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等教育社会化,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趋势所向。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它旨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经多次革新,却始终存在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足。如何在新世纪改革和发展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之走向社会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入社区、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借鉴发达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论行刑社会化的思想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轻型化的趋势,使得行刑社会化思想越来越得到重视。行刑社会化思想却并非本来就有,而是随着刑罚思想发展、监狱制度的改进而逐渐形成的。从人类刑罚思想及监狱状况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行刑社会化的思想源流。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特定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为了实现政治目标而对社会成员采取的综合性教育实践活动;而政治社会化既是社会个体获取政治知识、形成政治态度、培养政治情感等的过程,又是特定社会培养、训练社会成员政治规范等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并增长其政治参与知识,提高其政治技能,是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具有政治社会化作用。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政治社会化作用时也有应该注意的问题,在教育对象上要注意突出教育对象的选择性,青年人和社会流动人口需要倍加注意;并且也要注意新的社会环境新生变量如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作用发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双重境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凤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5):158-161
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机遇与挑战,是有效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前提。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的确立、全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网络传媒的发展等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的境遇;但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并存、网络传媒的扩张同样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带来挑战。因此。应通过构建以高校为主阵地的社会化机制与网络、优化环境、参与社会实践等途径来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以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合力。  相似文献   

5.
抵制 洋迷信     
改革开放,国门大 开。国外的新技术、新 思想进来了。国外的一 些文化垃圾——洋迷 信也进来了,例如西方 的星座迷信和日本的 血型迷信。有些青年人 不能识别,还把它当作 时尚,盲目追捧。有的 网站、报刊也赶热闹, 不搞“科普”搞“迷普”, 把文化洋垃圾当作宝 贝,盲目进口,加以传 播,恶化文化生态环 境,贻害青少年。我们  相似文献   

6.
亚审美冲击下古代文学教学的挑战与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人在亚审美冲击下审美心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呈现出显著的特点。古代文学的教学科研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从民族文化中挖掘优秀的文化思想,介绍给他们,引导他们认真地研读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实现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却常谈常有新意。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道德提升、思想感染和精神建构发挥着无声无息作用,从而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进程,顺利实现个人价值。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在传统观念、习惯、风俗、民族精神、风格、性格等方面的传承;它形成于特定的环境中,并具有自身的独立性,通过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延续;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官本位"思想传统对当前我国的政治生活仍然有较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它与社会文化大环境息息相通,必然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具有良好的积极影响:可以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可以推动大学生工作和生活技能社会化,有助于大学生稳定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可以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高。如果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就能加快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社会化存在的思想观念问题,要求必须对其进行观念创新,即通过树立高校后勤新观念,以及借助一些先进管理思想,如企业文化、BPR理论等,结合各高校后勤自身的特点,重新树立高校后勤社会化新观念.  相似文献   

11.
孝德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由于孝德教育不力造成的孝德缺失,不仅让一些父母体会不到儿女的温暖,反而感到痛心甚至绝望。如何有效地对青少年进行孝德教育,避免悲剧的发生,是当今社会广泛关心、关注的焦点话题。动漫孝文化,是一种备受青少年喜爱的孝德教育的新载体,对广大青少年吸引力大,感召力强,影响力深,它必将成为承载青少年德育之重的"诺亚方舟"。  相似文献   

12.
戊戌变法后,梁启超东渡日本,在广泛接受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民”说,梁启超的“新民说”对儒学传统既有所继承又在融合中西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他的这种兼容并蓄的文化创新观念,即便在今天对我们仍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认知和语言顺应理论为依据,讨论跨文化交际和语言"出格"现象的问题.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们为了交际,就应掌握、运用语言;要交际成功,就应选择、理解语言,求得双方认知心理平衡,让语言顺应环境,并根据环境来顺应语言.  相似文献   

14.
从语言文化角度来说,“普世价值”很可能是不存在的。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来讲,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普世价值”。“民主”、“平等”、“自由”和“人权”等是美国主流价值观的内容。现在有不少中国人认同这些价值观,并把它们说成是苷世价值。但是调查显示青年学生们并不欢迎它们。在英语和跨文化交际教学中,价值观的探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伴随着中国文化及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中国乡村社会曾兴起一股"废庙兴学"之风。其最初只是一种有知之士个人在民间的自发行为;清末新政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全国广泛推行(实际上只是部分地区执行);民国初年,"废庙兴学"进入了一个高潮期,对推进乡村教育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遇到了宗教文化和乡村传统势力等重重阻力。"废庙兴学"是一个多面体,它既有促进国民教育、提高民众教育程度的积极作用,又扩大了我国民间宗教文化自身的影响,加强了宗教文化的发展与壮大;也可能成为激化民众社会矛盾、危害国民教育的有效实施,其消极影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德化精神”是大理最优秀的民族文化。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团结、重视教育。大理白族历来重视对汉文化的吸收,通过对儒、释、道等文化的兼收并蓄,立足本民族的思想,在哲学思想、礼乐伦理等方面有许多独到的建树,推动了白族文化朝着更加丰富、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使大理赢得了“文献名邦”的美誉,这种精神对现代建构和谐社会仍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青少年读者的阅读现状和阅读倾向,通过分析,指出"青少年流行文化"影响下当代青少年的阅读情况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8.
“温州模式”从形成到发展,和温州民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温州民俗是历代温州人民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文化,它的“约定俗成”,对人们的思想以及生产、生活起着长期的潜移默化,甚至是不可抗拒和不可估量的影响,从精神因素中去探索,是基于全体温州人民对优良民族传统精神的发扬,如在创造“温州模式”中温州人所表现的勤劳耐苦精神,走南闯北艰苦创业精神,以及多次超前实践中表现的不屈不挠的顽强性格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等,都和几千年温州民俗文化对它们的孕育、影响有关,我们从“温州模式”的发展中,可以清晰地找到它们的轨迹,这正是温州民俗文化精神的延续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在闽南漳州方言里,"早起"、"早顿"和"头早"都可以用来表示"早饭"的意思,而在实际的运用中,这三个词的作用是不同的,它们处于对立互补的状态。对这三个词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漳州人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20.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一般认为是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而实际上<西线无战事>比其更具代表性,因为后者比前者更为鲜明深刻地表现了"迷惘的一代"的两个主题:迷惘与厌战情绪.它不仅深刻地表现了青年士兵的迷惘情绪,而且展示了其形成的动态过程,并抓住年龄等因素深入分析了青年迷惘的原因;小说还通过对战场残酷景象的自然主义描绘,从人"生"的本能以及人道主义的立场等多个角度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战争的不合理性,表达了极度的厌战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