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展软开关技术的出发点是提高开关频率,这在大功率应用场合显得尤其重要。为了解决HGBT等大功率少子半导体器件在关断时由于出现电流“拖尾”而产生较高的关断损耗,我们构造了一种新型的可以恒频工作的SSIPP电路,并且应用Pspice对其进行了仿真。该电路引入了有源箝位零电流开关技术,使主开关关断时的电流被箝位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大大降低了大功率器件关断时产生的电流应力。  相似文献   

2.
由IGBT器件组成的大功率桥式振荡电路的导通瞬间,如果驱动保护设置不合理,就会有一个十分尖锐的电流峰.结合IGBT器件结构,分析了造成该电流峰的原因,理论分析的结果与实验测试值相吻合.通过改进IGBT器件的驱动电路提出了消除电流尖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不另设辅助电路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小软开关电路中的环流,本文提出了一种能降低导通损耗的新的零电压开关(ZVS)和零电流开关(ZCS)的脉宽调制式(PWM)变流器,这种交叉式双开关正向软开关变流器具有元器件少、效率高、功率密度大以及成本较低等优点,适合于大功率应用场合。阐述了其工作原理且作了稳态分析,构建了一个500W、100kHz的IGBT实验电路证实了该电路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脉冲功率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应用高压电源,传统的高压电源由于其体积和低稳定性不能够满足一些新技术和特殊场合的要求。本给出了一种新型的高频高压电源的拓扑结构,新型的功率器件(智能功率模块)可以用做开关频率高20kHz的电源开关,该模块内含控制电路,优化的门极驱动电路,保护电路和半导体功率器件,充分利用了脉冲调制技术(PWM)和谐振变换技术。设计原理,仿真和试验结果都表明该电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软开关变换器拓扑结构复杂、损耗较大的问题,提出移相H桥变换器的一种新型软开关拓扑,基于原有的逆变变压器和整流、滤波元件,增设一种无源辅助箝位电路,拓扑结构简单易行,无需有源器件和附加控制,通过其换流重叠及续流、箝位作用,实现超前桥臂的零电压通断和滞后桥臂的零电流通断,有效地降低变换器损耗和提高系统效率。对新型软开关拓扑进行原理定性阐述,结合各时段波形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有关软开关条件。实验结果证实了本拓扑方案及理论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多电平变换器是当前高电压大功率电能变换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了解了多电平逆变器的产生背景之后,我们比较多电平逆变电路的电路拓扑和调制方式,并对中性点嵌位型逆变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预见多电平逆变器在不久的将来会在高压大功率的场合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隔离直流一直流变流器,此变流器由两个零电压开关脉宽调制式(PWM)正向变流器串联并与一个高频变压器耦合而成。此变流器的特点是从空载到满载运行时无开关损耗,且导通损耗也较低,它适用于高输入电压和大功率的应用场合。阐述了变流器的工作原理、理论分析和设计举例,并用一个实验原型验证了理论推断。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近年来应用SPICE程序模拟大功率电路的方法。概述了功率电子器件的性能要求及应用SPICE程序描述大功率电路的语句,论述了如何建立大功率电路中关键器件的模型,评价了模型的性能并对模拟功率电路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双输入双输出电流模式多功能滤波电路,采用了零极子等效电路分析法,并用CCII器件实现。该电路具有两个电流输入端和两个电流输出端,不必改变电路结构,可实现高通、带通、低通、全通滤波功能。两个电流输出端口具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且wo和Q可独立调节。  相似文献   

