推进人的社会化进程的重要价值。体育人文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促进社会文化更加繁荣,倡导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促进人际关系诚信友爱,促使社会更加和谐发展,因此应大力提倡体育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身体运动、身体动作带有明显的族群记忆和参与意识,是一种可供他人观赏的身体运动文化,天然地蕴含了以身体体验为主要感受形式的美好生活意蕴和身体审美内涵。研究通过对体育人类学审美维度的深入探讨与分析,有效回应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所涉及的身体审美性、表演性主题以及民族传统体育审美意识、审美文化等问题,为推动我国体育人类学、体育美学学科发展,促进体育理论探索争鸣和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考察法对满族赛威呼文化的起源、演变与传承进行研究。提出发挥学校教育、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多样性的赛事和文化传播等优势来推广赛威呼运动,以期传承和拓展赛威呼文化,为弘扬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参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学说中的和谐思想对中华民族大融合及其发展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矛盾上升时期正确处理与国民党的关系发挥了作用,更为社会主义时期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制定发挥了作用,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河洛文化是指产生在河洛地区的区域性文化,是这一区域的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记载了现实生活的世俗场景,也展现了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深厚底蕴,挖掘它对我国体育的平衡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文学唯美主义审美理想的生成,与江南文化有着内在的关联。江南文化那独特的精细坚韧、柔美飘逸,而又略带浪漫、伤感的审美气质及其诗性审美意识,触动着现代中国人的精神隐忧,反映出现代中国由文化冲突而引发意义危机的现实境况,抒发了由文明失落而带来的民族苦难情怀。新文学的唯美主义审美理想,承历史的积淀演化而来,又不断地糅入时代的情愫,成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鲜明标志。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科学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科学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科学文化普及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全民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以提高全民素质.科学文化普及应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努力营造科学、健康、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一些问题,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以高校的根本任务“育人”为中心,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以及环境育人等各个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出发,围绕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工作,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高校“育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校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员工创建精神文明活动的积极性,使师生文明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及时总结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情况,有利于推动这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充分发挥高师院校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影响和辐射作用,使高师院校成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实践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