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实验中使用了气相色谱、核磁共振氢谱及高分辨快原子轰击质谱跟踪了带α-取代酯基(羧酯基和磷酯基)的不饱和羧酸酯的碘诱导环化反应,提出一个新的中间体的概念和相应的反应机理,并根据该机理对反应条件作了改变,首次合成了带有α-取代酯基的不饱和羧酸酯的内酯化产物。  相似文献   

2.
由端炔和Cp2Zr(H)Cl(Cp=η^5-C5H5)及CO反应,得到α,β-不饱和基锆化合物,进而与芳基硫氯反应,合成了α,β-不饱和羧酸硫酯,产率中等对良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活泼不饱和体系的加成反应,以实验提出了α、β-不饱和二元羧酸的亲核加成活性大于α、β-不饱和二元羧酸酯。  相似文献   

4.
探索了PCl3促进下有机羧酸与醇或酚类化合物"一锅法"合成有机羧酸酯的反应,制备了17种有机羧酸酯类化合物.高级饱和脂肪酸,饱和和不饱和低级脂肪酸、取代芳香族羧酸均可以与伯醇、仲醇或酚类化合物发生酯化反应,得到较高产率的产物.该方法条件温和,步骤简单,操作简便,产率高,为有机羧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3-位加溴饱和取代基环丙烷羧酸酯的合成方法,进而合成了九种加溴拟除虫菊酯。为了作对照起见,还合成了相应的九种未加溴的拟除虫菊酯。对所有合成的酯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探讨了3-位不饱和取代基环丙烷羧酸酯加溴后在杀虫活性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以「C6H5CH2N(C2H5)3」Cl为相转移催化剂,用于羧酸钠和苄基氯之间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六种羧酸苄酯。研究了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合成羧酸苄酯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三聚氯氰存在下,(2-环己酮基)-β-丙酸与(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酯(甲酯、乙酯、正丁酯、正戊酯)反应,得到相应的N-(2-环己酮基)-β-丙酰-(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酯1(a~d),[α]_D ̄(20)分别为-50.3°,-50.9°,-50.0°,-78.1°.1(a~c)与R,S-α-苯乙胺反应得到了光学活性的N-(2-环己酮基)-β-丙酰-α-苯乙胺及R过量的α-苯乙胺.  相似文献   

8.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反应温度、体系pH值、反应时间和淀粉乳浓度对取代度的影响,得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5℃、体系pH值8.5、反应时间3h、淀粉乳浓度40%.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红外光谱图显示在1 570.06cm-1和1 726.34cm-1处出现RCOO-和C=O的特征吸收峰,表明淀粉分子上引入了酯基和羧酸基.  相似文献   

9.
由锡基炔和Cp2 Zr(H)Cl(Cp =η5-C5H5)及CO反应 ,得到α 锡基取代的α ,β 不饱和羰基锆化合物 ,进而与溴的甲醇溶液或稀盐酸反应 ,分别合成了 (Z) α 有机锡基 α ,β 不饱和酯及 (Z) α 有机锡基 α ,β 不饱和醛 .产率中等至良好  相似文献   

10.
用AM1分子轨道法研究苯及取代苯甲酸亚硝酰酯热分解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由于苯环稳定了过渡态,导致反应的活化能比相应脂肪类化合物的活化能低;苯环上的取代基对活化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三甲基铝与氯化铵、伯胺盐酸盐或仲胺盐酸盐反应生成的氨基铝试剂,使酯方便地直接转化成酰胺,反应收率高、时间短、温度低。研究了不同取代基存在下芳香族羧酸酯转化成酰胺的收率,结果表明:当与氮原子相连的氢原子被给电子取代基取代后,氨基铝的反应活性增加;当苯环上连有拉电子基时,增加了羰基碳原子的缺电子性,从而使酰胺的转化率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六个三烃基锡α-呋喃基羧酸酯R3SnO2R′(R=-C4H9-n,-CH2Ph,R′=O,OCHCH,OBut).利用元素分析,IR以及1HNMR表征了这些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3.
在固—液相转移催化(K2CO3/CH3CN/TEBA)条件下,对硝基苯磺酰基乙酸酯类化合物与α-氯丙酸酯在60~80℃反应没有生成正常的烷基化产物,而得到了2-(4-硝基苯磺酰基)丙酸酯,产率30%~70%.反应机理可能是:对硝基苯磺酰基乙酸酯与α-氯丙酸酯反应时相继发生了烷基化和消除反应,消除反应生成的对硝基苯亚磺酸钾与α-氯丙酸酯反应而得到最终产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氮酸碱金属盐与卤代烷的O-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稳定的且为光学纯的手性氮酸酯。当采用二级或某些活泼一级卤代烷时,同时得到了对映体纯的O-烷基手性肟。NOE实验及^13C NMR谱分析证明,手性氮酸酯和O-烷基手性肟的分子构型都为Z型。发现了某些含氧化合物中氧原子α位质子化学位移的递变规律。根据H20质子的异常低场位移,并结合其质子峰的半高宽度和偶合常数,发现环己基和环戊基取代的手性氮酸酯和O-  相似文献   

