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九龄是唐代开元年间的著名宰相,他的历史功绩,历代史学家多有论述与肯定。九龄在当时又被誉为“词人之冠”,可见他在初盛唐诗坛的地位。然而我们对张九龄诗歌创作的注意与研究显然是不够的,解放以来各种中国文学史几不叙述九龄诗便是明证。九龄诗歌以他开元二十四年遭谗罢相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本文拟就张九龄后期诗歌创作进行一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发生在颍川郡的重大史事有:正月,袁绍封郊乡侯;豫州刺史孔仙起兵讨伐董卓,驻屯颍川;二月,董卓军队在阳城县杀掠社祭民众;约八月,韩融率领宗亲避乱于密县西部山区;孙坚领豫州刺史,指挥豫州义军;本年,徐庶、石韬、司马徽等避乱荆州。  相似文献   

3.
张九龄是中国历史上一住有远见的政治家,他于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主持开凿大庾岭新路,开凿这条新路,加强了岭南与中原的联系,对岭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将无同”的典故应发生在阮瞻和王戎之间,时间是在元康七年(297)九月至永康元年(300)四月或是太安元年(302)五月至永兴二年(305)六月之间,而“将无同”一语应作“在最初的‘无’上是相同的”解。  相似文献   

5.
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晋式帝司马炎即位为帝,成功实现了魏晋皇权的更替。为了奖励禅代功臣,巩固统治,晋武帝即位后就对成熙元年创立的五等爵制进行改革。从成熙元年到泰始元年五等爵制的变化,充分说明了封爵制就是统治者手中掌握的、为统治服务的一大法宝这一特性,同时也反映了司马氏从篡夺政权到巩固政权的政治使命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百色市右江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右江上游。右江区历史悠久,有距今约80万年的百谷、枫树岛旧石器时代遗址。古为百越之地,秦、汉时属象郡,唐时属邕州都督府管辖,元时称天州。最早建制是公元1729年(雍正七年)设置的百色厅,次年建城:1875年(光绪元年)升为百色直隶厅,1912年改为百色府;建城至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光绪元年(1875),李鸿章奉命督办北洋海防,总揽了山东海防事业。作为总设计师,李鸿章逐步开展了山东海防建设,一方面购买船舰,裁减山东旧式水师;一方面营建威海、烟台和胶州湾海防,将晚清山东海防事业的发展推向了最高峰。但李鸿章的山东海防建设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张九龄是岭南千古名相,韶关曲江人。在唐朝开元年间,他政绩卓著,贡献巨大。他曾在朝廷辅佐、主理朝政,并在地方任职,从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尤其是他的吏治思想和实践比较丰富,曾对唐朝的社会政治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今天看来,他的这些思想实践,仍有现实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绪言张九龄是唐代开元年间贤相和著名文学家,他的政治思想、文学成就、个人品德修养以及其政绩都很值得后人研究。为配合韶关市发起的“张九龄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以及便利有关专家学者对张九龄的研究。在我校校长余伯禧副教授、科研科的黄志辉副教授、图书馆的陈佩媛馆长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成立了由梁健、刘杰明、胡冰组成的“张九龄研究资料篇目索引”编辑小组,负责有关方面的工作。我们先后到了西安、洛阳、广州、韶关等地寻访有关资料,历时近二个月。这期间我们得到了西北大学、陕西师大、陕西省图书馆、洛阳市图书馆、华南师大图书馆、广东中山图书馆、广州市图书馆等单位的帮助。还得到了梁超然教授、韩理洲副教授、陈建森讲师、陈宝珍馆员以及我校黄志辉副教授、李玉宏老师的具体指点。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因时间仓促,加上编者水平所限,索引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有关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0.
北宋宫廷画院,取名“翰林图画院”,简称画院,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画家最乡、体制完备、杰作最丰的宜廷画院,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北宋画院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初创期、发展期与繁荣闻,本文试分期而达之。一、北来画院的初创期北本宫廷画院,正式创于雍熙元年(948年),初址在大内中苑东门里,咸平元年(988年)迁至右技门外,隶属翰林院.翰林院,据《神宗正史职官志》载,设勾当官一人.以内诗省押班都知充任,掌艺学供奉之事,总天文、书艺、图画、医官四局。其中图画局,“掌以绘事应奉,若塑造则课工为之;有待诏…  相似文献   

