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油液粘度变化对配流副密封带压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轴向柱塞泵和曲轴连杆液压电动机配流盘现有液压力近似计算公式的不足和缺陷,引入剪切长度和平均剪切长度的概念和定义,定性分析了配流副密封带中油液粘度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油液粘度随油温和油压变化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考虑油液粘度随油压和油温变化情况下配流副流场有限元数值计算结论为依据,给出了一套基于二维油压分布规律、适用于轴向柱塞泵和曲轴连杆液压电动机的配流副液压力近似解析计算公式.以曲轴连杆液压电动机端面配流副为例,将该计算公式同目前常用的其他几种近似解析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说明使用给出的计算公式可提高配流副液压力计算精度,并进一步说明了忽略油液粘度变化将严重影响配流副液压力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测定界面剪切粘度的深槽法及广义扭摆法中的扭摆自由振荡法,并且提出了特低及特高衰减率情况下界面剪切粘度的计算方法,讨论了界面剪切粘度的测定误差。  相似文献   

3.
用日本协和界面剪切粘度计测定了壬基酚聚氧乙烯(4)醚、油酸钠及固体颗粒的动态界面剪切粘度。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4)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油酸钠在适当浓度下,其界面剪切粘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最后趋向稳定;固体颗粒蒙脱土界面剪切粘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然后趋向平衡。这说明不同物质形成的油水界面剪切粘度的动态变化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机械剪切作用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聚合物在应用过程中机械剪切作用对其粘度的影响,设计了多孔介质高速剪切装置和摩擦机械剪切装置,探讨了多孔介质高速剪切、水平方向摩擦剪切和旋转机械剪切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机械剪切均使溶液粘度下降。经多孔介质剪切后,800万分子量和2 500万分子量HPAM溶液粘度损失率最高分别可达53.0%和69.9%,经摩擦剪切后,800万和2 500万聚合物粘度损失率达5.5%和10.8%,经旋转机械剪切后,800万和2 500万聚合物粘度损失率可达53.7%和79.1%。  相似文献   

5.
电场下电流变液静态以及流动和剪切状态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了解电流变液的粘度和剪切屈服应力等宏观力学性能与其微观结构的关系,对不同高压电场作用下电流变液的成链过程,成链后的流动、屈服状态以及受剪切时链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微观结构观测。结果表明:改变电场和运动状态等外部条件,电流变液的微观链结构会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影响其力学性能;电流变液的链结构主要在极板附近发生屈服和滑移;单链在剪切作用下会形成带状离散结构。  相似文献   

6.
用奥氏毛细管粘度计、落球粘度计和HAAKE RS150型流变仪分别测定了高相对分子质量、低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柠檬酸铝(AlCit)交联体系在交联反应过程中的粘度值,研究了在不同反应时间下HPAM—Al-Cit交联体系的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剪切速率时,HPAM—AlCit交联体系的粘度随反应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在剪切速率较高时交联体系具有剪切稠化现象;HPAM与AlCit发生分子内交联反应形成交联聚合物线团在水中的分散体系,这是交联体系粘度随反应时间增加而降低和剪切变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海藻酸钠溶液的粘度性质与流变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察了海藻酸钠溶液的粘度行为和亚浓溶液的流变特性,得到体系粘度与海藻酸盐浓度的幂次关系,幂指数为2.9;探讨了在不同外加盐浓度条件下体系的特性粘度,Huggins与Kraemer常数的变化情况;亚浓溶液的剪切行为表明,在体系的表观粘度ηa与剪切速率的幂次公式ηa∝b中,b值不仅取决于海藻酸盐的浓度,也是剪切速率的函数  相似文献   

8.
对表面活性剂和固体粒子参与形成的油水界面膜的动态界面剪切粘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4)醚(polyoxyethylene(4)nonyl phenyl ether)、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油酸钠在0.04%(质量分数)浓度下其界面剪切粘度随时问延长而逐渐降低,然后趋向恒定;而蒙脱土界面剪切粘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然后趋向恒定.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测定界面剪切粘度的深槽法及广义扭摆法中的扭摆自由振荡法,并且提出了特低及特高衰减率情况下界面剪切粘度的计算方法,讨论了界面剪切粘度的测定误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石油磺酸盐对胜利油田孤四水驱原油及由该原油提取的胶质、沥青质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能显著降低各模拟油的油水界面张力,并可使其达到超低界面张力范围;而对各模型油油水界面剪切粘度的影响却不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原油和沥青质模拟油的油水界面剪切粘度均随石油磺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石油磺酸盐浓度足够高时,二者的界面剪切粘度却有所下降,只是下降的幅度不同;胶质模拟油的油水界面剪切粘度随着石油磺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石油磺酸盐浓度的改变各模拟油的ξ电位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含水原油流变规律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大庆油田现场实际出发全面研究高含水原油流变特性,即含水原油视粘度与含水率的关系,含水原油视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含水原油视粘度与油温的关系等,给出了测试的相应曲线并对曲线进行了分析,该油田油水乳状液转相点在ω(H2O)为65.2%左右,在转相点以前是以油为外相,水为内相的W/O型乳状液,视粘度随含水量上升而增加,且受温度影响较大,同时剪切速率影响也相当明显,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转相点的视粘度明显下降,在转相点以后,形成水为外相,W/O型乳状液为内相的(W/O/W)水包油包水型复杂的多重乳状液,乳状液视粘度随含水量增加而降低,且受温度和剪切速率影响,乳状液视粘度进入高含水区后变化趋于平缓,用曲面拟合方法回归出流变参数方程,通过现场取样和数据处理分析可知,含水原油其流变特性可由幂律本构方程表示,这一结论为准确计算高含水原油管道工艺参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聚合物粘度随机械剪切的损失及恢复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使用了日本聚合物AC530和国产聚丙烯酰胺,实验分别是在开放的有氧条件和密闭的N2气保护的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AC530还是国产聚合物,机械剪切都会造成其粘度的急剧降低,这种降低不会在放置下恢复.甲醛对聚合物的剪切损失抑制作用很低.实验结果还表明,聚合物的剪切损失与氧的存在关系不大,在无氧情况下的剪切损失和有氧时基本相近,在无氧条件下聚合物的剪切损失也不会恢复.  相似文献   

