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徐磊  张学连  肖琼  彭金栓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0):12664-12671
为了研究城市居民在公交场站污染物暴露水平下的影响程度, 分析交通、公交场站、气象条件及周边环境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本文通过测量早晚高峰以及平峰期间的PM2.5浓度、CO浓度、风速、温度、车流量等10个因素, 采用平均影响值(MIV)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 确定公交场站污染物暴露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MIV-BP神经网络测评模型。评估结果表明:公交场站PM2.5的暴露浓度与公交停靠站类型、车流量、小车流量、大车流量、风速、湿度、降雨量有关;CO的暴露浓度与瞬时停靠车辆数、公交停靠站类型、湿度、风速、温度、车流量有关;改进后的MIV-BP神经网络模型较BP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准确度, 可有效对公交场站污染物暴露水平进行测评。  相似文献   

2.
采用苏州智能公交运营系统获取的公交运营数据,结合数据库技术、组件式GIS技术Super Map Objects,以及层次分析法(AHP)、TCQSM模型等科学方法,利用C#语言开发出智能公交分析系统。系统能够运用合理的指标进行公交场站、线路及公交专用道分析,指出公交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善的地方,最终给出整改措施。经过苏州公交数据实例验证,该系统指出的问题与公交实际运营中出现的问题相吻合,因而该系统可为公交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盛飞 《科技信息》2009,(28):38-40
目前,各国的大中城市普遍遭受交通问题的困扰,而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交通拥堵现象非常严重。本文首先揭示了产生交通拥堵的主客观原因,再讨论了公共交通中常规公交与出租车交通的各自优缺点,通过查阅、分析国外先进的公共交通技术,从中得到启示并提出了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公交运输系统——场站式需求响应系统。在阐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过程的同时也提出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需求响应系统集合了常规公交和出租车交通的有关优势,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与公交优先政策的指导下必将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公交场站选址和线网设计组合优化问题,建立以站间直达为关键约束的线网优化模型并给出求解算法。在所构建的公交网络中,利用改进的K最短路算法和相应的路径筛选条件获得从节点出发的K最短路径树,找出符合条件的单个K最短路径树作为初始解;通过不同节点的K最短路径树的叠加、删除、替代的优化过程,获得最优的K最短路径树组合,得到最优的公交线路集、场站位置。算例结果表明:公交网络规模越大,所需场站越多;K值越大,所需场站越少;不同场站可相互配合进行布局,实现公交线网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公交客流数据是公交组织调度、线网优化和场站规划的基础性数据,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对公交刷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即可得到全面准确的公交客流信息.以桂林市公交系统数据为例,首先,对公交IC卡刷卡数据和定位数据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刷卡数据进行预处理,筛选出客流推算所需数据并剔除异常数据;其次,融合刷卡数据与定位数据匹配乘客...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邳州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为例,对邳州市公交线网及场站布局进行研究,提出构建功能明确、配置合理的三级公交网络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其他中小城市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提供可资借鉴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宝鸡市公交便捷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交通是城市人流移动的主要工具之一,在分析宝鸡市的公交便捷度和公交站区分级的基础上,对宝鸡市各级公交站区进行了空间分析,提出了公交站区分布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交车辆的行车计划智能化编制是"互联网+交通"和公交优先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公交吸引力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在对现有行车计划编制模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燃料续航时间约束条件下的多场站行车计划编制模型,并依托车联网环境的信息交互,探讨了续航时间约束下的车辆调度问题与背包问题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应用贪婪算法求解该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对比了参与调度车辆数目与续航时间约束对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续航时间约束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调度车辆的数目,可以降低空驶时间和执行里程,但车辆执行时间的波动性增大,车辆间运行公平性降低;增加续航里程可以增加车辆的使用频率,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公交车辆的行车计划编制不仅要考虑费用,还需考虑车辆接受班次任务的均衡性,宜根据不同的续航时间约束条件来管理调度车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纯电动公交车占比逐年提高,2019年已超过46.8%,北上广深等多个城市已实现100%.通过深入分析纯电动公交车行驶过程中的耗能组成,由此建立电能能耗成本函数;构建同时考虑乘客出行与公交企业运营成本的纯电动公交车调度排班模型;将公交场站车辆数作为约束条件引入模型,真实反映实际车辆运行情况;为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将车辆满载率纳入模型约束以保证乘客安全距离;通过分析发现该模型属于NP-hard问题,提出利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利用广州市105路公交线路的运行和OD需求数据进行仿真验证,表明该模型和算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云南省公路货运业存在的总量少、规模小,空间分布不平衡等主要问题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从政策支持、融资渠道、信息平台共享等方面。提出了云南公路货运场站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结合合肥市阜阳北路公交专用道改造工程,在对规划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对公交专用道的形式、站点设计及交通工程的改造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公交专用道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与解决方法,为其他类似公交专用道的改造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郭晶 《科技资讯》2023,(1):73-76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存在充电难、车桩错位布局的问题,充电场站盈利空间有限,提升充电桩利用率是充电运营商盈利的关键,其中动态合理的充电定价是精益化运营的重要手段。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动态定价方法,通过充电场站的运营数据,计算充电场站服务区域内电动汽车充电的出行成本、场站建运成本、购电成本等,获得充电场站的综合成本,通过场站毛利率反推出运营保底售电价。通过大数据分析然后充电场站竞争对手的运营价,通过加权计算生成充电场站日常运营最优价,再结合充电场站的负载进行价格的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13.
油气场站存储的物质由于具有可燃性,需要高频率的进行巡检。针对油气场站分布较广,占用面积较大,人工巡检费时费力,需要携带各种传感器进行采集与分析数据的问题,设计了一套油气场站自动化巡检机器人系统。该巡检系统包括自主移动平台、底层控制及传感器、自主导航算法、传感器检测算法、数据处理与预警平台。通过设计的被动式底盘和自主导航算法,该系统能够在油气场站的非结构化路面上进行快速巡检;通过设计的传感器检测及处理预警平台,该系统能够对油气场站的甲烷等易燃气体进行自主分析并数据回传,使得检测流程更加简洁高效。经实验测试,本油气场站全自动化巡检机器人系统能够完成灵活的越过各种障碍物,在危险环境下进行巡检,自主建立环境地图并导航,环境异常检测并回传数据,数据分析并报警等复杂任务,能够广泛的运用在油气场站的自动化巡检任务中。  相似文献   

