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小球藻异养培养中的C源、N源、接种量及pH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C源以葡萄糖和D_果糖为好,N源以KNO3和NH4NO3为好;较大的接种量可以缩短小球藻的生长停滞期,延长对数生长期,提高生物量;最适宜的pH值为6.5.  相似文献   

2.
减少亚硫酸法清汁中Ca^2+和SO3^2—的方法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亚硫酸法糖汁清净过程中,清汁的Ca2+和SO2-3含量随硫熏强度及中和pH值升高而降低这一实验结果进行了机理探讨.并指出高硫熏和偏碱pH值是减少清汁中Ca2+和SO2-3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分配平衡图解法、饱和法研究了伯胺N1923从硫代硫酸盐中萃取一价银离子的机理。结果表明:们胺N1923从硫代硫酸盐溶液中萃取银离子明显服从阴离子交换机理;水相中NO3^-和S2O3^2的浓度及pH值的提高均对萃取不利。萃取时,银离子以RNH3AgS2O3和(RNH3)3Ag(S2O3)2两种形式被萃取,两者的比例主要受到起始水相中Ag^+和S2O3^2-的浓度比的影响;起始水相中S2O3^  相似文献   

4.
运用同时平衡和质量平衡原理首次对BiNO-3 H2O体系进行了详细的热力学分析和计算,在此基础上绘制了25 ℃时BiNO-3 H2O系中各种沉淀物与溶液平衡的浓度对数- pH 图,确定了各种沉淀物稳定存在的pH值范围.结果表明:溶液中铋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浓度及溶液的pH 值是影响各固相稳定存在的重要参数,为铋的湿法冶金过程和化工产品的湿法生产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次生栎林酸沉降中SO2-4含量和pH值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下蜀次生栎林不同降水组份中硫含量和pH 值进行连续的观测与分析;揭示了SO2 -4 和pH 值在不同降水组份中的变化规律以及SO2 -4 与其它化学成分的相互关系,结果为进一步阐明本区酸性沉降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涂楚桥  梁宏  王光辉 《广西科学》1998,5(4):285-287,303
以5,6-二溴-2,3-二氰基氢醌为底物,在pH值4.50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Cl-、NO-3和SO2-4离子对漆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Cl-、NO-3和SO2-4离子对漆酶的催化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最大抑制率分别可达75%、31.4%和17.1%。动力学研究表明,Cl-、NO-3和SO2-4离子的抑制作用是瞬时完成的,属于竞争性抑制过程,是通过与底物分子竞争漆酶分子中的Ⅱ型铜(Ⅱ)部位实现的。经测定,Cl-和NO-3离子与漆酶所形成的复合物其解离常数分别为1.12×10-4mol·dm-3和1.78×10-3mol·dm-3。  相似文献   

7.
实验研究不同燃油对柴油机排气成分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着重对NOx、SOx、COx及O2的浓度、着火延时,排气中水分的pH值等进行稳定,从而了解柴油机排气成分构成,为有效地削减和控制柴油机排气的有害成分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Mn(OH)2空气氧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碱条件下,用MnCl2,MnSO4,Mn(NO3)2溶液生成的Mn(OH)2的空气氧化反应。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表明,氧化产物为Mn3O4。用电势-pH图对反应结果做了分析,测定并分析了Mn(OH)2空气氧化过程中pH值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用滴体积测表面张力的方法作出了15℃时纯棉和纯毛纤维在不同pH值和盐浓度的水溶液中对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吸附及脱附等温线.发现在不含盐及中性水溶液中,表面带负电的纯棉仍对C12H25OSO3-负离子有少量吸附.讨论了溶液中加盐和降低溶液pH值时棉和毛对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吸附量、吸附等温线的形状、临界表面胶团浓度(HMC)以及表面胶团聚集数的变化.首次估算了表面胶团聚集数,并讨论了相应的吸附原因和吸附层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福建省地热水质特点.分析影响金属腐蚀的若干主要因素,如 pH值、流速、溶解氧、二氧化碳以及C1-、SO2-4、SiO2-3、Ca2+等.并从腐蚀热力学、失重测试和选材角度探讨 腐蚀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华北和华南典型城市和农村站点降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位于中国北方的北京和山东泰安郊区的马庄, 以及南方的深圳和福建南平的郊区茫荡山对降水进行了采集, 测定了其 pH 值、电导率和化学成分。北京、泰安马庄、深圳和南平茫荡山降水的pH 值分别为 6. 02, 5. 97, 4. 72 和4. 81。北方降水污染严重, 南方降水污染较轻但雨水酸度较高。SO2-4,NH+4, Ca2+和NO-3是各地降水中主要离子组分, 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的降水中 SO2-4仍然是主要的致酸因子, NH+4都是最主要的中和物质。应用富集因子法比较了不同地区海洋源、地壳源和其他来源对降水组分的贡献。应用后向轨迹横式分析了不同输送路径降水化学特征, 泰安马庄降水受不同路径的传输影响显著, 深圳和茫荡山降水受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根据河池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05~2010年的大气降水监测资料,分析河池市近年来酸雨变化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河池市酸雨的变化趋势总体下降明显,降雨的pH值3.28~8.60,酸雨发生频率为50.1%.河池市的酸雨是典型的硫酸型酸雨,SO42-离子占总量的大部分,其次NO3-离子含量也较高.河池市工业和能源消耗大量煤炭...  相似文献   

