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采用高圆双折射光纤的电流传感器中光纤特性的不完善,如光纤中存在的固有线双折射及弯曲引入的线双折射,传感器输出信号受到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获得了线双折射影响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数据及曲线,并提出消除光纤中线双折射对传感器输出信号影响的方法。这些结果对分析传感器实际测量结果,提高传感器稳定性及性能以及传感用高圆双折射光纤的设计等都有很大的实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3.
张靖华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1):39-43
应用琼斯矩阵详尽地分析了光纤各种不同性质的双折射对光纤环形腔特性的影响,江纤的双折射和扭转使普通单模光纤环形腔的带阻输出特性中的谐振峰分裂为两组,谐振频率发生偏移,偏移量正比于双折射参数g,两组谐振峰物相对幅度取决于光纤的双折射参数和输入偏振态。调整输入偏振态为双折射光纤本征偏振态之一时,就仅出现一组谐振峰。光纤的双折射与扭转对环形腔的精细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一种以双折射晶体为衬底,实现高消光比的微纳光纤起偏器的方法.利用双折射晶体为衬底,研究了在不同折射率和半径的微纳光纤中传播的光波的偏振特性.当采取的微纳光纤的折射率在双折射晶体的寻常光折射率和非寻常光主折射率之间,且光纤和晶体光轴夹角足够大时,可以实现在微纳光纤中起偏.改变微纳光纤半径以及光纤和双折射晶体光轴之间的夹角可以对消光比进行调控,半径越小,消光比越大;角度越大,消光比越大.对于半径为2.1μm微纳光纤,最大的消光比为22.74dB.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双折射对光纤电流传感器稳定性影响,并介绍了一种采用光学偏振控制器、块状玻璃传感头和单光路检测的光纤电流传感器。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结构的光纤电流传感器能够有效地消除输入、输出光纤及传感头的双折射对系统测量灵敏度的影响,使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6.
张靖华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7(1):42-44
导出由光纤双折射参数、扭转速率表达的扭转椭圆双折射光纤的Mueller矩阵。Mueller矩阵具有实二重简并的本征值1,求得对应的本征矢即扭转椭圆双折射光纤本征偏振态的Stokes矢量。偏振方向沿光纤特征方向的线偏振光输入,将得到偏振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输出。还讨论了扭转椭圆双折射光纤的椭圆偏振器等效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8.
利用全矢量特征方程得到光子晶体光纤中的模式特征后,忽略光纤损耗、三阶以上的色散和非线性,研究了高斯脉冲在椭圆孔光子晶体光纤中传输时的矢量演化特性,得到光纤中任意时刻的横向电场分布及两个偏振分量之间的相位关系.在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同一横截面上,不同位置的两个偏振态分量之间相位差不同,因而总电场的偏振态不一致,光电场和固有双折射引起的偏振态之间的相位差都关于光纤中心对称.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光纤光栅在横向压力作用下的双折射效应,讨论了光纤光栅中双折射所致的透射特性以及偏振相关特性的变化。通过仿真分析了起偏角对传输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双折射效应引起的光纤光栅偏振相关特性。利用传输矩阵法,仿真分析了光栅的参数、结构类型、光纤本征双折射和光栅中光致双折射对偏振相关损耗的影响,并利用邦加球分析了经光栅双折射作用的透射光偏振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双折射的大小和偏振相关损耗以及第一斯托克斯参量之间存在单调递增关系。此结论为利用光纤光栅的偏振特性进行弱压力传感测量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等效矩形波导法分析几何双折射光纤的双折射特性,并对双包层椭圆光纤及边隧光纤作实例分析.本方法简便,计算量小,并且与用精确数值计算等较繁难的方法所得结果有较好的符合,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用温度调整法测量了扭转高双折射光纤的扭转比η,测量重复性优于10%。在测量过程中,同时确定了光纤输入及输出端的光轴,精度达±1°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双折射滤波器中器件损耗的情况,同时为了改善滤波光谱的次极大,设计了一种新型滤波器,并从原理上作了分析,此新型滤波器与原有多级滤波器相比,主要的改进在于减少了所用偏光镜的数目,从而提高了出射光的透过率.以Schoolman型石英晶体双折射滤波器为例,将此新型滤波器与原有结构进行了比较,从理论上分析了在考虑各器件损耗的情况下的滤波特性,结果表明,此滤波器具有减少出射光损耗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双折射调谐器是用于染料激光器的调谐,调谐器的光轴与其表面的夹角 E,直接影响调谐器的调节灵敏度.分析指出:对石英晶体,将 E 角设计在最灵敏区域30°—35°,可在调谐调节角度不超过±20°的条件下,将调谐器的波长覆盖从可见光区延伸至红外区. 相似文献
15.
张瑞生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2):55-58
介绍了偏振模色散成为光通信领域研究热点的技术背景;重点介绍了偏振模色散的成因、偏振模色散的定义及偏振模色散的偏振主态模型;详细讨论了偏振模色散沿光纤的演化理论.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偏振模色散的起源,讨论了现在已经出现的两种偏振模色散定义的理论———偏振主态理论和时域模型及其测量方法,并对它们做了分析比较,指出了它们之间的一致关系,最后做了定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17.
损耗对双折射光纤中孤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变分原理了有损耗的情况下双折射光纤中孤子间的相互作用,发现损耗减弱了孤子间的相互作用,但同时使光纤中继间隔缩短,这就为实际应用中如何控制孤子间的相互作用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双折射楔及其阵列匀滑随机相位板所产生干涉斑纹的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了当光楔在选取不同楔角时远场光斑的二维光强分布,以及具有不同单元数目的双折射楔列阵对光束的匀滑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当光楔使两焦斑图样分开足够大时,光楔对远场光斑具有良好的匀滑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