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李亚南 《甘肃科技》2012,28(21):74-76
土壤电阻率是描述特定区域内土壤导电性能的一个物理量,是技术规范制定、防雷地网工程施工、雷电风险评估、防雷科技公共服务以及雷电成因研究的主要依据之一。根据工作实际经验和电传导的特性,土壤电阻率与当地地理结构、测定区域土壤成分、气候以及土壤湿度等因素关系密切。在测试土壤电阻率的过程中,要根据影响其物理量特性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排除各种干扰因素,获取可以基本代表本地土壤特性的物理数值。开展土壤电阻率的勘察和研究,对开展防雷技术服务和雷电监测、预报、研究等防雷业务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根据土壤的机械组成,运用电磁理论对土壤在直流电压下的极化过程进行了分析,为它的电阻率的测定找到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土壤电阻率ρ是决定接地电阻的主要因素。根据土壤的类型以及土壤中所含水分的性质和含水量的多少,土壤电阻率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故P的确定主要靠实际测量。电阻率P是一个单位立方体的对立面之间的电阻,以欧米作单位。过去常用三极法测量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再换算出电阻率ρ。换算式为:电极垂直打入地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讨变电站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技术应用,保证变电站的运行稳定与安全,降低工程造价。希望本文能给从事变电站设计的同仁带来帮助,进一步完善变电站接地技术。  相似文献   

5.
特高压直流输电(ultr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UHVDC)以输电容量大、线损少、输送距离远等显著优势成为解决中国能源与需求呈逆向分布问题的重要方案。然而,由于其输送距离远,跨越区域的地形和气候复杂,使线路沿线土壤电阻率分布不均匀。基于准东—皖南±1 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分析了直流线路过电压机理,并采用电磁暂态计算软件PSCAD,针对直流线路不同平均土壤电阻率和四季实际土壤电阻率进行过电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电阻率会对换流站的反射产生影响,以及实际土壤电阻率会使最大过电压位置向送电侧偏移。通过优化线路避雷器的安装位置使过电压的抑制效果更优,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港土电阻率的测量及其导电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直流四电极法测量了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大港土电阻率,其电阻率随含水量增加而降低. 在测量中发现当外加电位梯度比较小时,所计算的电阻率ρ值相对较大;随着外加电位梯度增加,其电阻率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一个稳定的数值,特别是在含水量比较低的情况下,这种变化更为明显. 提出了一个土壤导电模型,利用等效电路的方法对土壤的导电性进行了讨论:在含水量较低时,主要是孔隙水液相和固/液界面上的交换性离子导电;在高含水量条件下,土壤主要是通过孔隙水液相导电,固/液界面上的交换性离子导电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7.
金属材料在土壤中的腐蚀速度与土壤电阻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分析土壤的各种性质入手,利用物理化学原理讨论了土壤电极率的本质及其影响因素,结合电极过程动力学理论,研究了电迁移对金属在土壤中腐蚀的电极过程的影响,从而说明了用土壤电阻率来判断金属材料在土壤中的腐蚀速度有时会出现误判的原因,并解释了某些酸性土壤中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随土壤电阻率的增大而增大,在某些含盐量的高的土壤中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不随土壤电阻率的减小而减小却会增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刘水平 《甘肃科技》2001,17(4):16-16
在电气系统中,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多种多样,但接地电阻值一般不应大于4Ω。对于土壤电阻率较低、气候潮湿的地区实现这一阻值很容易。但是,对于土壤电阻率较高、气候干燥的地区,实现这一阻值却非常困难。河西嘉峪关地区即为高土壤电阻率土质(ρ=3500欧米以上),并且地下50米深均为相同的沙石土质。多年来接地装置一直沿用的是土壤置换法。电气设计中采用过各种接地装置,其中采用过棒形竖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及利用建、构筑物基础中的金属配筋做为接地体等各种接地装置,并且在土壤中加入长效降阻剂等各种办法,但最终测量值都不能…  相似文献   

