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传说故事中,鬼魂出现之前,总是会有一阵让人不寒而栗的阴森寒风突然刮起。传闻英国伦敦汉普顿宫的画廊里常有凯瑟琳·霍华德的鬼魂出没,她在1542年2月13日被亨利八世下令砍头。一些参观者称,这个地方经常闹鬼,有时还会听到女人的尖叫声。  相似文献   

2.
与熊相遇     
每次上山作业,几乎所有的向导都惧怕两种东西,一种是“鬼”,另一种则是熊,我去年上山时不幸都遇上了。当时,我们宿营在一个抗日战争中曾经发生过激烈战斗的地方,据说很多人都在那里遇上过“闹鬼”的事。在一个风清月白的夜晚,我们挤在一顶小帐篷中正处于迷迷糊糊的半睡眠状态,突然听到不远处的森林中传来“嚓、嚓、嚓”的声音,仿佛是一队士兵在进行队列训练。向导以为我没有听到,他颤手颤脚地推推我说:“有阴兵(鬼兵)踏正步。”我一边安  相似文献   

3.
科技新知     
偏头痛原来是蛋白质作怪美国衣阿华大学的科学家不久前发现一种微小的蛋白RAMP1会增加神经细胞感受器对一种神  相似文献   

4.
正他捧红了英国当代艺术,却在短期内抛售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无论出于何种立场,人们都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正是这个充满矛盾与纠结,集天使与魔鬼于一身的犹太人,如同一只突然入侵的凶猛的大白鲨,在死水微澜般的英国艺术生态中掀起了一阵阵滔天巨浪。  相似文献   

5.
英国幽灵学堂英国一幢闹鬼的800年古堡,即将改建为该国首间"幽灵学堂",由心理学家开设,学员须入住古堡两天的课程,但课程并非要诱导人搞迷信,而是教导公民从科学角度去判断灵异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际上有些研究小组正在研制一种可以将人的思维译成计算机语言植入芯片。将这种如胡椒大小的芯片植入人的颈背,人就能够同机器对话。这一设想的核心是一种能读取人的思想并可用机器码发射指令的设备,现在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都在  相似文献   

7.
<正>没有比英国更理想的鬼魂之都了,作为鬼魂传说最多的国度,英国的土地上有300多处地方风传闹鬼。幽灵的类型也五花八门,从无头骑士到地狱游魂,几乎无所不有。英国的"捉鬼"行业也非常发达,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们很多人对“狐狸”二字的认识都是不准确的——都以为狐狸是一种动物,就是民间故事里,也常讲“狐狸精”作怪等。其实,狐和狸是两种不同的动物。  相似文献   

9.
1944年6月13日凌晨,薄雾缭绕着英吉利海峡。夜幕笼罩下的英国首都伦敦上空,万籁俱寂,昨日紧张了一天的伦敦居民还在熟睡中。突然,一阵撕心裂肺的警报声把人们从  相似文献   

10.
<正>也许我们都曾经遭遇过这样的尴尬,当你拿起手机准备接打电话时,手机却突然意外地没电了。现在,你大可不必为此烦恼,因为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另类手机充电方式已经应运而生。用尿液充电英国布里斯托尔机器人研究所的科学家已开发出一种用"尿液充电"的技术,且以此技术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用微生物燃料电池供电的手机。原来这种"尿液电池"是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它利用活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将有机物直接转换成电力。从本质上说,电力只是微生物自然生命循  相似文献   

11.
《科技潮》2006,(7):62-62
西红柿是人们普遍喜爱吃的一种蔬菜,但大多数人都喜欢生吃。最近,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煮熟的西红柿更有益于健康,其中有助于抗心血管疾病的番茄红素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相似文献   

