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0年1月14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美国负责南亚与中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爱丽丝·威尔斯和日本国务大臣山本幸三同时到访斯里兰卡。中美俄日四国高官同时到访在斯里兰卡外交史上实属罕见。虽可能只是"巧合",但也足以反映出近年来斯里兰卡不断凸显的地缘战略重要性。就在几天后的1月18日,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  相似文献   

2.
王义桅 《世界知识》2013,(16):50-51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曾精辟地分析过大国与小国的不同。他极具洞见地指出:“小国的目标是国民自由、富足、幸福地生活,而大国则命定要创造伟大和永恒,同时承担责任与痛苦。”  相似文献   

3.
2011年,中国经济相对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和作用继续得到加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因如此,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没有一件不影响中国,中国的一举一动皆为世人所关注。中国强大了,有人担心,有人害怕,有人受到鼓舞,有人  相似文献   

4.
<正>人民外交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外交的一项创举,它以增进人民友谊、促进国家关系发展为宗旨,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特色。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是由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亲自倡导成立并担任名誉会长的新中国第一个人民外交机构,成立于1949年12月15日,与人民共和国同龄。它以中国人民的名义,开创中国和世界外交的新篇,书写并见证了新中国人民外交70年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5.
在叶利钦总统第一任期的几年中,俄罗斯外交政策经历了从“亲西方”到“大国外交”的转变。“大国外交”的实质是:在维护与西方合作大局、不与西方对抗的前提下,为维护国家利益与西方积极抗争,努力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成为与美国等西方大国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国。因此,“大国外交”是带有战略性、长期性的政策选择,是俄罗斯在冷战后  相似文献   

6.
王毅 《世界知识》2013,(15):28-31
中华民族历来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奉行和平的对外政策。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中国向世界发出和平的声音,传递和平的理念,播撒和平的种子,既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殷切期待,也是当代中国应尽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7.
孙宏年  王琛 《世界知识》2011,(14):23-25
1802年,越南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建立,它与中国是传统的宗藩关系,并把"越南"确定为国名。此时,越南已经开始接触法国等欧洲强国。此后随着国际大棋局的变动,越南有过被列强殖民统治、奋起抗争的百年痛史,也经历过依靠中国、苏联等国支援抗击法国、美国的艰苦岁月,  相似文献   

8.
正当今世界,大国之间互动频繁,大国的元首外交举世瞩目。在电视屏幕上,观众们可能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在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特普会、七国集团加拿大峰会等重大场合,领导人身边都没有翻译,甚至一对一会见时也往往如此。取代传统现场翻译的,是领导人佩戴的耳机——由坐在被称为黑箱子里的翻译们进行同声传译信息投送。越来越频繁和高质量的同传,服务于新时代的大国外交。从有座且留名到露面记又说  相似文献   

9.
正南太平洋地区是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倡议提出后,南太平洋地区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美、日、法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也加大了对南太平洋地区的投入,大国之间在这一地区的竞争与博弈也日益激烈。  相似文献   

10.
正利用非外交场合,开展各种外交活动在中外关系史上不胜枚举,借参加政要的葬礼进行外交斡旋在外交史上也不乏可圈可点的例证。国家为表彰有特殊贡献的人,在他逝世后以国家名义举行的葬礼。通常指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对国家有特殊功绩的人去世后举行的殡葬称国葬。国葬礼仪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12.
<正>2017年的5~6月,越南的外交犹如其天气一样炽热。越南领导人不但在国内频繁接待了多国领导人来访,而且还马不停蹄地穿梭在周边国家和中、美、日、俄等大国之间。5月11~15日,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正式访问中国并出席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5月底6月初,越南总理阮春福先后对美国和日本进行了访问;预计6月底前,陈大光还将访问俄罗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阮春福总理在访问美国和日本期间都谈及南海问  相似文献   

13.
<正>中东地区是当今世界最复杂、最动荡的地区,也是近年中国外交面临机遇和挑战最多的地区之一。在中东推进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必须紧密结合中东的实际,形成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又符合中东实际情况的外交理念、外交政策和外交机制。首先,应从周边外交的范畴认识中东的区域重要性。如何通过解放思想、增强对中东地区战略重要性的认识,是至关中国中东外交顶层设计的重大问题。近年来,中东地区已从我国周边战略延伸地区调整为大周边的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习近平主席先后七次出访,跨越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在国内主持四次主场外交,分别是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和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些重大外交活动从不同角度诠释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的发展,已经不是一个愿望,而正在成为事实。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世界发挥着重要影响。中国通过参与多边峰会、举办主场外交,聚焦诸多全球议题,提出中国主张,发出中国强音,为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开出中国处方。积极活跃的中国外交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国内政治的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与时俱进的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应丰富其内涵,坚守中国文化特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特征,保证中国外交理念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保持始终一致的连贯性与稳定性,增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的理论说服力;还应拓展外延,创新外宣话语表达与传播的路径、方法,增强其世界辐射力。只有从内涵与外延两个层面共同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体现中国特色与世界情怀,中国才能主动打破西方国家的话语垄断,以更为鲜明的国家形象、更为有效的外交路径介入国际新秩序的制定过程,展现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报告在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时更是明确点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究竟应在哪些方面体现特色,至今仍没有取得学理上的共识。按照现实主义理论,大国外交终究是大同小异的,难有长期性的特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印度媒体热议美国总统特朗普谢绝2019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日主宾邀请一事。据媒体报道,2018年4月印方就向美方私下发出了邀请,8月1日白宫发言人桑德斯公开确认特朗普总统收到邀请,称尚未决定是否接受。10月28日,印度媒体开始大幅报道特朗普已经拒绝印度的邀请。随后白宫发言人证实,总统因"日程安排紧张",届时无法前往印度。对此,印度官方迄未做出任何正式回应。受邀担任印度共和国日的主宾,这是印度给予外国  相似文献   

19.
张琏瑰 《世界知识》2011,(18):26-29
其实,金正日作为朝鲜政治领袖,他出访中、俄,会谈中虽然谈及经济,但那只是一个议题,其出访行为本身绝对是外交的,是国际政治的。  相似文献   

20.
由于普法战争后复杂的国际背景,德国外交的一系列错误的累加,以及法国巧妙的外交手段,1875年德法外交上的小摩擦终于演变为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政治危机。对这场危机的背景,各国在危机中的表现和危机造成的后果进行评价,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