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加,虽然我国的地下石油储备量巨大,但是由于石油开发技术的限制,在石油开采效率上仍然属于较低水平。石油钻井工程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生产工作,只有采取先进的钻井开采技术,才能够提高采油率。本文就当前我国石油钻井工程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及通过对相关石油钻井技术因素的分析,展望未来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川西地区是西南油气分公司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近年来,由于川西地区工程地质特点给钻井工程带来了许多棘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非生产时间长;井下事故及复杂情况多;裂缝性井漏严重;机械钻速低等一系列问题。本人就结合在新场地区施工的几口井探讨在该区块钻井提速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深水油气资源不断发现,近几年来深水钻探工作量越来越大。随着水深的增加和复杂的海况环境条件,对钻井工程突出了更高的挑战,钻井技术的难度也越大。本文对深水的钻井设备、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对深水钻井领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油田开采钻井过程中,要根据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开采中必须采取更加有针对性有效的钻井技术,从而使得水平井和大斜度井钻井技术得到推广与应用。然而,在钻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井斜较大而导致油页岩段井壁垮塌事故,进而影响到石油开采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是对油田水平井和大斜度井钻井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水平井和大斜度井钻井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油田开采钻井过程中,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开采中必须采取更加有针对性有效的钻井技术,从而使得水平井和大斜度井钻井技术得到推广与应用。然而,在钻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井斜较大而导致油页岩段井壁垮塌事故,进而影响到石油开采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是对油田水平井和大斜度井钻井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水平井和大斜度井钻井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油气开采进程的不断加快,自从二十一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油田工作者通过自己组织科技团队,进行科技攻关。终于在油田深井钻井的新技术上有了一定的突破。逐渐的发展出来了很多种适合我国各个地区深井钻井的技术。同时我国也开始全面的开展了一些以提高机械钻速为目的的钻井新术的配套试验。所以在未来,深井钻井的速度将会不断的刷新,深井或者超深井的钻井技术将会逐渐朝着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就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在各个地区的应用等做出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定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钻井工程实时多参数监测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一套新的基于Internet的异地实时钻井状态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Internet对钻井现场进行远程监测,异地获得现场基础数据。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异地的技术资源和专家资源解决井队技术力量弱的问题,实现远程监测,远程指导和远程管理。该系统利用当今流行的网络技术和数据管理技术,应用SAP和Java等作为开发工具,解决了数据实时传送和实时显示的关键技术问题,为钻井过程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谭歌 《科技资讯》2007,(10):16-16
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加及中浅地层的资源已基本被开发,能源的开采正逐渐向地层深处挺进,向深地层要油已成为必然。深地层的高温度严重影响钻井过程及钻井液性能,如何提高钻井液体系的抗高温能力,是目前钻井工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社会经济逐渐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基础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不管是社会经济建设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更好地解决石油资源供需问题,我国对天然气、石油等资源的开发上也加大了力度,对于资源的开采环境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从以往的陆地资源逐渐朝着深海延伸,与此同时,也对钻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进行深井钻井作业过程中,因作业环境相对恶劣和复杂,所以需要完善的井控技术来支持。文章通过对井控技术分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实际状况,提出了如何采用相关设备及井控技术提升钻井的安全可靠性,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工程事故。  相似文献   

10.
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点:(1)钻井技术趋向更小、更有效的井眼设计,可膨胀管技术比行业整体技术进步更快就是很好的例证。(2)生产技术趋向于开发能适应特殊问题的技术,以开采特定的油气藏.数年来的技术开发在稠油和沥青开采获得了巨大成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如加拿大的蒸气辅助重力泄油技术,包括在蒸气中加入气以及用混相烃代替蒸汽.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我国石油开发的开采成本,同时提高石油的开采量,将小井眼钻井技术应用到中国的石油开采中是一种必然趋势。小井眼钻井技术包含了十分精湛的工艺,它不单单涵盖了钻井,探井、修井等一系列与开采相关的操作程序,同时还需要与之相对应的石油设备和辅助工艺技术加以共同应用。目前,我们国家的小井眼钻井技术尚不成熟,所以要求我们要学习国外石油企业较为先进的小井眼钻井技术、引入较为良好的小井眼钻井设备和工具。这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国外小井眼钻井技术的发展状况,并有效促进国内小井眼钴井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在湖北省宜昌地区开展了页岩气的基础地质调查,实现了页岩气的重要发现。沉睡了亿万年的黑色页岩终于被巨型机械的轰鸣声惊醒。页岩气是赋存于以富有机质页岩为主的储集岩系中的非常规天然气。1821年,美国首次将页岩气作为一种资源开发,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实施水平钻井工程,并于1947年完成了首口页岩气钻井的压裂施工。页岩气开采工艺由  相似文献   

13.
