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74个样方共55.17km2,分别对陕西分布的4种鹿类动物中的3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借助数理统计学方法,对其资源贮存量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林麝(Muschusberezovski)1985年的密度是2.49±0.37只/km2,秦巴山区的资源估计贮存量为85200±10400只;1983~1984年黄麂(Muntiacusrevesi)的密度为9.80±0.75只/km2,安康地区10县黄麂资源存量为64700±4900只,年种群自然增长率为35%,适宜猎取量为13000~14000只;陕北黄土高原狍(Capreoluscapre-olus)1976年的密度为6.02±0.83只/km2,资源贮存量为81200±11200只.1981年狍的密度为5.09±0.61只/km2,资源存量为68700±8200只,狍的年种群自然增长率为38%,适宜猎取量为12000~15000只.文中对陕西省鹿类动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家养林麝资源现状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2-2004年,作者对陕西家养林麝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截止到2004年8 月底,陕西家养林麝存栏量约800余只,主要集中在宝鸡、安康和汉中,约占全省家养林麝资源 80%以上.针对目前养殖现状,按照国家林业局麝工程保护规划和国家中药现代化GAP基地建设的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陕西林麝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白玉县林麝种群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改进粪堆计数法列白玉县几种典型生境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种群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次生灌丛和针阔混交林是林麝的主要栖息环境,平均密度分别为9.02只/平方公里和9.15只/平方公里,次生杨桦林中林麝密度最低为0.70只/平方公里。不同季节林麝分布的海拔高度不同,以冬季最低,七月份最高  相似文献   

4.
本标准依据家养麝的常用饲料营养成分、消化、代谢和饲养试验结果的大量资料制定。包括仔麝、育成雌雄麝、成年雌雄麝和繁殖雌麝等七种饲养标准。按本标准饲养大群雌麝的繁殖率比对照组提高34%,雄麝的麝香产量比对照组提高19%。  相似文献   

5.
完全极大似然估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证明了关于完全极大似然估计的一个重要定理,说明当参数的2个不同的变换的某些分量完全相同时,它们的完全极大似然估计是相同的,另外,给定了正态分布和负指数分布的参数以一定的先验分布,在此基础上计算它们的完全极大似然估计,得到了与贝叶斯参数估计形式非常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二只林麝的大肠作了大体解剖及组织学观察。大体解剖所见:大肠各段的位置、形态和结构与其它反刍动物基本相似。组织学观察:大肠不同肠段的组织构造表现出一定差异。还观察到大肠各段的淋巴细胞十分稀少,淋巴系统比较薄弱。这可能是林麝肠道防御机制差而多患肠道病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
对二头林麝(Moschus berezovkii Flerov)的小肠和肝进行了形态学观察。林麝小肠较短,小肠长度与体长之比明显小于其它反刍动物。林麝的肝明显地分为左、中、右三叶。中叶的尾叶分为尾状突和乳头状突,乳头状突大而明显,尾状突和右叶的背侧有深的肾压迹。尾状突的尖端薄而锐,呈“矛”形,向后延仲。H—E染色组织切片,小肠肠腺基底部未见潘氏细胞。  相似文献   

8.
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冬季生境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3、2004年11~12月对陕西凤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的冬季栖息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林麝冬季多栖息在郁闭度中等(25%~75%)、灌木盖度偏低(0~25%)的中高山(1 700~2 500 m)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在这类环境中更喜欢在坡度大于40°、坡向为半阴半阳的山脊和坡面的中上部活动,活动基底多为偏石质或土质,并且距离人为干扰源远.  相似文献   

