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以成都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大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城市化背景,指出边缘区的重要性;借用国内外理论研究动态,分析成都市作为西部统筹规划试验区在城市化进程中边缘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成  王方 《工程与建设》2009,23(6):775-777,780
随着大城市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城市GDP的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城市辐射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扩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已成为城市发展中最敏感性的地域。边缘区小城镇发展模式的选择,对自身以及所属的大城市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分析了现有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主要的发展模式,以及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如何去选择发展模式,然后以合肥市三河镇为例,探讨其发展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大城市边缘区的空间优化及对其角色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城市的边缘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涉及到的范围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多.但在城市规划中,边缘区真的被“边缘化”了,使这个本来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地区处在城市中心区的阴影之下.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再次审视边缘区,肯定其地位与作用,并构想了边缘区发展中需要塑造的场所模式,以便使得边缘区在城市化过程突显自己的特色,发挥其强大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口流动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进程是中的产物。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时城市化的核心所在。流动人口的持续增长,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大量劳动力从农村流入沿海地区和城镇地区,既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东了新的契机。但是这部分流动人口的现状很不稳定,大多游走在域市和农村的边缘,当前亟需加强对这部分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有效发挥流动人口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是目前各大城市管理者以及学者进行调查研究的重点与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5.
大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城市边缘区蕴涵着未来城市的发展希望,是未来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地。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建成区的近域推进,边缘区在承接中心城区工业、居住及商业等职能扩散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生态、社会及规划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以南京为例,通过分析边缘区现存问题和症结,在借鉴相关西方国家大城市边缘区发展中运用的"规划与管治融合"、"图底反转"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当今南京大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及模型,并期望给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并进而影响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将明显加快,城市连绵区不断形成,少数特大城市会向国际性大城市演进,但我国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与城市社会结构的差异也将日益扩大.为此,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董雅滨 《科技资讯》2006,(24):106-10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城市土地资源变得紧缺,各要素的高度集聚出现副面效应,地下空间开发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在地下空间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创造良好的外资投资环境,已成全国各地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控制市政工程造价,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市政建设者必须努力和追求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地方中心城市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吉林省城市化的未来发展做出了预测和分析,并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探讨了在吉林省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指出了小城市(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的有限性,提出了以大城市和地方中心城市的产业聚集和发展壮大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主要途径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举措,是避免人口过度向少数中心城市集中,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就业和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生态学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对我国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城市边缘区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基于多准则判断的城市边缘区界定法,对广州市1990、2000及2009年的城市边缘区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广州市发展模式已经从“单核心”扩展模式逐渐转变为“点-轴”扩展模式,最终将形成以“多核心”为典型特征的广州大都市区;②1990年初期,广州市处于城市化加速期,整体显得较为粗放、混乱、无序。2000年以后,广州市城市发展战略重心向南部移动;③城市空间扩张与破碎度变化规律具有同步性和相似性,城市核心区的破碎度变化幅度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指示作用;④城市边缘区是一种极其敏感与不稳定的时空综合体。发展初期多表现为不连续的、破碎,进入发展后期,其空间形态变得连续、紧凑,这种从无序到有序的现象将伴随着城市边缘区发展的始终。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战略发展规划及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处于城市与农村结合部位的城市边缘区是土地利用变化最快、最显著的地区,城市边缘区的定量界定方法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以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土地利用类型比例为参考,以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探讨划分城区、城市边缘区和农村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重庆市义和镇、石龙镇和润溪乡为例, 引入引力模型, 分析不同区位村镇的城乡联系强度和资源禀赋, 确定3 种不同的村镇发展类型。构建包括特色指标和普适指标两类指标的居民点综合适宜性评价体系, 将各镇居民点划分为重点发展型、保留改造型和迁村并点型3 种类型进行空间引导和优化。为适应不同乡镇的发展定位, 示范镇农村居民点的优化模式分别体现集聚扩张、内部调整和迁并整合的特征。对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优化过程和技术进行探讨, 为3个示范镇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城市边缘区大规模项目开发的成因并讨论其作用及影响,论述了城市边缘区大规模项目开发的策略与方法,包括准确把握“边缘区”定位、采取适当的开发模式、发挥规模强势效应、积极参与规划调控、强化边缘区生态作用及完善建设施工过程等,以此促进边缘区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玮  李莉萍 《江西科学》2012,30(2):157-163
兼具城市和农村双重属性的城市边缘区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景观生态问题和生态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出现了城市与乡村交互的界面逐渐模糊,乡村逐渐被城市所吞噬,景观格局混乱等问题。从城市边缘区的特征和功能入手,对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进行了特征、功能的定位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整治方法以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广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85,1990,1995,2000和2005年5期遥感影像,研究了广州市20年来景观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广州市1985—2005年期间景观空间格局的复杂性总体上不断增加,但变化速率、强度和发展态势在全市范围和不同的行政区域内表现出一定的分异特征。1985—2005年期间广州市12个行政区由于规划发展目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时空变化特点:城区、番禺和花都干扰强度和幅度大,且干扰因素和事件频繁;从化和增城干扰强度和幅度相对较小,且更多地表现为某一次的重大干扰痕迹。番禺受城市化过程和人类干扰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花都的重大城市化过程主要发生在1985—1995年,增城和从化的景观变化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而城区受城市化进程影响的趋势和整个研究区最相似,表现出多次多时段干扰的迹象和受城市化干扰程度大、城市化时间长、开始时间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从影响城市发展走向成熟期的关键因素出发,用情景分析法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到成熟期的基准情景、协调发展情景、风险情景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中国城市化发展到成熟期的3个阶段,从而对中国的城市化提出了选择走效益型道路、打破体制性障碍、关注城市群发展和注意向高级阶段转变的对策和建议。同时对杭州市城市发展何时达到成熟期进行了判断。  相似文献   

18.
典型国家城镇化模式比较及借鉴,认为各国城镇化是将自身比较优势与全球分工结合的过程.新时期中国城镇化进程所面临的环境主要是传统的城镇化动力正在减弱,金融危机加速全球经济格局的改变.以及面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约束等等。中国城镇化发展面临城镇化主体转向流动农民工、城镇化由东部拉动转向以中西部拉动为主、以农村土地为栽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转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等等。,当今,中国的城镇化形成了城市群模式、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模式以及就地城镇化模式,分析三种模式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取向建议。  相似文献   

19.
泛都市区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未来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珠江三角洲都市化近年来的特点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在比较外向型城市化、大都市带、都市区、大都市地区、城乡融合区、城市群等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珠江三角洲都市化发展的泛都市区趋势 ,并对泛都市区的内涵特征、形成原因和环境以及今后的发展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