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世界》2003,(7):42-45
净化空气和水,使土壤变得肥沃,保持河水流动和海浪涌动,调节气候.这仅仅是人类的母亲.大自然每日默默无闻地去完成的工作中的一部分.正是大自然提供的这一系列服务,才使得我们每天能喝到清洌的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享用到美味的食物.  相似文献   

2.
石油、煤炭、矿产和地下水的肆意开采,几乎快要掏空了地球的内脏。地球要是有思维的话,一定盼望着人类尽早灭亡,也好让它轻松一会儿,自我恢复遍体的创伤。自愈,地球真的能做到吗?污浊的空气是否可以恢复清新,广阔的海洋是否还会"鱼丁兴  相似文献   

3.
人类越来越聪明了,这不单单是我们的主观感觉,智商测试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个观点。是电视、电子游戏和其他流行文化的功劳吗?  相似文献   

4.
<时间简史>初版于1988年的愚人节.冥冥之中似有天意,16年来,尽管<时间简史>的销量已高达2500万册,但人们对这本书所描述的世界--"宇宙始于大爆炸而终于黑洞"的质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5.
张永蓬 《世界知识》2011,(13):21-23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5月30日中国与埃及建立外交关系之前的六年时间里,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尚未与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当时,非洲大陆只有少数国家独立,其他多数非洲国家尚处于殖民统治或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而新中国面临着保卫国家政权、捍卫领土完整和开拓国际环境的重任。中国与非洲的接触也处于试探阶段。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地球     
戢绪国 《科技咨询导报》2009,(26):125-125,127
提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存在的两种理论:变轨理论和不变轨理论。变轨理论解释不了地球上海陆地貌的存在,各种矿藏资源的存在,水的存在,不变轨理论是正确的。地球自诞生以来就是一个蓝色的星球。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必须珍惜!  相似文献   

7.
《安徽科技》2012,(12):14-15
敏锐地发现人们没有注意到或者未予以重视的某个领域中的空白、冷门或薄弱环节,需要具有慧眼识缺的能力。20世纪30年代,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系的卡尔森,成为美国马洛利公司的一员。在工作进程中,他发现公司的同事在复印文件的过程中,既费时又费力,就想改进一下复印方法。于是,他做了很多实验,但都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1998,(1)
对环境的关心,对健康的担忧以及对干涉自然的不安引发了人们对经过遗传改良的植物的争论。由于病虫害、环境极限引起作物减产,每年有四分之一的可耕地成为贫  相似文献   

9.
戴丽莉 《科技资讯》2013,(28):225-225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不仅是人类生存和从事一切活动的场所,而且是人类生存的一切物质财富的源采.地球科学哲学在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地球系统的全球化、人类地球观的深刻变化三个方面,从而阐述出地球科学哲学的发展背景,为未来地球科学哲学的发展提供方向性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生态足迹越广,表明其对资源的消耗强度越大。据推算,到2030年人类将需要两个地球才能满足每年的资源需求。生态足迹可不是指某个人在土壤、沙漠、湿地等自然生态环境中留下的脚印,而是指人、城市、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所留下的痕迹。生态足迹是地球伤痕的标尺在地球生态环境备受关注的今天,人们设计出多种指标来衡量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生态足迹就是其中之一。生态足迹可以这样理解:一只负载着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铁路、农田等的巨脚,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脚印就是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一些一心只想从员工身上攫取最大价值的企业,尊重员工,这是一种诚信的诺言,是激发员工对它始终如一的敬仰和忠诚。员工是公司的财富,是公司不断创造财富的源泉。无论是崭露头角的民营企业,还是财大气粗的跨国公司。都在如饥似渴的寻觅着良才。  相似文献   

12.
地球不可能一直适合人类居住,何时离开地球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考虑到太阳寿命、宇宙射线威胁、地外天体撞击、地球资源开发与环境变化等情况,为人类计算出至少要完成宜居天体寻找、星际航行、星际殖民等技术成熟的最晚期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14.
童铃 《今日科技》2006,(11):48-49
人类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具优势的生物。仅仅数千年的时间,我们的城市、农田和牧场就侵占了地球陆地超过三分之一的面积。据估计,人类现在霸占了地球40%的生产力。直接造成的结果是:草原化为耕地,森林夷为平地,地下含水层干枯,工业废物,化学污染,入侵的物种,生物大量绝灭,以及目  相似文献   

15.
正公元前305年,有两个人平躺在亚历山大港外沙滩上。一个是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12年),另一个是他的朋友,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公元前275~前195)。突然,阿基米德一骨碌翻身爬起,手里捏着一把沙子道:“埃拉托色尼,你说这一把沙子有多少粒?”“大概有几千、一万粒吧。”“这一片海滩的沙子有多少粒?”“这可说不清!”阿基米德跳起来,双手捧起一捧沙子向天空扬去:“假如我把沙子撒开去,让它塞满宇宙,把地球、月  相似文献   

16.
很多人都知道,全球变暖引起的气候改变将直接影响到地球的生态平衡。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人类餐桌的必备食品——肉类,也会严重地破坏地球的环境。主要表现为肉类工业的发展上。到目前人类的畜牧活动已有一万年,但只是在最近50多年人们才如此大规模地饲养牲畜。令天,世界上的牲畜数量是1945年的4倍。为了养活它们,很多热带雨林被砍伐作了牧场。这使生活在雨林中种类丰富的动植物消失了,促使全球变暖的情况愈加严重。  相似文献   

17.
见过火山喷发的人,都会立刻回忆起那浓烟升空、火光冲天、尘埃石块弥天而降的惊人场面。从地球深处喷射出来的大量物质中,经科学测定,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甲烷、氨、氢、硫化氢等气体。惊天动地的地震之后,科学家发现大气里甲烷  相似文献   

18.
食品是人类生存之本。随着新世纪的来临,“21世纪人类吃什么”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经科学家们分析预测,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将是高营养、高质量、丰富多彩的。下列诸类食品将成为21世纪人类吃的主流。  相似文献   

19.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CenomePr05ectlHGP)是美国科学家在1985年率先提出的。这是一个为期15年,耗资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作图和测序计划。它的焦点问题是通过制作人类染色体的详细的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将整个基因由粗到细地进行有序的划分,最终得到可以用于测序的重叠度最小的连续克隆系,从而测出24条染色体DNA的全部核苷酸序列,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以及3万个基因的定位和结构。美国于1990年正式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预计在2005年完成基因组的全部测序。现在,HGP不仅进入7大规模测序和基因识别阶段,从而极大地带动7人类相关基因图谱定位、克隆与结构、功能研究,而且“全基因组随机测序”的大胆设想也积极推动7人类基因组测序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张守谋  肖斐 《科技信息》2004,(10):13-14
9月21日上午,东方圣城曲阜阕里宾舍高朋满座,气氛热烈,中国工程院院士与济宁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合作会议在这里举行。刚刚参加完第五届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开幕式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淀佐、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山东省副省长王军民、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姜代晓、济宁市委书记贾万志、市长吕在模等领导同志,与中国工程院的10余位院士会聚一堂,共商科技合作大计。作为博览会重头戏的院士“济宁行”活动也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