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转型的加速期,转型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的共同特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我国乡村人居环境获得了加速发展的机会。但是,由于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特征和演变规律认识不足,在建设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人地关系危机,体现在人居空间更新改造中的空间冲突和无序开发、传统社区文化的日渐衰微和传承断层、聚落生态环境的建设性破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地球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建设。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指标是衡量人们现代化生活水平的两个重要方面,世界环发大会的永恒主题也是环境与发展问题。城市园林事业的发展水平是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又不破坏生态环境,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是各国政府和人民追求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3.
季娟樨 《科技资讯》2013,(14):224-22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我国政府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居民居住环境的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工作特别是城市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工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镇建设的脚步也逐渐加快,城乡规划工作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可持续人居环境建设,既是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国城镇建设发展的内在诉求。基于此,笔者在文中对我国城乡规划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为我国城乡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态林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防风固沙和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方式,人们对生态林经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也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而提高,为了进一步建设好发展好我县生态林,提出有利于我县生态林管护和发展的有效措施,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县生态林经营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已经成为人类繁衍、发展的主要地点,同时也是人类技术进步、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晶。但是,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极大的超出了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出现,甚至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生态危机。而林业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强林业建设对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以及加强我国城市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反思传统规划方法,指出在黄土高原脆弱生态环境下的可持续人居建设中,传统理论方法的贡献是有限的。提出并阐述了以小流域人居环境为基本单元和突破口,分步骤实现流域 -区域 -地域人居环境三层次发展的新构想,以及小流域模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经济的角度下,本文通过研究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了优化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的有效策略。在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系统反馈机制的视角下,笔者认为其优化途径应当从污水处理投资、市场机制、环境政策以及技术与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以加强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发展和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生态自然和人居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基于“三生”空间理论,从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三大维度构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对云南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其空间格局特征并划分出四种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类型.(1)2010-2020年,云南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水平逐步提升,可划分为三个阶段:2010-2013年,波动增长阶段;2014-2017年,增长提速阶段;2018-2020年,快速增长阶段;(2)云南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水平地域差异显著,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3)依据各市(州)基础设施、经济水平、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五个维度得分,划分出均衡发展型、生态环境主导型、生产环境-经济发展主导型和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主导型四种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类型.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建设开始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型社会,以此来推动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确保生态建设的合理性和稳定性,要加大对环境责任法的完善力度。为此,本文分析了生态法制建设的重要性、环境立法问题以及完善方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乡村空间"负"效应已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乡村人居环境的恶化。维护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居住条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发展水平五个方面,构建湖南省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从上述五个方面对湖南省1991~2007年间乡村人居环境进行动态评估。结果表明湖南省乡村人居环境虽在逐渐改善,但因生态环境恶化和公共服务滞后,其发展水平仍处于一般水平。最后,从乡村居民和政府两方面对湖南省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探讨,认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乡村居民,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而城市规划作为具体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城市社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分析了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规划性问题的应对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欧榕捷 《科技资讯》2012,(31):187+189-187,18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居民对生活环境的需求,加强城市绿化设计和规划工作,既能够有效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提高城市的建设效果,也能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的人居效果,因此,必须要加强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工作,确保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本文就我国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展开分析和论述,指出了城市绿化设计与规划的作用及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改善建议,希望对于我国城市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建设相关工作的深入发展,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在迎来不断增长的同时对于滨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却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破坏。究其根本,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便在于沿海地区为了进一步扩大经济用地而不断地进行围填海活动实现有效经济用地面积的提升,这一方式在沿海地区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被广泛地应用以及推广。然而随着近几年来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围填海造地所引发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的暴露出来。该文就我国围填海的监管工作的开展策略进行探究,以及为我国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借鉴以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恒 《科技资讯》2009,(19):122-122
我国从上个世纪60年代研究屋顶绿化的建造技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城市环境不断地恶劣,从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政府和民众开始意识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紧迫性。屋顶绿化的出现,不但了丰富城市的立体空间色彩、仰视景观和俯视景观。还改善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出现的"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被严重污染等诸多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西部大开发十年来,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正逐步把泸州市建设成为投资环境优越的创业城市,舒适休闲的宜居城市,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的  相似文献   

17.
《科技促进发展》2013,(6):110-110
<正>编者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发展在城市规划、空间布局、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管理能力等方面均面临着严峻挑战。为应对因人口膨胀、住宅和交通拥挤、能源和水资源短缺、垃圾和空气污染所导致的人居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空前压力,2006年,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加快农村经济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而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已经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本文探讨目前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着重分析了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下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主要战略。  相似文献   

19.
李冉冉 《科技资讯》2014,(6):134-13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工程在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各个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在不断地促进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但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的口号被不断地提出,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渐引起了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之中,施工活动往往会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平衡造成破坏。因此,如何合理地运用科学技术来尽可能地避免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将成为今后水利工程项目设计与施工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赵冶丹 《科技资讯》2011,(36):112-1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大,里程也不断增长,但伴随着公路建设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不断增加,本文围绕那如何解决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