11.
一代名相张九龄,被王维视为知己,二人关系密切。张九龄的山水诗可说是盛唐山水诗繁荣的前奏,对盛唐山水诗的发展和繁荣具有直接推动力,深深影响了王维等盛唐一代诗人。王维对张九龄山水诗的艺术手法、思想内容和诗歌意境等方面都有所接受和继承。  相似文献   

12.
张九龄是唐玄宗时期的贤相、名相,是一代文宗张说的后继者,执掌文坛于开元中后期。一生重视“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和提拔文人,形成盛唐诗的骨干,同时积极参加诗人唱和,推动盛唐诗的发展。张九龄是感怀山水诗的首创者,他用“熟参”和“妙悟”创作《感遏》诗,是推动盛唐诗发展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13.
"九龄风度"记载着张九龄历史功绩、刚直气节和政治远见;"九龄风度"的内涵包括才华超群、远见卓识、心系天下安危、为国家尽责、对百姓尽心而笑看生死的风采,以及洒脱豁达、刚直不阿、敢言直谏却淡泊谦让的气度。张九龄以蕴藉、超逸、高雅的文采开山水田园诗文之先河而被推崇为当时的文坛领袖。他超逸、高雅的文学内涵丰富了"九龄风度"。倡议藉"九龄风度"弘扬客家文化,凝聚世界"客家商",促进韶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崔沔卒年考     
关于崔沔卒年,有两种不同记载。李华《赠礼部尚书孝公崔沔集序》记崔沔卒年为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而《旧唐书》载崔沔卒年为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在崔沔卒年这一大事上,李华的记载是错误的,崔沔的卒年应该是开元二十七年(739年)。  相似文献   

15.
盛唐开元时期,张说、张九龄二相主政期间,诗人王雏曾向二相上书并与之交游,这是盛唐诗坛的一件大事。过去一般只认为王维曾给张九龄上书,并为张九龄所提拔,却不知或否认王维曾给张说上书。从王维作品文本角度进行解读,并结合史料来看,王维确曾上书张说。  相似文献   

16.
沈炯生于梁朝开国之初,卒于陈文帝天嘉元年春。其作于梁敬帝绍泰二年的《长安还至方山怆然自伤诗》,旨在凭吊故主王僧辩。曾经激扬文字于梁末陈初乱离之际的他,其实只是工笔之才而非善文之士。  相似文献   

17.
邵谒是晚唐岭南著名诗人,“与曲江公岿然并存,其诗当不下人矣”(明代香山学者黄佐语)。学界对邵谒的研究已有初步成果。傅璇琮主编的《唐才子传校笺》有《邵谒传校笺》。其中有二点不准确之处,故予以纠正,并作二点补充。  相似文献   

18.
现已知史料没有刘基与高明在出仕之前结交的记载。两人的交往可分为处州时期:至正七年(1347年)到至正八年(1348年);杭州时期:至正八年(1348年)到至正十一年(1351年);温州、台州和庆元时期:至正十一年(1351年)到至正十三(1353年);绍兴时期:至正十四年(1354年)到至正十六年(1356年);退隐以后:至正十八年(1358年)以后。对两人交往的考证表明:对事业生活,刘基受永嘉事功学派的影响,重事功;高明是程朱理学的信奉者,否定事功。对方国珍,刘基主张“宜捕而斩之”;高明的态度则相对温和。对元朝,刘基审时度势,投至朱元璋麾下;而高明选择了为元王朝尽忠尽节。  相似文献   

19.
章太炎是乾嘉汉学的殿军。乾嘉学者以“字”训“名”,将正名问题视为语言文字的训诂考据。章太炎承继乾嘉汉学的“正名”思想,并对其作系统地综合。他的正名思想一方面肯定了语言与实在的关联性,承认语言建构实在的积极作用,但反对以名为实,表现出唯名论的理论立场;另一方面他敏感地觉察出了语言所带来的思想魅惑,肯定辨析名相对于澄清思想的作用。章氏正名论内含的哲学洞见对现代中国哲学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