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稳态的热传导方程出发,对发电器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建立了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的基本模型,推导出p型和n型半导体内部的温度分布函数及输出功率和发电效率的表达式,讨论了传统分析中经常忽略的汤姆逊热对发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及大温差工况下汤姆逊热对输出功率的影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2.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简单的教学型温差发电演示仪。演示仪由水和半导体发电片组成温差发电部分,利用冷水与热水之间的温差发电;由温度表和电压表组成测量部分,研究温差与电势之间的关系;由小风扇、LED和电珠组成效果演示部分。本设计原理简单,结构清晰,演示效果明显。教学实践中也很受学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国内外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的发展状况,及需要改进的问题。包括器件种类,各种器件适用的领域。分析认为,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因其能够将低温废热直接转化为电能,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的基本模型;从稳态的热传导方程出发,对发电器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推导出P型和N型半导体内部的温度分布函数及输出功率和发电效率的表达式;测定了一种Bi-Te-Sb-Se半导体热电材料在低温下的塞贝克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绘制了曲线并进行数值拟合;结果表明,该种半导体热电材料在低温下性能不佳,需改进配方或生产工艺方可使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比以往任何时间都更需要现代材料科学全力探寻到有效的方法,以研制出主效率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能量转换装置,如果要把主要以提供太空动力为目标的现阶段的高费用的温差电应用,转变为暑适合消费者的日常设备,则这种设备必须更小、效率更高、更经济,而更重要的是更有利环境。幸运的是,材料科学的 节种种新的实验技术和理论方法,可能突破目前左电优值ZT的限制从而进入高效温差电技术的新阶段,最近的大量工作几乎覆盖了康  相似文献   

6.
基于自行搭建的温差发电系统性能测试平台,以温度、开路电压、内阻、最大输出功率作为性能参数,研究接触压力对温差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差发电系统冷、热端温度均相同的情况下,接触压力增大,则系统开路电压和最大输出功率增大,但增大的幅度随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接触压力的大小对温差发电片内部的接触电阻影响不大;接触压力对温差发电系统冷、热端温度的瞬态响应特性影响不大,但对系统开路电压的瞬态响应特性影响很大,接触压力增大,则开路电压的瞬态响应速率加快.研究结果证明接触压力对温差发电系统的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前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多用铅蓄电池储能,由此带来了成本高、维护频繁、铅污染等问题.本文提出将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同太阳能集热技术结合,通过一种廉价、清洁的储能方式利用太阳能,制作了系统模型,进行了实验,并讨论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温差发电可将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即使在只有微小温差存在的情况下也能应用,是适用范围很广的绿色环保型能源。本文研究了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小型发电系统。分析了发电模块的不同串并组合矩阵的输出功率,设计了为蓄电池充电的稳压充电电路,并使设计的模块矩阵与蓄电池稳压充电电路匹配,使其输出功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9.
新型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以效率和输出功率为目标函数分析其性能特性,计算在不同情况下温差发是电器的最大效率和输出功率,进而优化温差发电器的内部结构,确定工作电流的最佳范围,所得结果可为新型的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优化设计和最佳运行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可促进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进一步开发和在不同高新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现有热电模型不能计算球形温度场中平面温差发电器热电输出的问题,建立了球形温度场中平面温差发电器的热电输出计算模型。仿真测试表明,建立的球形温度场中平面温差发电器输出模型的计算误差不超过10%。基于所建模型,研究了形成球形温度场的点热源的位置变化对平面温差发电器热电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点热源与温差发电器热端的距离,平面温差发电器输出的电流和功率大致呈指数规律减小;增加点热源与温差发电器的位置偏角,平面温差发电器输出的电流和功率大致呈抛物线规律减小。  相似文献   

11.
热电半导体制冷组件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2.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输出功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并从热传导方程出发,分析傅里叶热流、焦耳热和汤姆孙热等因素对半导体温差发电器性能的影响,导出发电器的输出功率一般表示式,探讨最大输出功率及其有关的优化条件.得到一些有意义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测试三极管特性的新的实验方法,与旧方法的对比表明新方法更快速、准确、实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最大化建立汽车尾气热电转换装置的温差,在相同热源条件下通过测试整体式、单列式和独立式3种冷源结构下不同发动机负荷时的开路电压和最大输出功率,分析了3种冷源结构对系统输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冷源结构可以明显提高汽车尾气热电转换装置的性能;独立式冷源结构的效果最好,单列式其次,整体式最差;单个热电器件的冷面采用独立式的小型化冷源结构可以保证它们之间有更好的接触和更大的温差.  相似文献   

15.
输出反馈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具有输出反馈的网络控制系统,研究了基于模型参考控制器的网络控制系统稳定的条件,提出了一种利用被控对象的信息设计系统参考模型,从而降低网络传输的数据量,以适应网络传输需求的控制方法。文章给出并证明了在这种输出反馈控制条件下,网络控制系统稳定时所应满足的充分必要条件。通过Matlab对典型控制对象进行了仿真实验,表明了该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克拉申(Krashen,1989)输入假设理论(Input hypothesis theory)和Swain(1985)可理解性输出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笔者教学经历,建构了新的听力教学模式,并就如何促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摸索长毛对虾高产养殖技术,1990年在12口虾塘、40.lhm~2的养殖面积中,对影响长毛对虾养殖产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试验,经过四个月的生产养殖,获得最高公顷产1443kg。平均公顷产993kg。本文着重总结了该次生产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期间对控制组的学生按照课程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日常授课,而对受试组的学生则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及需要加入适量的可理解性教学语料输入,并在教学巩固环节中以可理解性输出为理论基础设计相应的写作练习,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热电致冷的工作原理和基于热电致冷的恒温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高精度的铂电阻传感器,专门的A/D转换电路来实现对温度的自动检测。控制器以参数偏差和偏差变化作为输入,以PID控制器的K_P、K_I、K_D参数作为输出,给出了控制器的硬件结构框架与软件设计方案。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