2004年5月下旬,由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钻井工程技术公司巴州钻井技术分公司完成的分支水平井TK908DH井顺利完钻,并创造了我国分支水平井5239.88m最深新记录,标志着我国分支井钻井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4.
油气钻井工程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的重要手段和环节,同时钻井成本占油气勘探和开发总成本的比重也较大,钻井成本大小直接影响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收益。由于钻井工程风险系数不断上升,使得钻井成本波动性越来越大,因此,控制油气钻井成本风险对于控制油气田开发成本至关重要。文章在定性分析了石油钻井成本构成要素以及钻井成本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石油钻井成本的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对风险因素权重进行排序,得出风险因素对钻井成本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王长征 《科技信息》2011,(19):I0088-I0088,I0039
深井钻探技术是勘探和开发深部油气等资源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本文探讨了深部钻井技术的发展历史,并在分析目前我国深井钻井技术面临的主要难点的基础上,展望了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外钻井技术发展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加快我国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由于钻井工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简单依靠传统数学建模的方法很难完全描述和表征钻井过程.引入本体和贝叶斯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探究了钻井事故诊断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和描述了钻井领域的非结构化问题,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自动控制技术日趋成熟,在钻机电气控制系统嵌入PLC控制系统实现了钻井工程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突破,有效地提升了钻井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了钻井生产对钻井工艺的要求,为钻井工程质量提升提供了可靠保障。通过对钻机PLC控制系统以及总体设计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钻机PLC控制系统在钻井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煤矿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能源之一,不仅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煤炭的使用,其也对我国的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矿的开采技术也在不断提高,逐渐从露天开采转化为地下开采。由于我国煤矿的地下开采技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许多开采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才能更高效率、高质量地开采煤矿资源。该文讨论了我国煤矿地下开采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地下开采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对如何发展煤矿地下开采技术提出了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9.
油气井的防斜打快问题是石油钻井面临的一大难题。川西地区中浅部地层岩性软硬交错程度显著,导致钻井易井斜的问题,前期主要通过国外垂钻系统解决该问题,钻井成本高。预弯曲钻具组合是一种低成本防斜打直技术,但是在软硬交错地层的应用尚缺乏科学的适用性评价方法。提出了一种考虑地层软硬交错特征及地层倾角影响的易斜地层预弯曲钻具选择方法,实现了软硬交错地层的造斜力计算,进而选择能提供相当防斜力的预弯曲钻具组合进行防斜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在川西地区,地层倾角小于25°、软硬交错指数小于3时,预弯曲钻具组合可以提供足够的防斜力。应用该技术进行了现场应用,预弯曲钻具组合取得了较好的防斜提速效果,证明这种评价方法力学原理明确,模型准确可靠,应用简单,可以为软硬交错易斜地层低成本防斜打快技术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试论石油钻井工程当中如何有效应用深层盐岩本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洪文 《科技资讯》2010,(28):56-5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石油钻井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大量的现场盐岩蠕变进行力学试验,研究了盐岩蠕变特性,并对稳态蠕变规律进行仔细分析,总结出稳态蠕变的三维分析方程。在石油钻井工程中,根据深层盐岩地区的泥浆密度来确定难题,利用FLAC3D软件对泥浆密度图谱进行优化,从而能够使钻井液的密度设计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