13.
不同口模直径下聚合物熔体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双料筒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口模直径从1.5 mm减小到0.5 mm时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PP)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4种聚合物熔体的流变特性,并讨论了在口模直径为0.5 mm条件下温度对熔体剪切粘度、温度和剪切速率对熔体非牛顿指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剪切速率102~104s-1,4种聚合物熔体的剪切粘度均随剪切速率的提高而减小.PS和PMMA熔体的剪切粘度随着口模直径的减小而增大,PP和HDPE熔体的剪切粘度随着口模直径的减小而减小.随着剪切速率的提高,不同口模直径下熔体剪切粘度的差异逐渐缩小.在口模直径为0.5 mm的条件下,4种聚合物熔体的剪切粘度对温度的依赖性符合Arrhenius方程;熔体的非牛顿指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剪切速率的提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磁流变阻尼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阻尼器的力-位移滞回曲线饱满,阻尼比大;阻尼器为速度相关型,在低速区阻尼力与速度为非线性关系,高速区可由Bingham的模型近似描述。阻尼器的可控性与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强度、粘度及阻尼器内磁场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自制的狭缝式在线流变仪,实时测定了文题的动态流变特性,测得了反应注射成型过程中物料的粘度,第一、二法向应力差随剪切速率,反应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该系统随反尖的进行,逐步表现出非牛顿流体特征,粘度呈现剪切变稀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法向应力差,而且随反应时间延长,其粘度,法向应力差均呈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用Instron3211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文题,讨论了醋酸锌,苯甲酸衍生物及硅砂对聚丙烯酸酯熔体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酯熔体是非牛顿流体,其流动活化能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加入醋酸锌后,粘度有明显的提高,而同时加入等摩尔的醋酸锌和苯甲酸衍生物后,粘度保持不变,加入硅砂后,粘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以羰基铁粉为磁性颗粒的硅油基磁流变液,使用Anton Paar Physica MCR 301流变仪测试其流变性能,用Bingham模型对磁流变液的流变性能进行拟合计算。实验表明,Bingham模型可较好地描述磁流变液的流变行为。随着磁场的增大,磁流变液的剪切应力和粘度显著增大。磁场不变时,随着剪切速率增加,磁流变液剪切应力增加不明显,符合剪切稀化的Bingham模型。通过对数拟合的方法,得出磁流变液剪切应力和电流的关系,在电流较小时,剪切应力呈指数增长,指数值约为1.42,随着电流的增大,剪切应力达到稳定值。  相似文献   

18.
用日本协和界面剪切粘度计测定了壬基酚聚氧乙烯(4)醚、油酸钠及固体颗粒的动态界面剪切粘度.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4)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油酸钠在适当浓度下,其界面剪切粘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最后趋向稳定;固体颗粒蒙脱土界面剪切粘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然后趋向平衡.这说明不同物质形成的油水界面剪切粘度的动态变化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9.
基因组原位杂交中探针长度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DNA的提取、纯化到最后将DNA剪切成300-500bp的整个过程进行了阐述.同时因为鲑鱼精DNA的G、C含量比较均匀,具有一定的剪切代表性,也对其进行了长度剪切,用来和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DNA进行比较,以得出其煮沸时间和剪切长度的关系是否具有普遍性,结果初步验证了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DNA的煮沸时间和长度变化的关系与鲑鱼精DNA的煮沸时间和长度变化的关系有很大差别,说明普通野生稻Oryza rutlpogon DNA的煮沸时间和长度变化的关系没有普遍性,而只能说明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DNA本身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极间流场模型分析的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简化的电火花线切割极间流场模型,分析了平板长度及其运动速度和缝隙宽度对压差流和剪切流的影响,以及复合后的间隙流场,通过对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附加共轴式高压喷嘴,在高能量切割条件下,实验对比了以剪切流为主的单一浇注极间供液方式与以复合流动为主并辅以高压喷液的复合极间供液方式的切割效率和表面质量.结果表明:压差流与剪切流的复合,有利于改善高能量切割的极间流场状况;复合供液方式可明显改善单一浇注极间供液方式的状况,最高切割效率约为220 mm2/min,增幅达20%,且其表面基本没有烧伤,从而验证了压差流与剪切流的复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