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合肥科技》2008,(1):15-15
日前,记者从中科大获悉,由54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出的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中科大潘建伟教授的科研团队成果“实现六光子薛定谔猫态”榜上有名。这是该校成果连续第五年入选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也是潘建伟团队的研究成果最近五年内第四次入选“十大科技进展”。  相似文献   

2.
2002年新年伊始,激动人心的喜讯频频从北京飞入合肥,飞向中国科技大学的校园:该校侯建国、杨金龙教授和朱清时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单分子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观察分子内部结构”先后获得了三项殊荣——2001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01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其中最后一个奖项因为由566位两院院士投票产生而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3.
刊中报     
十大科技进展将改变我们的生活58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出的“200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近日揭晓。这些“科技杰作”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价值非同小可。全球高性能计算机排行榜上首现“中国脑”——曙光4000A十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应用:气象数值预报、汽车设计、飞机制造、地震资料处理、石油勘探、新药开发,哪里都有它的用武之地。秦山核电二期工程二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第一座“中国制造”的大型商业核电站新鲜“出炉”。应用:它迈出了从小型原型堆到大型商业核电站的第一步,为下一个100万千瓦级核电站的建设奠定了…  相似文献   

4.
《合肥科技》2007,(1):6-7
1月21日,由5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出的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实现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的隐形传输”榜上有名,这是中科大潘建伟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的成果连续第四年入选十大科技进展。  相似文献   

5.
1999年,我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张国伟教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其“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其成矿背景”的研究成果获得了199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舒德干教授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分别入选“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999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和“1999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已故数学史专家李继闵教授的“《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研究”获19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我校参与并主持多个课题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入选19…  相似文献   

6.
1 2009年度中国及世界十大科技进展出炉 [关注指数:★★★★★]20日,由56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出的“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和“美国通过撞月发现月球存在水冰”分列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首位.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由路甬祥、徐匡迪等57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出“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2005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青藏铁路全线铺通3.我国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4.中国科考队首次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5.《中  相似文献   

8.
在代表着科技权威的两院院士眼里,什么才算得上够分量的科技进展?1月23日,由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等566 位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爱立信杯2001年中国中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这些重大的科技进展注定将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584名两院的院士投票评选的“振邦杯”2004年中国10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10大科技进展新闻2005年1月13日在京揭晓。  相似文献   

10.
在1月23日于北京举行的两院院士评选2001年世界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布会上及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就2001年世界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发表评论,认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成绩斐然,代表了当今科技发展方向;日本在科技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成果突出应当引起我们深思;中国应当加强原创性的、战略性的或有重大应用前景的研究和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11.
信息     
20 0 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揭晓(2 0 0 5年 1月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 5 84名院士投票评选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 “曙光 4 0 0 0A”1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启用2 我国首座国产化商用核电站建成投产3 西气东输工程实现全线商业运营4 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正式开通5 “探测二号”卫星发射成功 ,“双星探测”计划实现6 纳米“超级开关”材料研制成功7 国内第一套水下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研制成功8 我国科学家破解膜蛋白晶体结构这一国际前沿难题9 我国量子信息实验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进入国际领先水平10 我国海域油…  相似文献   

12.
《太原科技》2006,(1):44
未来3年内,中国科学家将“冲击”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从而全面刷新目前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的性能,实现新的飞跃。据新华网报道,在“曙光”高性能计算机暨中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走过十周年之际,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日前表示,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和曙光公司正在酝酿冲击百万亿次超级计算  相似文献   

13.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1):6-6
2004年十大国内科技新闻:一、中国最快超级计算机跻身世界十强,“曙光4000A”运算速度峰值可达每秒11万亿次;二、我国自主研制的SARS灭活疫苗Ⅰ期临床试验顺利完成;三、中国探月工程今年正式启动;四、CER鄄NET2正式开通,中国有了下一代互联网;五、世界首颗中国标准3G手机核心芯片问世;六、中国加入伽利略计划,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对外科技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于2003年1月26日联合在北京宣布了由568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评选的“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北京大学医学部科学家初步揭开了人类衰老之谜”成为该十大新闻中唯一的一条医学方面的新闻。该成果还在2003年1月25日公布的“2002年公众关注的中国十大科技事件”评比中名列榜首。该项研究成果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及国家“973”项目共同支持下,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童坦君、张宗玉两位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在多年潜心研究基础上取  相似文献   

16.
《天津科技》2010,(4):1-1
<正>2010年6月1日,中国首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曙光"星云"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在天津高新区诞生。超千万亿次的计算能力再次刷新了中国高性能计算的最高速度,同时在全球TOP500榜单位居第二,创造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全球排名的最好成绩,这是曙光公司继曙光4000A、曙光5000A之后再次进入全球TOP500榜单前十名。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20年1月11日在北京揭晓。  相似文献   

18.
1月16日.由57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5年中国10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10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分别对中国10大科技进展和世界10大科技进展进行了精彩评点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评选活动已经揭晓,582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以投票方式,评选出了包括科技回顾我国成功完成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美科学家研制出世界最小纳米电动机等在内的20项过去一年里国内外最抢眼的科技大事。  相似文献   

20.
校内要闻     
“06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揭晓北大两项目入选近日,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宣布了“2006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结果,由北京大学主持的“三苯氧胺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大连理工大学和北京大学合作完成的”磁重联零点及其邻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