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流化催化裂化汽油生产低碳烯烃联产高辛烷值汽油可以在相对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该方法可大幅度地提高丙烯、乙烯质量比,并在汽油烯烃含量降低的同时,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以抚顺二厂流化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油气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及有无水蒸气参与都对乙烯、丙烯的生成有显著的影响。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使用适宜的催化剂能使乙烯加丙烯收率达到36%左右,并且H2+CH4+C2H6和焦炭的收率都很低。在烯烃含量降到10%左右时,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和马达法辛烷值分别升高约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用H2O2(w=30%)对含烯烃的模拟油品进行氧化,探讨了各种催化剂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催化剂都可促进H2O2氧化反应的进行,对降低油品中烯烃效果,有机酸条件明显好于碱性和中性条件,甲酸的催化效果优于乙酸。在H2O2甲酸氧化降烯烃的过程中,当3种样品的体积比即V(模拟油品):V(H2O2):V(甲酸)=4:1:1,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1h时,模拟体系中烯烃降低率为35.8%,流化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降低率达22.1%。  相似文献   

3.
两段提升管FCC新工艺改善催化裂化汽油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内外协调,优化控制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艺,可在汽油生成过程中通过促进氢转移,异构化及芳构化等反应的发生来使汽油中的烯烃向有利于提高汽油质量的方向转化,达到既减少烯烃含量又提高汽油产品质量的目的。通过分析汽油中烯烃含量的变化趋势及转化规律。考察了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艺对改善汽油质量的贡献,在相近转化率下,与单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数据相比,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艺可使汽油中的烯烃含量降低约10个百分点,而辛烷值提高2-6,从而提高了汽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碳含量的半再生催化裂化催化剂,考察了催化裂化汽油在不同温度、剂油比等条件下的反应规律。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汽油降烯烃较理想的条件为反应温度400℃、催化剂上焦炭的质量分数小于0.5%、尽量大的剂油比。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使用降烯烃催化剂GOR—Q和使用常规催化剂MLC-500时操作条件对催化汽油组成和催化汽油研究法辛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GOR—Q催化剂具有明显减少催化汽油烯烃(主要为小分子烯烃)含量的效果。操作条件对催化汽油烯烃、芳烃和异构烷烃含量产生较大影响。对于降烯烃催化剂GOR—Q,控制反应温度520℃以下、剂油比(m(催化剂):m(原料油))不小于7时有利于降低催化汽油烯烃含量,但在反应温度为500~520℃,剂油比从5增加到8时,催化汽油研究法辛烷值降低了1.1~1.7个单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BmIm]Cl—AlCl3室温离子液体对催化裂化汽油的降烯烃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20min和剂油比为1:5的条件下,催化裂化汽油烯烃含量下降14.70%,辛烷值基本不变,离子液体可重复使用。离子液体的超强酸性能对汽油中的低碳烯烃与异构烷烃的烷基化、与芳烃的Fridel—Crafts烷基化以及烯烃自身的二聚反应起到催化作用,从而达到降烯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降低FCC汽油硫含量的催化裂化催化剂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在催化裂化过程中进行汽油催化脱硫的技术路线,研制出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催化剂DS-Z3。以减压蜡油为原料,在固定流化床反应装置上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不管是作为催化裂化催化剂单独使用,还是与普通的FCC催化剂混合使用,都具有明显的脱硫效果,并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汽油和C3 C4的收率。此外,使用催化裂化脱硫催化剂DS-Z3还可以使汽油在烯烃含量下降的同时,辛烷值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
采用内外协调、优化控制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艺 ,可在汽油生成过程中通过促进氢转移、异构化及芳构化等反应的发生来使汽油中的烯烃向有利于提高汽油质量的方向转化 ,达到既减少烯烃含量又提高汽油产品质量的目的。通过分析汽油中烯烃含量的变化趋势及转化规律 ,考察了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艺对改善汽油质量的贡献。在相近转化率下 ,与单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数据相比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艺可使汽油中的烯烃含量降低约 10个百分点 ,而辛烷值提高 2~ 6 ,从而提高了汽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用H2O2(w=30%)对含烯烃的模拟油品进行氧化,探讨了各种催化剂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催化剂都可促进H2O2氧化反应的进行,对降低油品中烯烃效果,有机酸条件明显好于碱性和中性条件,甲酸的催化效果优于乙酸。在H2O2 甲酸氧化降烯烃的过程中,当3种样品的体积比即V(模拟油品):V(H2O2)∶V(甲酸)=4∶1∶1,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1h时,模拟体系中烯烃降低率为35.8%,流化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降低率达22.1%。  相似文献   

