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当前,全球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越演越烈。
在西方已出现了用一个全新的概念——infortajment来表述。该词由information(信息)和entertaiment(娱乐)构成,充分说明了娱乐和新闻之间的融合现象。1998年底,美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对美国16家主流媒体20年来的新闻报道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1977年,传统的硬新闻与娱乐新闻比例为32%比15%,而1997年这个比例为25%比40%。如今,新闻娱乐化现象不仅在都市报中盛行,在严肃类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的报道中也同样时有所见。在一些电视读报节目中也出现了娱乐化的读报现象。 相似文献
2.
3.
4.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世界新闻界出现了新闻娱乐化的趋势,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现在,新闻的表现形式已不单单是对传统严肃新闻的报道,它更偏向于娱乐性、趣味性。与此同时,人们了解新闻的方式和渠道也越来越多。新闻娱乐化现象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如何规避负面影响,促进健康发展,需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6.
薛支川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5,25(2):112-114
将“硬新闻娱乐化”现象从“新闻娱乐化”现象中抽离出来,指出硬新闻娱乐化更容易带来社会问题;概括了硬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四种失误类型;指出硬新闻娱乐化现象带来社会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后期,互联网在我国迅速普及,网络媒体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网络媒体被称之为“第四媒体”,它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深刻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了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体育运动的普及,体育运动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也使得体育新闻报道成为各大媒体竞争的主要内容。网络媒体以它的快捷性、信息量大等特点在体育新闻报道的竞争中很快显现出它的优势来, 相似文献
8.
房苏敏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9(6):74-76
分析了新闻娱乐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解释了精神生态的概念,论证了新闻对受众精神生态的直接性影响及新闻的娱乐化对精神生态的负面影响,使人异化成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提出应规范新闻娱乐化,培养受众媒介素养,从而规避对精神生态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司法在国家法治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司法新闻呈现出娱乐化的困境。司法新闻被娱乐化是司法的畸形发展,严重制约了司法公信力的提高,制约着法治中国的建设成效。化解司法娱乐化困境需要整体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提高新闻媒体的法治思维,构建司法信息公开程序机制,提高法官慎言意识,司法新闻报告与评论的实名化,新闻媒体协会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良性交流等。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我国传媒行业受西方新闻娱乐化大潮的冲击纷纷随波逐流,且娱乐化趋势愈演愈烈。新闻娱乐化表现在报道的内容上突出趣味性,甚至刺激性;在报道的形式上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这些虽然在短期内争取到了众多的注意力,满足了受众从新闻中获得娱乐享受的情感期待。但从长远来看,过度的新闻娱乐化对新闻传媒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首先对于受众来说过度的新闻娱乐化诱使大众对世界的理解单一、肤浅,降低了受众的文化品位,制约了受众的知情权;同时对于新闻媒介自身来说过度的新闻娱乐化导致了新闻的“媚俗”倾向,违背了新闻的专业主义精神,损害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论典型人物报道式微的缘由及解困之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人物报道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困境引发了新闻业界、学界的深思。只有回溯检讨典型人物的产生历史、运作机制和特征,才有可能找到式微的原因,也才可能对症下药,寻找到走出困境的路径。当今人物报道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报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生活状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媒介也因此才能真正履行其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丛春华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43-48
论述新闻报道“三贴近”具有丰富的人文关怀内涵,其内核是人本精神,“三贴近”人文关怀内涵的主要表现是关注生命和存在以及草根情结。指出当前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人文关怀”错位主要表现,提出新闻报道要把握好“三贴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肖燕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
正面宣传报道中的人应该是全面完整和自由发展的人 ,但在实践之中它经常被处理成道德强化的对象 ,并由此带来如下偏差 :(一 )道德视角误导了公众对政府机构职能的认识 ,道德教化冲击着制度管理的力度和功能 ;(二 )道德强化遮蔽或误伤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阻碍了法律的前瞻性思考 ,淡漠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三 )片面的道德褒扬忽视了全面而美好的人性 ,也催化了不道德的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14.
袁传峰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8,20(4):367-369
分析了当前电视时政新闻画面语言运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多年一线报道经验,探析如何更好地运用画面语言做好时政新闻报道。时政摄像记者应当充分理解时政新闻的重要性和时效性,熟悉时政新闻拍摄的规范,考虑观众需求,专注于将时政新闻做精做活。 相似文献
15.
舒静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11):331-333
会话含义作为语用推理的一种,不仅限于在日常会话中发挥作用,还可以是构建、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在对会话含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会话含义对形成连贯的新闻语篇、理解新闻的舆论倾向、生成经济的新闻语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体育新闻进行语篇功能分析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新闻的理解。文章从韩礼德的语篇功能理论分析体育新闻语篇的特点,介绍了主位的安排及主位推进在体育新闻语篇中的作用,通过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功能理论分析了体育新闻语篇的特点及问题。 相似文献
17.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和新闻的本质特点可以认定:只有事实,才是新闻报道的唯一来源。该文进一步指出:新闻报道的事实要经过新闻定义、新闻法规、新闻价值、宣传价值等多层面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报道容易出现不够深入、只停留在浅层次的传播上的现象。要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首先要将深入采访和理性思考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选准报道角度和报道形式。拍摄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充分展示细节,让画面动起来:二是记者在现场要多进行即兴采访;三是要恰当精确地运用同期声;四是要适当叠加字幕提示。 相似文献
19.
在纸媒与网媒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探讨校报的公信力、权威性及精选信息功能对深度报道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意义,旨在创新新闻报道形式,提升校报在校园文化宣传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胡婷婷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从批评话语分析框架下的互文性角度分析了美国媒体对中国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除了说明主观性同样存在于貌似中性的灾难性新闻语篇中,也揭示了美国媒体意图塑造中国负面形象的意识形态及其形成原因,并再一次论证了权力、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