9.
对疏散场景中的人员数量进行准确估计,能为疏散路径的实时优化和应急资源的调度提供决策支持。为了获取疏散通道上不同区域的人员数量,该文在对已有方法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分类情况和人员密度层级相联,建立了基于级联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人员数量估计模型,可有效避免卷积过程中部分图像信息丢失及过拟合的产生。通过学习图像中人员数量、位置随着图像特征变化的关系,可估计疏散通道上实时监控画面中人员数量。基于PyTorch深度学习平台开发,模型最终在验证集(612张图像)和测试集(182张图像)上的识别准确度分别为84.2%和83.6%,说明该模型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监控画面中的疏散人员数量。  相似文献   

10.
林麝常见化脓性疾病的诊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林麝常见化脓性疾病的发生规律及病原,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广西银杉种群的数量和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3年到1997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境内银杉种群个体高于1m的数量为184株,其中花坪林区91株,大瑶山林区93株,个体高小于1m数量350株,花坪林区为120株,大瑶山林区230株。广西银杉种群现存数量534株。对广西大瑶山银杉种群进行样地环境调查和种群分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天然更新良好的分布点银杉种群呈集群分布,否则趋均匀分布;银杉种群大小级个体分布表现为由集群分布趋向均匀分布或随机分  相似文献   

12.
哈素海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根据哈素海的形状、湖岸弯曲程度、坡度、底质、水深和水流等情况,在湖区内分别设立A、B、C、D、E、F六个点,即站位.每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利用中旬的星期日,分别在各站位采集样品、采集标本.定性标本和定量标本同时采集,分别...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2月~2013年4月采用访问法和样带法对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黑熊(Ursus thibetanus)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广西猫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黑熊种群数量约为41只(StD=0.39),保护区的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都有分布。人为的栖息地破坏及捕猎活动是野生黑熊资源生存、繁殖的主要威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2只人工驯养林麝11项血液生理、生化值的测定结果。可供在人工驯养条件下探索其适应性、检测其生理状况和疾病诊断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2只人工饲养林麝瘤胃内粥样内容物的纤毛虫数是42—64万/ml,其纤毛虫种类为两种即Entodinium lboosospinosum和E.SP,隶属于纤毛虫纲(Ciliata),旋唇目(Spirotrichicha),头毛科(Ophryo Sco—lecidae),内毛属(Entodinium)。文中描述了纤毛虫的形态、大小并附有照片。  相似文献   

16.
应用皮张收购资料的统计和访问调查,野外实地考察等方法,研究了豹猫在安徽省的分布、数量及历史变化。  相似文献   

17.
收缩或稳定的梯度Ricci孤立子的数量曲率的下界估计对于研究势函数增长估计或者体积增长估计十分有用。文章利用光滑度量测度空间上的Laplace比较定理,得到数量曲率下界估计的一个简要证明。  相似文献   

18.
分析和探讨了经典估计和贝叶斯估计的异同,并结合一个实例对两种估计进行比较,从而得到两种估计思想统一于贝叶斯定理,并在特定场合下相互等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兽类学报 1990,10(4):255—262 根据我们收集的106个林麝头骨,依其骨片愈合情况及牙齿的蘑损程度和饲养观察进行年龄鉴定,用曲线拟合法估计各年龄阶段的存活情况,拟编出该地区林麝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并对此进行了系统分析。1.林麝种群可划分为5个年龄组,即幼仔组、少年组、成年Ⅰ组、成年Ⅱ组和老年组。2.用曲线拟合法估计出林麝各年龄阶段(t)相对于幼仔产出时的存活率(P(t)),当t=0时,P(t)=100,当2.5≤t≤20时,P(t)=105.116798e~(-0.2825561);当t≥20时,P(t)=0;3、不同年龄阶段林麝的雌雄性比不同,未成年阶段接近1:1,成年Ⅰ阶段为1.77:1,成年Ⅱ阶段为2.80:1,老年阶段为1:2。4、林麝的内禀增长率为0.071,平均世代时间为9.511年,净生殖率为1.5873,林麝6—8岁时繁殖率最高为3.0048。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山东省境内5种鹤:灰鹤、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和白鹤的居留状况、迁来、迁离时间、分布和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