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用于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常规游戏,运用教育机制设计随机游戏,激发主动性让学生自己设计游戏。要合理应用记忆游戏、表演游戏、竞赛游戏、辨误游戏,注意语言教学与游戏形式的关系,运用游戏要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并把握有利时机,要少而精,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教育游戏得到迅速普及。国内外的许多实践经验表明,教育游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从新闻媒体报道、学术研究资料等方面不难发现,教育游戏在促进青少年学习兴趣提高的同时,存在着诸如游戏设计不科学、教育教学方法不合理、游戏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虽然如此,但教育游戏的发展趋势表明,未来青少年学习,离不开教育游戏。正确认识教育游戏的积极作用,合理设定教育游戏任务目标,科学设计教育游戏内容,加强教育游戏效果评价,全面掌握教育游戏方法,及时反馈教育游戏信息,是提高教育游戏实效性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3.
海静蕊 《科技信息》2011,(7):I0218-I0218,I0339
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由此可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幼儿游戏和幼儿学习同样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探索活动。而游戏是幼儿以自己的方式主动探索,从而在游戏中自由、愉快、积极、主动地发展。我园把"让游戏课程回归自然","让游戏回归童真"作为游戏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在游戏课程建设,开发优化环境,推行"主题学习游戏化",多途径、多角度评价四个方面做了一些探讨,让幼儿游戏顺应孩子的天性,赋予幼儿游戏真正的自然意义和生活价值。  相似文献   

4.
分析教育和游戏的融合性问题,认为网络教育游戏应该在交互性、游戏奖励、游戏美学、游戏品质以及模拟现实等方面,与传统的网络游戏进行一体化综合设计,以满足各类游戏用户群的游戏/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5.
研究实现基于Windows的通用游戏框架,然后通过使用演示程序对基于Windows的通用游戏框架进行验证。基于Windows的通用游戏框架由消息处理模块、游戏初始化模块、游戏主程序模块和游戏退出模块4个部分组成,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为游戏开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游戏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三维游戏已经得到了深入的开发.而三维游戏中游戏动作的自然逼真以及与物理环境的真实互动直接影响着游戏的品质.针对三维游戏开发中人物动作的流畅性、逼真性及与虚拟环境的逼真融合等共性问题,着眼于游戏动作的控制机理、游戏动作的设计和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整合游戏人物的动作分析并基于Unity3D游戏引擎开发FPS第一人称角色扮演类游戏,满足游戏场景真实性、趣味性及交互性.  相似文献   

7.
教育游戏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刚  赵强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4):123-125
从分析教育游戏的发展和现状开始,分析了教育游戏的目标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一般商业游戏的设计原则,从游戏场景设计、游戏情节描述、游戏人物形象设计、博弈机制设计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教育游戏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开展体育游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娟 《科技信息》2011,(25):217-218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体育游戏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通过对体育游戏三个层面的目标内涵把握,让教师指导幼儿进行体育游戏明确了方向;从两个维度考虑体育游戏的内容,实现了内容的纵向渗透、整体衔接;通过对晨间体育游戏、户外跨班区域体育游戏、拓展体育游戏、主题团队游戏以及室内体育游戏等形式的探讨,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化的平台,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罗国荣 《科技资讯》2014,12(25):35-36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也越来越多,而基于android平台的游戏也不断增多,但是针对1-6岁的幼儿、儿童的早教游戏却很少,本文介绍了一种识别动物的幼儿早教游戏的开发,分别从游戏开发环境、游戏的主要功能、游戏开发前的资源准备、游戏的框架设计、游戏的详细设计、游戏的测试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测试运行结果表明:该幼儿早教游戏运行良好,受到家长的好评。  相似文献   