10.
稀土改性β沸石对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稀土改性β沸石替代质量分数为5%的REUSY作为流化催化裂化模式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利用轻油微反活性试验和固定一流化床装置评价了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中加入一定量稀土改性β沸石,可以提高原料油的转化率,降低催化剂的比积炭及催化裂化汽油的烯烃含量,并能使汽油的辛烷值有所提高或保持不变。稀土改性β沸石是优良的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研制的FCC汽油加氢催化剂GFH-1/GFH-2.以大庆未脱硫醇FCC汽油为原料,经脱臭处理,然后切割为轻、重2个馏分,重馏分加氢产物与轻馏分混合后产品硫含量小于25.0μg/g,辛烷值损失不到1.3个单位,达到国Ⅳ汽油标准,研发的催化剂对FCC汽油加氢脱硫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2.
使用市售车用93号乙醇汽油和纯汽油分别配制出高乙醇含量和高含水量的含水乙醇汽油,试验研究乙醇汽油中乙醇含量、含水量以及5种添加剂(正丁醇、异丁醇、甲基叔丁基醚、棕榈酸、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对含水乙醇汽油相分离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量减少、乙醇含量增加都可降低含水乙醇汽油的相分离温度;使用纯汽油配制的含水乙醇汽油含水量在3%时,相分离温度低于-20℃,且在大气环境温度为-5~10℃的条件下放置30d以上不发生分层现象;使用乙醇汽油配制的含水乙醇汽油比使用纯汽油配制的含水乙醇汽油稳定性要强,在相同乙醇含量和含水量下,前者的相分离温度要低9~15℃;5种添加剂均能明显降低含水乙醇汽油的相分离温度,其中正丁醇和异丁醇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E0-E40乙醇/汽油混合燃料在汽油发动机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台直列四缸汽油机上,研究了乙醇/汽油混合燃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动机结构、技术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动力性能在低转速下降低,高转速下卉高,但变化幅度不大:燃油消耗率有所升高;排放性能明显改善.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出最佳掺醇比.  相似文献   

14.
在电控发动机维修教学过程中,为了很好地结合实物进行讲授,对几个型号的本田电控汽油发动机各控制装置进行了推理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拆解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运用相关控制原理,观察发动机各控制装置的安装位置、连接情况、工作后留下的痕迹,可准确判断控制装置的名称。  相似文献   

15.
FCC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汽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降低汽油硫含量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脱硫技术已经成为各炼油企业的关键技术.汽油中的硫化合物主要来自FCC(流体催化裂化)汽油,因此FCC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减少FCC汽油硫含量的技术主要有:催化裂化脱硫;催化加氢脱硫;生物脱硫;溶剂萃取脱硫;光、等离子体脱硫;氧化脱硫和吸附脱硫等.笔者综述了国内外FCC汽油脱硫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6.
根据调合燃油在汽油机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规律,建立调合燃油组分模型及热力学准维双区模型,模拟研究直馏汽油和催化汽油在汽油机燃烧过程中缸内工质可用能及不可逆损失的变化规律。在调合燃油组分模型中,将异辛烷、正庚烷、甲基环己烷及甲苯作为直馏汽油的替代组分,将异辛烷、正庚烷、甲基环己烷、甲苯以及1-戊烯作为催化汽油的替代组分。结果表明:催化汽油的总可用能损失较低,约为36.01%,而直馏汽油的可用能损失较高,约为40.07%;在整个燃烧阶段,催化汽油的传热引起的可用能损失比直馏汽油的高,而燃料燃烧引起的可用能损失较低;可用能损失的大小与调合燃油组分组成的种类以及燃油组分组成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汽油清洁燃烧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汽油清洁燃烧剂的主要组分,模拟评定和规范行车试验结果。以及实际应用的试验效果。结果表明,以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和脲基氨基甲酸酯化合物为清净分散剂,以多羟基醚类化合物为协同增效剂的汽油清洁燃烧剂对发动机燃油吸入系统有良好的清洗和保洁功能,使发动机保持最佳工作状态,从而达到降低尾气排放和节省燃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自2000年以来国内汽油价格与国际价格接轨,汽油价格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对影响中国汽油价格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中国汽油价格的最主要因素:国内生产总值,国际原油价格,国内汽油产量,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重工业增加值等,为中国油价改革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粗糙集理论对知识的约简能力及神经网络的分类能力,构建粗糙集-神经网络(RS-ANN)故障诊断组合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故障数据进行实例验证,该模型诊断速度快,故障诊断正确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