15.
羧酸酯的亲核取代反应速率受羧酸酯的离去基团(LG)、非离去基团(NLG)和亲核试剂(Nu)结构的影响.从文献整理了大量结构多样的羧酸酯与各种亲核试剂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的表观二级速率常数kN,基于亲核取代反应机理,用非离去基团的极化效应指数PEI(NLG)和基团体积参数GVI(NLG),亲核试剂与离去基团的体积参数之比GVI(Nu)/GVI(LG),以及亲核试剂与离去基团共轭酸的p Ka之差(p Ka(Nu)-p Ka(LG))分别表征非离去基团、离去基团和亲核试剂的结构特征及亲核试剂与离去基团的相互竞争,并用上述参数对73组亲核取代反应的logkN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较好的结果.该模型所用参数简便,物理意义明确,为从分子结构特征定量估算羧酸酯亲核取代反应的速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乙撑碳酸酯和乙烯撑碳酸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共聚物交联载体与正丁胺、乙醇胺和二乙醇胺之间的胺解反应动力学。根据动力学曲线获得了乙撑碳酸酯与三种有机胺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发生胺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对聚合物载体与有机胺反应的产物进行了红外谱图分析和元素分析,并计算了每克聚合物载体固载有机胺的量,发现该类聚合物载体分子上的环碳酸酯基易于在温和条件下与胺基发生开环反应,从而为载体的酶固载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三苄基锡类化合物的催化性能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究了三苄基锡羧酸酯,碘酸酯、三苄基氯化锡、氧化双(三苄基锡)、二丁基氧化锡等8种化合物对苯甲醛、庚醛与乙二醇缩合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发现,三苄基锡氯化物或氧化物中的氯或氧被取代后催化活性发生变化,酸根的吸电子能力越强,三苄基锡酯的催化活性也越高。三苄基锡3-羟基-4-羟基苯磺酸酯的催化性能最好,在90℃,催化剂用量0.2%,反应时间2h条件下,催化活性近100%,选择性96%以上。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同一原料——4-(4′正烷基环己基)苯乙酮,分别合成了4-(4′-正烷基环己基)苯甲酸(Ⅰ)和4-(4′-正烷基环己基)苯酚(Ⅱ),减少了反应步骤。再以Ⅰ和Ⅱ为原料,合成了12个正烷基环己基苯甲酸酯和五个正烷基环己基苯酚羧酸酯液晶。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液晶相变温度的测定。讨论了不同取代基和分子结构对液晶相变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电导法测定不饱和聚酯酯键的皂化速率常数k与反应活化能Ea。在固定二元醇的情况下,酯基的皂化速率为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已二酸<顺丁烯二酸酐;而在固定二元酸的情况下,酯基的皂化速率为新戊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丙二醇-1,2<乙二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合成的聚酯,皂化速率基本相近。从分子结构上对不同的二元醇或二元酸对皂化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制备耐碱性的不饱和聚酯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20.
对α-蒎烯在硼酸类催化剂体系下与无水乙酸作用合成乙酸正龙脑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筛选出高选择性及高产率的合成条件,并通过与非催化实验结果比较,提出在HB类催化剂体系下,溶液形成酸性络合物HB(AcO4),在α-蒎烯与无水乙酸的亲电加成反应中,提供活性H+离子和B(AcO)4-络负离子,影响和制约着经典离子作用和非经典离子作用两种内在的反应机理,从而影响和制约着扩环与开环反应之间、酯化和异构化之间的竞争,使α-蒎烯与无水乙酸作用形成乙酸正龙脑酯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得到提高,并提出HB催化剂体系的络合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