12.
新事     
《科技潮》2001,(10)
只吸血不传播疾病科学家将改良蚊子基因世界上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死于疟疾,而导致疟疾的罪魁祸首往往只是一只小小的蚊子。英国科学家最近宣称,他们正在进行一项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对蚊子进行基因改良,以彻底消灭肆虐的疟疾。据英国《卫报》报道,以詹姆士为首的研究小组,向蚊子体内植入一种特  相似文献   

13.
有很多动物躲过了去年12月26日席卷印度洋沿岸的海啸,这主要归功于它们远比人类发达的听觉或某种更灵敏的感官。 法国科学家弗里茨说,大象能够听到次声(低频音波),它们在几十公里以外的遥远地方就能听到这种声音。 大象并不是惟一能通过振动发现危险的动物。兔子和其他四足动物通过土壤及早感知危险。据信蝙蝠也通过物体振动时轻微信号变化察觉危险,它们利用的是一种声纳方式,即用物体反射的声音信号确定物体的位置。 巴黎动物园园长克洛德·戈捷指出,还有一些动物形成了极其复杂的非听觉感觉器官。它们中有对气压变化非常敏感的鸽子,还有…  相似文献   

14.
玛雅人的文明是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终其一生研究的科目。而玛雅人的突然消失更是让各国的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那么大的一个城市和城市里所有的人,他们在一夜之间都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这真是一个千古之谜。也许,只有等到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科技更发达时,科学家们才能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相似文献   

15.
时空错位     
《奇闻怪事》2012,(9):40-41
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约克郡的一份报告上有这样的记录:"我记得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散步。当一路走下去的时候,我发现人们都不见了,只剩下我的妻子和我,一个19世纪装扮的老年妇女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天气也突然转凉了。"1912年夏季的一个中午,从英国伦敦开往格拉斯哥的快车上坐着两位乘客——检察官斯科特列·雅尔德和年轻的护士。突然,从靠近窗口的座位上传来一声男人的惊叫"。你叫什么?难道你从来没有坐过火车?"检察官问,并试图让害怕的人冷静下来。"我叫比姆·特  相似文献   

16.
前文提要:狄家两兄弟在校园内很受欢迎,招致校内一姐展昭昭的不满,三人相约破解学校闹鬼楼梯的秘密,以决定L市第一中学最聪明的人头衔归属问题,于是三人来到了闹鬼的楼梯……  相似文献   

17.
科技前沿     
正英国认可世界首位"电子人"英国人内尔·哈比森是一位先天盲人。最近,英国科学家利用一种名为Eyeborg的装置,帮助他"看"到了这个世界。Eyeborg植入哈比森头脑后侧的表皮下,将微型电路与他的耳内神经相连,他就可以将听到的声音转化成影像信号,直接在大脑中呈现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哈比森表示:"刚开始的时候,我可以感觉到Eyeborg源源  相似文献   

18.
张猛 《创新科技》2009,(12):47-49
<正>在我国的古典神话中,法力高强的人都具有瞬间转移或者"隐形"的法术,只可惜我们把它当作神话了。直到有一天,科学家们突然发现,自然界的生物很会利用色彩来伪装和保护自己,便诞生了最初的伪装"隐形术",一种类似迷彩服之类的,色  相似文献   

19.
在人的一生中,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由此可见睡眠对每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睡眠的质量决定着生命的质量。可是一个人为什么要睡眠?这个问题一直是科学家想要彻底解决的问题。最近,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科学家们针对睡眠的原因提出了几种说法,从养精蓄锐的浅显理论到涉及记忆处理的复杂理论,对人类的睡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凝神盯着皱巴巴的"梵塔黑",你会很惊讶——它看起来明明很平滑啊!"梵塔黑"的形状和轮廓都仿佛消失了,黑到让人无法理解亲眼见到的现象。"梵塔黑"是一种新型的超级黑的涂层材料,由英国科学家利用碳纳米管在铝箔片上培育出,仅仅反射0.035%的光,创造了一项最新纪录。科学家将一组碳纳米管像捆吸管那样整合起来,这种碳纳米管比头发细10000倍,光粒子无法从其中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