14.
公交出行查询系统中出行路径选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公交出行查询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出行路径的选择问题。为了帮助利用公交的出行者方便地进行出行路径、换乘路线等选择,文章首先对公交乘客出行路径的选择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分别讨论了换乘次数算法和最短路算法,最后基于组合优化的角度,在两者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综合,针对大部分乘客的出行需求提出了公交乘客出行路径的选择模型。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共交通配车量综合预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和研究了影响公交车辆配备的主要因素。根据公交客运周转量和车辆生产率原理,导出了公交配车量的计算公式。并以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各项目标值为基础,提出一种综合预测公交配车总量的方法。应用该法对佛山市城市公共交通进行了配车总量预测规划。  相似文献   

16.
气象观测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增加了雷击的概率,现下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气象观测场站的雷击威胁,该文主要分析了气象观测场站的现状,提出了几点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针对快速公交系统规划后评价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从基础设施、运营状况、公交优先及公交服务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并提出32项初始评价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从初始指标体系中导出主成分,作为新的综合指标;使用未确知测度模型对合肥快速公交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得出评价结果,并对现阶段快速公交发展提出建议和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公交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交停靠站则是公交运行的枢纽.本文分析了当前公交停靠站在规划设计中的问题,提出运用排队论对公交停靠站的停车位进行优化设计.运用公交停靠站的车辆到达率和服务率计算出初始设计停车位,通过连续试算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停车位即为合理的设计停车位数,并运用实例分析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变迁,公交车逐渐成为反映地域文化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公交安全发展和运输效率的提高对城市形象的提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武汉市公交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而利用公共交通是解决交通拥堵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然而目前的公交乘车环境还不够吸引人们放弃自驾车,而主动和乐于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该文对公交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利用博弈思想提出公交吸引对策和措施,包括公交绝对优先车道和信号、给予小汽车停车优惠吸引公交出行、实时按需调度公交、建立服务完善的智能公交车站、加强公交车司机管理、加强乘客文明乘车教育,来引导人们改变出行习惯,从优选择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