9.
卢建雄 《广东科技》2007,(12X):78-79
河源市110kV黎咀变电站所处地域的土壤电阻率较高,地网电阻值高达1.2Ω。为使地网电阻达到国家标准,本文通过分析站址地质状况、可采取的降阻措施,选择适合本站的降阻措施。通过打地网深并,变电站地网的接地电阻降至〈0.5Ω,降低了60%。为解决山区高土壤电阻率降低变电站接地电阻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邓日红 《科技信息》2009,(11):314-314,321
本人结合实际就变电站接地电阻的要求、接地电流、土壤电阻率及相关问题对变电站接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化学处理法、换土法、长效化学降阻剂法等降低土壤电阻率的方法,用以保证建筑系统中弱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弹性约束承载岩石电阻率变化形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花岗岩标本测量面上,布设4条夹角互为45°的视电阻率测线,将标本平行长轴方向的4个面加上弹性约束,沿标本长轴方向加压,测量标本视电阻率随轴向应力的变化,实验结果为: 1) 岩石视电阻率变化形态显上升-平稳-下降形态,但平稳段不明显,时间很短; 2) 视电阻率开始下降时间,比其他受力方式实验结果都早,约提前10%破裂应力.即:平行于轴压方向的测道,在轴向破裂应力的40%左右开始下降;不平行轴压方向的测道,视电现率约在1/3轴向破裂应力开始下降; 3) 电阻率从开始下降起,下降速率逐渐增加,但增加得很缓慢,岩石大破裂前,单位轴向应力变化引起的视电阻率变化幅度也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3.
分析高土壤接电阻率、接地方案分析、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电法勘探具有效率高、成本低、适用性广等优点,在诸多勘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电阻率法是根据岩石和矿石导电性的差别,通过研究地下岩、矿石电阻率变化,进行勘查的一种方法。本文在阐述电阻率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电阻率中间梯度剖面法和电阻率测深法,并结合实践分析说明其在山丘区水资源勘查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视电阻率提取及正演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通过记录接收线圈之间的幅度比和相位差求取视电阻率值,反映地层物理量信息。应用有限元法对传感器测井响应特性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幅度差、相位差在高频率、短源距的条件下探测响应更加敏感。提取的视电阻率曲线显示,在围岩和侵入的影响下,视电阻率值和实际电阻率值之间存在差异,高频率、短源距视电阻率曲线更加接近实际电阻率值。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双电极电阻率测量装置,通过室内无荷和有荷膨胀土的电阻率试验,对膨胀土的电阻率与含水率及上覆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无荷作用时,电阻率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电阻率在含水率为15%时呈现跳跃性变化,电阻率与含水率呈负指数变化;在有荷载作用时,膨胀土的电阻率明显减小,电阻率仍然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电阻率在含水率为10%时呈现跳跃性变化。膨胀土电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含水率,而上覆荷载对电阻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伊立挺 《科技资讯》2009,(5):160-160
介绍了土壤电阻率测量方法,利用测量数据进行土壤参数反演。已知变电站接地网原始接地同大小,利用土壤参数进行接地阻抗计算。以工程实例为例分析降低接地阻抗方法,并设计发行变电站接地网。  相似文献   

18.
SZJ型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试验和工程实际应用表明,SZJ型接地装置是一种可以明显降低接地电阻的新型接地装置.该装置在土壤电阻率较高或地网占地土地面积较小的接地工程中,更具有独特的降低接地电阻的效果.同时研究了采用SZJ型接地装置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土壤腐蚀性测试方法较多,归纳起来,有易溶盐测定室内试验法、pH值原位测试法、氧化还原电位原位测试法、极化曲线原位测试法、四极电阻率测试法、管罐质量损失测试法6种。在石油及天然气管道工程中,土壤对钢结构腐蚀性评价的常用方法有易溶盐测定室内试验法和四极电阻率测试法两种。通过对两种方法及测试结果的分析,为管道的阴极保护提供更为合理的土壤对钢结构的腐蚀性等级。  相似文献   

20.
双层土壤结构的简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在接地系统进行简单设计和接地电阻估算时 ,采用多层土壤结构模型进行计算非常复杂的问题 ,论文将多层土壤结构等效为均匀土壤模型 ,提出了双层土壤结构的等效简化方法 ,分析了各个参数对等效均匀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双层土壤结构对应的等效均匀土壤电阻率只与地网的面积有关 ,而与地网的形状关系不大。接地系统的垂直接地极长度对等效的均匀土壤电阻率有较大的影响 ,影响程度与土壤的反射系数有关。采用等效均匀土壤模型可以对接地网接地电阻进行估算 ,但却不适于对地网的安全性能进行考核 ,否则会带来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