10.
普通晶闸管电流源变频器(CSI)由于六拍换流存在着较大的谐波,且脉宽调制式(PWM)电流源逆变器一般需要具有反向电压关断能力的门极关断电路,这就限制了它的应用.该文提出一种采用一个门极可关断开关和六个晶闸管的新的PWM电流源逆变器,此电路通过有源换流来实现传统的晶闸管CSI的脉宽调制.文章阐述了这种变流装置的调制技术并给出仿真实验结果.该电路适合于高性能和大功率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1.
区别于传统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采用的控制芯片,一种新的连续导通模式(CCM)的非线性功率因数校正控制芯片ICE1PCS01被采用,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单相功率因数控制电路.与传统的PFC解决方案比较,这种新的集成芯片(IC)无需直接来自交流电源的正弦波参考信号.该芯片采用了电流平均值控制方法,使得功率因数可以达到1.在保证了功率因数和谐波分量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PFC 变换器的设计成本,在中小功率场合下低成本的PFC电路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为功率因数校正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对一种由非平衡半桥电路构成的新型单级AC/DC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的工作模态及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SIMetrix数模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了数字仿真,并在样机上进行了试验.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工作于不连续导电模式,具有很好的功率因数校正性能以及软开关效果,因此有很高的功率因数及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利用临界连续导电模式功率因数校正器(PFC)高效的优点,将其应用到较大功率场合,提出一种用于临界连续PFC的单周期控制策略。采用开关频率和采样频率可变的方法,利用单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了3个临界连续PFC变换器的并联交错运行。提出的针对临界连续PFC变换器的单周期控制器无需对开关的高频峰值电流、电感电流过零点进行检测与判断,简化了临界连续PFC变换器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实现临界连续PFC变换器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的有效控制,可在保证高的输入功率因数同时,获得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利用临界连续导电模式功率因数校正器(PFC)高效的优点,将其应用到较大功率场合,提出一种用于临界连续PFC的单周期控制策略。采用开关频率和采样频率可变的方法,利用单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了3个临界连续PFC变换器的并联交错运行。提出的针对临界连续PFC变换器的单周期控制器无需对开关的高频峰值电流、电感电流过零点进行检测与判断,简化了临界连续PFC变换器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实现临界连续PFC变换器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的有效控制,可在保证高的输入功率因数同时,获得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  相似文献   

15.
Wang M  Gamo NJ  Yang Y  Jin LE  Wang XJ  Laubach M  Mazer JA  Lee D  Arnsten AF 《Nature》2011,476(7359):210-213
Many of the cognitive deficits of normal ageing (forgetfulness, distractibility, inflexibility and impaired executive functions) involve prefrontal cortex (PFC) dysfunction. The PFC guides behaviour and thought using working memory, which are essential func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Many PFC neurons hold information in working memory through excitatory networks that can maintain persistent neuronal firing in the absence of external stimulation. This fragile process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neurochemical environment. For example, elevated cyclic-AMP signalling reduces persistent firing by opening HCN and KCNQ potassium channels. It is not known if molecular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normal ageing alter the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PFC neurons during working memory, as there have been no in vivo recordings, to our knowledge, from PFC neurons of aged monkeys. Here we characterize the first recordings of this kind, revealing a marked loss of PFC persistent firing with advancing age that can be rescued by restoring an optimal neurochemical environment. Recordings showed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the firing rate of DELAY neurons, whereas the firing of CUE neurons remained unchanged with age. The memory-related firing of aged DELAY neurons was partially restored to more youthful levels by inhibiting cAMP signalling, or by blocking HCN or KCNQ channels. These findings reveal the cellular basis of age-related cognitive decline in dorsolateral PFC, and demonstrate that physiological integrity can be rescued by addressing the molecular needs of PFC circuits.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在闭环反馈控制下,输入环节工作在不连续导电模式时,高功率因数校正boost-buck组合变换器的稳定性,讨论了通过引入开关电容网络扩大这类变换 稳定范围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具有零电流关断(ZCS)的反激式单级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这种变换器工作在输入电流不连续导电方式(DCM),综合了电流谐振技术与PFC技术,具有控制简单,输入电流自动跟踪输入电压,功率因数较高的特点,分析这种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在输出功率为30W的条件下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
Boost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nection,PFC)变换器广泛存在于各种开关电源当中以提高对电能的利用率,为进一步优化BoostPFC变换器的性能,在平均电流控制方式的基础上加入了占空比前馈控制环节;首先介绍了Boost PF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平均电流控制方式的控制原理,然后对电感与输出电容的计算作出分析,再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加入占空比前馈控制后的电路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占空比前馈控制后系统的功率因数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输入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且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以PFC boost电路为例,近似认为电感电流线性变化,得出了临界导电模式PFC电路的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的关系,基于能量守恒原理进一步得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和开关导通时间的关系,讨论了变换器损耗的影响。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基于TI公司的TMS320F2812的新型数字控制的开关电源,用数字控制器代替模拟控制器,区别以往的模拟控制电源,从而提高了功率因数和系统效率,降低和减少了电源重量和体积,便于电源调试和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