10.
杨玥  闫光耀 《科技资讯》2012,(10):18-18
随着网络科技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风行于全球,我国游戏设计也随着三维动画方向飞速的发展。随着网络游戏产品越来越多,参与网络游戏的玩家也随之疯涨。然而,随着游戏经验的丰富,游戏玩家对游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在游戏中渴望感受到的刺激感和新鲜感也越强烈。游戏角色的设计是网络游戏的关键元素,角色的个性化和独特化才能吸引游戏玩家的眼球,让玩家尽情游戏。因此,在三维游戏中,角色需要精心策划和设计,以达到游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游戏中儿童的规则意识及自我控制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维果茨基认为"规则是游戏本质的特征",游戏具有规则性。不论是在游戏开始前由游戏指导者或游戏者向"所有游戏人"宣布的外显游戏规则,还是在游戏过程中体现的游戏内在的情境性和秩序感"这种内隐游戏规则,对幼儿理解其规则的意义,掌握社会行为规范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2.
李立 《海峡科学》2012,(7):95-97
幼儿自主开展的游戏更注重的是幼儿内在需要和游戏本身带来的乐趣.教学实践表明,幼儿自主游戏的组织有其独特性,并且特征与角色游戏类似.因此,自主开展的游戏多为角色游戏.那么如何让幼儿自主地开展角色游戏,使整个过程自始至终地保持游戏的自主性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在游戏的准备阶段、进行阶段、分享交流阶段,老师要顺应天性,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幼儿主体性、创造性,让幼儿在自主开展的游戏中获益.  相似文献   

13.
竞技体育与游戏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从竞技体育愈来愈偏离游戏、大众体育走游戏化道路、学校体育以游戏为主和人需要游戏等方面探讨了体育和游戏的关系,旨在找回体育的游戏属性,让人人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随着游戏产业的发展,玩家对游戏质量的高要求驱使着游戏系统不断优化和完善,尤其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合成系统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首先分析传统游戏合成系统的利弊,然后对多指标游戏物品合成系统进行设计并采用RPG MAKER MV引擎进行仿真,得出该系统对游戏平衡性的影响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该合成系统的实现优化了玩家在游戏中获取资源的途径,改善了游戏产生的资源不平衡问题,该系统还可以进一步根据游戏实际情况进行扩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植物大战僵尸"游戏后面关卡设计过于困难,消磨了玩家兴趣,受众人群少的问题,提出基于游戏功能研究该游戏辅助.通过CE和OD分析游戏中阳光值、金币值、植物冷却时间等游戏数据的存储基址后,利用C++和win32编程实现游戏辅助.辅助实现后,可以在游戏运行过程中,依据玩家游戏进度的需要随时修改游戏中的数据,攻击僵尸时僵尸全屏显示且子弹重叠等功能.游戏辅助增强玩家的攻击力,降低游戏难度,提高游戏的耐玩度.语音控制辅助的功能,更好地提升了辅助的易用性.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游戏是高新技术发展的产物,一个游戏成功与否取决于游戏的核心算法设计.要使游戏在玩家手中百玩不厌、妙趣横生,就要在游戏研发中应用新的理论和算法.智能程序设计在游戏可玩性方面能起到决定性因素,本文在分析游戏软件结构的基础上,讨论运用人工神经技术提高游戏软件质量的方法,尝试设计带预测控制的游戏,并用C++和MATLAB...  相似文献   

17.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方式,又是儿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幼儿偏爱游戏,游戏伴随着他们快乐成长,怎样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本文就幼儿自发性游戏的指导作一些粗浅的交流。对幼儿游戏的指导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包括两方面的任务:准备工作和介入游戏,准备和介入均以观察为前提;游戏过程中教师灵活地运用四种指导策略:平行游戏法、合作游戏法、材料隐喻法、同伴互动法,试图用“潜”、“润”等方式提高幼儿自发性游戏的教育效能。  相似文献   

18.
林小佩 《科技信息》2013,(6):353-353,352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由于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幼儿最喜欢游戏,因此游戏成为幼儿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没有游戏就没有儿童,游戏体现了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生活的必需品,游戏给予儿童童话般的生活。游戏总是伴随着儿童的脚步从历史走到了现在,可是现在的游戏越走越远了,远得逐渐地背离了儿童的天性,远得渐渐地退出了儿童的生活,所以寻找游戏的身影,期待游戏的回归,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界面是游戏本身和玩家沟通的桥梁,它提供给玩家顺利操控游戏的基本功能,并让玩家得到更多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使游戏过程成为高级的互动形式。游戏的界面设计是以玩家为中心的,游戏玩家界面的基本要求是可用性,其次是美观性,具备这两点的游戏界面,对玩家来说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20.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方式,又是儿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幼儿偏爱游戏,游戏伴随着他们快乐成长,怎样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本文就幼儿自发性游戏的指导作一些粗浅的交流。对幼儿游戏的指导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包括两方面的任务:准备工作和介入游戏,准备和介入均以观察为前提;游戏过程中教师灵活地运用四种指导策略:平行游戏法、合作游戏法、材料隐喻法、同伴互动法,试图用“潜”、“润”等方式提高幼儿自发性游戏的教育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