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X衍射线形分析法测定了Fe-30.3%Mn-6.1%Si(质量分数)形状记忆合金经不同温度淬火和经退火后的层错几率Psf.研究了淬火空位、层错几率与马氏体相变点Ms的关系.结果表明,增加淬火空位将促进层错的形成,使Ms提高;且Ms与1/Psf呈线性关系.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用TEM和XRD详细研究了Fe-28Mn-6Si-5Cr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经多次“训练”后的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及微观组织。发现了4H-(2,2)和6H-(3,3)两种具有正交点阵的新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切变模型。上述正交结构被认为是应力诱发γ→ε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受到阻碍而协调的结果,正交结构的出现不利于形状记忆效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Fe,Mn—Si—Cr合金中γ→ε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的内耗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静电音频内耗仪测试了Fe-Mn-Si-Cr形状记忆合金在-100 ̄300℃温度范围内耗及模量变化,研究了γ→ε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的内耗特征。结果表明,γ→ε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具有不同的机制,在相变过程中未出现软模现象,可见该合金的层错形核可能无需点阵软化。相变过程中的模量变化归因子于ε相模量高于γ相的模量。 相似文献
4.
对现有Fe-Mn-Si,Fe-Mn-Si-Cr-Ni系形状记忆合金的成份和γ→←ε马氏体相变温度的实验测定数据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处理,建立了马氏体相变器Mεs,Aεs以及相变热滞(Aεs-Mεs)与合金成份之间的定理经验关系,结果表明:Mn,Cr,Ni元素均降低相变温度Mεs和Aεs,但Si明显使用升高,同时表明此类合金中的Si,Cr含量增加,合金的相变热滞增大,这一结果为此类合金的成份设计提供了 相似文献
5.
Fe—Mn—Si基合金fcc反铁磁与马氏体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阻和内耗分析测定了不同Mn含量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SMA)相变临界点Ms、Mf、As、Af和TN,研究了母相反铁磁状态时γ←→ε马氏体相变热诱发和应力诱发的影响。发现,随着Mn含量的增加,Ms、Mf、As、Af降低,而TN升高直至热马氏体完全被抑制。当TN接近Ms时,母相反铁磁状态并不能完全抑制马氏体相变,而是使相变温区延伸到TN以下达-150℃的低温。即使热马氏体完全被事应力仍 相似文献
6.
用静电音频内耗仪测量了Fe-30.3Mn-6.1Si,Fe-29.05Mn-6.27Si-RE,Fe-26.4Mn-6.02Si-5.2Cr形状记忆合金在150 ̄600K温度范围的内耗及模量变化,确定了三种合金的TN温度及Ms温度,通过计算ε→γ相变内耗峰的面积,研究了奈尔温度TN对γ→ε马氏体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成分显著地影响TN温度,其中RE和Cr均降低TN温度。随着TN温度的降低,Ms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的预处理工艺,在Fe-14Mn-5Si-9Cr-5Ni合金的原始组织中,引入不均匀的全位错、回复亚晶、α′马氏体和化合物相来强化母相奥氏体,测试了合金在不同组织状态时的形状记忆效应.结果表明:对母相奥氏体的强化,能有效抑制预应变时奥氏体的不可逆塑性变形,从而使合金的回复应变和形状回复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和热力学分析,定性地讨论了热诱发γ→ε马氏体相变机制.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层错可以在降温过程中持续形成,并通过堆垛形成马氏体相.热力学分析表明,对于低层错能的合金,热诱发马氏体的形核及长大过程来自于不断地形成新的层错并消耗母相结构,而并非由极轴机制所控制. 相似文献
9.
用光学及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Fe-17Mn-10Cr-5Si-4Ni合金中热诱发γ→ε马氏体相变形核特点。通过观察母相中堆垛层错结构及ε马氏体形核区特征讨论了ε马氏体形核机制。实验证明,ε马氏体借助层错层重迭带中的SHOCKLEY不全位错组的特定组合结构而形核,由于这种结构的要求而导致当在Ms以下等温时ε马氏体的形核与堆垛层借带数量之间不存在确定的对应关系,即层错带数量的增多 相似文献
10.