13.
大气降水酸碱性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降水的酸碱性通常认为是受大气中的SO4 2 -和NOX-浓度大小控制的 ,大气降水的pH值与这些物质的浓度大小无明显关系 ,并且与降水的物质组成 (阴阳离子 )也无明显关系 ,但是却随大气中TSP浓度的变化而发生明显且有规律的变化。大气中的TSP值不仅可以用来表示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 ,而且还可以用来反映大气降水的酸碱程度、解释大气降水酸碱性成因以及提前预测大气降水的酸碱程度。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大气降水及燃煤和燃油中硫、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应用受体模式解析降水中硫、氮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形成酸雨的主要因子是SO42-、NO3-,本地人为污染源排放对酸雨的贡献为54.2%、外来污染源占45.8%;大气降水中硫来源与空气中SO2的来源存在较大差异,而氮来源与空气中NO2的来源相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硫、氮在降水酸化过程的机理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5.
将N2、O2、NO、SO2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模拟工业烟气,将混合气体与0,同时通入反应器中。实验中,考察03/NO物质的量之比、温度以及不同的吸收液对脱硫脱硝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液相中O3对NO能有效氧化,然而S02的存在对NO的去除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当O3/NO=1时,NO的去除率达到93.12%;Na2CO3溶液替代蒸馏水作为吸收液时,有利于NO和S02的去除;当温度在20~60℃范围内,NO和s02的去除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芜湖市酸雨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芜湖市能源结构、大气污染状况、2 0世纪 90年代以来酸雨观测资料及常规气象资料等入手 ,分析了芜湖市降水酸度、酸雨频率现状及其与酸雨前体物质、气象因子等的关系 ;结果表明 ,芜湖市酸雨情况较严重 ,是典型的煤烟型酸雨 ,降水酸度季节波动明显 ,气象要素对降水酸度、频率等影响较大。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芜湖市酸雨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文献 [4 ]的模式 ,参照我国西南地区的观测资料 ,论文研究了降雨对SO2 气体清除 .计算分析了雨强、雨滴谱、气溶胶粒子PH值 ,以及SO2 、NH3气体浓度等因子对清除系数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8.
以纳米二氧化钛为研究对象,考察系列环境相关条件下(不同pH、离子类型与离子强度)纳米二氧化钛在载铁石英砂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在NaCl,NaNO_3和Na_2SO_4 3种溶液中的穿透曲线和滞留曲线没有显著差异,但与其他溶液相比,在NaH_2PO_4溶液中的穿透曲线和滞留曲线分别有明显的升高和降低;磷酸根离子会促进纳米二氧化钛在载铁石英砂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行为。机理探究发现,由于PO_4~(3-)会被吸附至纳米二氧化钛和载铁石英砂多孔介质的表面上,增大纳米二氧化钛和多孔介质的表面Zeta电位,导致纳米二氧化钛与介质表面之间静电斥力的增加,从而加大纳米二氧化钛被吸附于多孔介质表面位点的难度,减少沉积;同时,纳米二氧化钛Zeta电位的增加会减少纳米二氧化钛颗粒间的碰撞团聚,导致其水力学粒径变小,从而促进其迁移行为。此外,PO_4~(3-)会与纳米二氧化钛竞争多孔介质表面的吸附位点,导致纳米二氧化钛可沉积位点的减少,增加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客观评价酸雨中各主要阴、阳离子对酸度的相对贡献 ,首次运用通径系数法对中国酸雨中主要离子与 pH值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分析结果表明 ,在影响酸雨 pH值的主要离子中 ,阴离子的致酸作用是主要的 ;致酸阴离子以SO2 -4 最重要 ,其次是NO-3 ,两者的重要性SO2 -4 是NO-3 的 4.5倍 ;而Cl-的作用相对较弱 .Ca2 + 和Mg2 + 在中和酸度的作用上其重要性大致相当 ,是最为重要的两种碱性阳离子 ,其次是NH+ 4;而K+ 和Na+ 的重要性不大 .在所考虑的主要离子中 ,除了对pH值的直接影响外 ,还存在程度不同的间接影响 .酸雨中大部分离子的百分含量与其直接通径系数 (绝对值 )百分比大致相当 ,而Mg2 + 和Cl-却成反向相差很大 ,说明离子的重要性不仅与其含量有关 ,而且可能和其来源关系密切 .表4,参 30 .  相似文献   

20.
贵州岩溶山区土壤含水量时空分布与植物生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丽  程星  蔡雄飞 《贵州科学》2009,27(2):50-54
本文研究喀斯特山区不同厚度土壤含水量在雨后和雨后数日的垂向分布特征、不同厚度土壤对应植物叶片的含水量以及其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在喀斯特石漠化山区的同一山体中,不同厚度土壤的同一深度的土壤含水量雨后远大于雨后连续数日的含水量;雨后不同厚度土壤的含水量垂向分布从地表向下呈递减趋势,而雨后数日则呈递增趋势;相对应的山区植物(花椒)叶片含水量也与降雨有很大关系,其叶片含水量与表层土壤含水量没有明显的关系,但与土壤的厚度呈正相关。对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