借助于Fc-Mn-Si合金层错几率Psf的X射线测量,计算了Psf与合金成分的关系,得到Fe-Mn-Si三元系的1/Psf表达式。结合层错形核的热力学模型,经回归得Fe-Mn-Si合金fcc(γ)→hcp(ε)马氏体相变的临界相变驱动力的Pesf的关系式,进而得到临界相变驱动力与合金成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热处理和热循环Ni-Al-30Mn高温形状记忆合金相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600-1100℃固溶淬火时,随固溶温度升高,该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升高;在1000℃固溶淬火后,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和马氏体逆相变结束温度为分别为465℃和549℃,(2)在1000℃固溶处理处理和400℃时效处理后,该合金可获得良好的相变特性;热循环使相变行为的稳定性提高。(3)该合金的淬火组织由马氏体和γ相组成,其中马氏体的体积约占60%,马氏体的硬度高于γ相,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相组成未变,硬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CoMn合金中的马氏体相奕和形状记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CoMn合金中的γγ(fcc)-ε(hcp)马氏体相关,并测量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SME),结果表明,该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具有典型的γ→ε马氏体相变体相变特征,它在发生马氏体相变时,内耗峰并不对应于母相模量的下降,其形核无需籍软模或区域软模,通过训练可以改善CoMn合金的SME,对改善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Fe-28Mn-6Si-5Cr SMA 应力诱发马氏体逆转变的热循环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预应变量3%的Fe28Mn6Si5CrSMA形状恢复量及应力诱发ε马氏体随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部分应力诱发ε马氏体在450℃回火后不能恢复,且循环曲线表明内弹性应力导致了同一温度区间的收缩率与膨胀率不同 相似文献
14.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系统,应用原位氧化和原位掺杂技术制备出了非晶硅/二氧化硅多层膜结构。对多层膜结构进行不同温度下热退火后处理,通过傅里叶变化红外吸收光谱和拉曼散射光谱对其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原始淀积的多层膜结构中,存在大量的氢原子,以硅氢键和硅键合;随着退火温度从450℃升高到650℃,光谱中与硅氢键相关的信号逐渐减弱,说明氢原子不断解离;另一方面,硅氧键弯曲振动模式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而增强;硅氧键的伸缩振动模式位置蓝移、强度增强,说明硅氧之间的配比随着退火温度升高不断接近化学配比;通过拉曼散射谱可以观测到非晶硅在高温下发生相变,形成纳米硅晶粒。 相似文献
15.
冷轧对Cu-Al-Mn合金双程形状记忆效应及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膨胀仪、X射线衍射仪和示差扫描热分析装置等对冷轧Cu 18Al 10.5Mn合金的双程形状记忆效应的各向异性及其产生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冷轧可造成马氏体织构,且马氏体织构按最大程度缓和外加应力的方式产生,并在特定方向上产生形状记忆效应·通过对压下量的控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获得正、负的自发形状变化和热膨胀性·随着加工量的增加,马氏体相变温度区间大幅度扩大·随着温度变化,具有择优取向的应力诱发马氏体晶核的生长和消失是导致可逆的自发形状变化各向异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Cu-Zn-Al合金中贝氏体相变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一种精确测量形状记忆效应(SME)和观察不同时期显微组织的方法,研究了Cu-26(wt)%Zn-4(wt)%Al合金,在800℃淬火后重返母相区130℃、150℃和170℃时效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淬火马氏体进入母相区时效初期形状记忆回复率迅速升高,达到一个最大值后随时效时间而下降,显示出时效过程中马氏体稳定化效应的消除和贝氏体相变的发展这两种不同机制对SME所引起的相反效果,即马氏体稳定化的消除增强着SME而贝氏体相变的发生却恶化着SME.贝氏体在晶界的析出对SME已颇为有害,而当贝氏体在晶内形成时SME将激烈恶化. 相似文献
17.
对非晶Fe73Co5Si8B14合金进行了不同温度的真空退火处理。用穆斯堡尔谱超精细参数研究微观结构随退火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试样的超精细参数随退火温度呈现不同性质的变化,可动缺陷的迁移和复合对超精细参数有关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甄睿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1):27-32
讨论了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的常用测量方法的现状、优缺点及发展趋势,包括变温X射线法、热分析法、膨胀法、声发射法及电阻法.其中电阻法精度高,电路简单,测量过程对试样的影响小,速度快,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9.
对高铝低硅TRIP钢进行两相区退火,通过分析退火后实验钢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建立了加工硬化指数与相组成的关系,探讨了残余奥氏体稳定性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两相区退火温度的升高,实验钢中贝氏体含量逐渐降低,残余奥氏体含量先增大后降低,并在930℃退火时达到最大.随着两相区退火温度的升高,实验钢的抗拉强度逐渐降低,延伸率先增大后降低,930℃退火时抗拉强度为665MPa,延伸率达到最大,为30%,强塑积约为20GPa·%.EBSD统计和拉伸试验的结果表明,两相区退火温度为930℃时,残余奥氏体稳定性适中,从而在拉伸过程中不断地提供加工硬化,推迟颈缩的发生,大幅度提高塑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