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质量农业战略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中国农业的质量问题1.以农产品“卖难”为表象的农业生产结构型“过剩”问题1984年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从这一年开始,我国开始出现农产品卖难。先是连续两年的“卖粮难”,接着就是“卖猪难”,后来又有“卖油菜籽难”、“卖麻难”、“卖蚕茧难”、“卖水果难”……。经过长时间农产品总量生产不足的紧张后,突然碰到“卖难”的问题,人们似乎觉得我国的农业问题已经解决,可以集中精力搞其它建设了。可事实发展又出乎人们的意料,“卖难”后出现了农产品生产滑坡,令全国人民耽心。农业生产不发展不行,一发展又…  相似文献   

2.
付海平 《科技资讯》2006,(3):157-158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以市场去求为导向将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从而实现农业的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我国的农产品一向都存在“卖难”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农产品的流通,怎样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实现农产品的“卖易”,这就需要重视农产品的区域化流通。通过建立合理的农产品流通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跟不上当前信息时代的步伐。由于市场信息闭塞,产供销各环节出现矛盾和脱节的现象较为突出,造成农产品市场波动大,农民“种什么”和“卖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要素流动性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业信息化建设落后,导致信息交流不畅。丽水市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原有发展基础限制,在浙江省经济一直相对落后,虽然在最近几年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农村交通、通讯面貌有所改观,但仍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一、发展市场农业要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 发展市场农业要靠市场牵引,靠信息引导。选择致富项目,指导安排生产,推广科技成果,农产品营销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等都离不开信息。由于信息不灵,农民难于了解市场行情和供需关系,又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判断,致使农产品找不到市场,时常发生“卖难”现象。这不仅给农业资源带来严重浪  相似文献   

5.
针对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三个因素,我国21世纪发展的基本取向“三个农业”。其一是发展持续农业,其二是发展市场农业;其三是发展科技农业。“三个农业”各有其侧重点,同时又是相互依存,彼此协调,共同促进的。  相似文献   

6.
日光节能温室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节能温室蔬菜生产是“菜篮子”工程的核心内容.它能有效地调节季节性不匀的问题,同时最大可能地利用了光、热、水、肥等资源,也是农业实现“两高一优”的重要内容.特别在我区也是以其低耗、高产、高效为目的,大面积推广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带领农村奔小康的领头项目,是根本上解决城乡人民“吃菜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农村技术市场很薄弱,其原因:一是原来的“四级农科网”已基本解体,仅有的农技站也都为经营种子、农药和化肥奔忙;二是供销社的“庄稼医院”连一个“坐堂医生”都没有;三是农村有不正常的“三多一少”现象。即农村文化素质低,科盲多;外出打工、包田的多,资金流出的多;生产资金严重缺少。形成了新技术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难、技术与经济结合难,使农村生产力水平出现在短期内难以提高的局面。如何尽快地把农业新技术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光靠农技站一个渠道是难以办到的,必须国营、集体和民营科技一起上,农村技术市场才能蓬勃发展,才能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技术进步。 巢湖市槐林星火技术所根据农村出现的“三多一少”现象,围绕农业生产出现的“草荒严重、病虫害加剧”突出问题,选准除草剂、杀菌剂为突破口,开发研制了“稻草敌”、“麦星二号”、“柿果美”、“百病清”,除草、杀虫、防病效果显  相似文献   

8.
大力开发“特色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开发“特色农业”杨俊杰,李全新(陕西杨陵712100)所谓“特色农业”就是在大农业思想指导下,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之路,在稳定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增产的前提下,依靠科技进步,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优势,以效益为中心,围绕“...  相似文献   

9.
对于自贡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出“建基地、扶龙头、兴市场、架桥梁”。走“企业 体系 农户”新路子的基本思路,发展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0.
《上海信息化》2008,(2):88-88
由农业部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农业信息化年度峰会暨2007中国农业网站100强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以“挑战·突破·资本”为主题,围绕“挑战与机遇”、“突破与市场”、“资本与共赢”三个对话主题展开讨论。同时,峰会还揭晓了2007年中国农业信息化年度评选榜单和2007中国农业网站百强榜单。  相似文献   

11.
三年来,安徽省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城乡农副产品供给充裕。但是农业连续丰收后,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不少农副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下跌,连一些原来市场紧俏的农产品,在经历一轮种植热后,接踵而至的就是“卖难”。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中,农民不仅要承受自然灾害风险;还得承受越来越多的市场风险,不仅国内,还将受到国际竞争的影响。所以发展市场农业,比任何时候更依赖市场体系的发育与健全,依赖流通渠道畅通与效率,依赖信息网络的建立与完善。不能因为确立市场经济后,把农业、农村和农民向市场一推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转化难、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当前科技界、经济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青岛城阳区从建立项目库和资金库人手,对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000年实施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计划”、科技兴工计划”、“科技兴海计划”、“星火计划”项目有89项,项目全部完成后,年新增产值15893万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流域提供的生态服务补偿”总课题中“中国农业政策对生态补偿特别是对生态服务发育市场制度研究”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农业生态建设政策与农业发展工作割裂开来,而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建设政策在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又受到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政策反向激励的情况下,政策对生态建设的影响具有不可持续性。本文主要研究了农业生态建设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农业政策对政府购买和市场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校农业技术服务模式及其长效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在农业技术服务过程中普遍遭遇“技术应用性不强”、“风险高收益低”和“资金短缺”等问题,如何发展并完善以高校为依托的农技服务体系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人力培育与流动”模式、“园区示范”模式和“产业关联”模式是该体系中的三大模式,每种模式都各有利弊,但所起作用皆不容小觑,我国应通过加大投入力度、规范技术市场、加强产业关联等方式不断完善以高校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2006,(6):F0003-F0003
在做好产品细分和开发差异化产品策略基础上,北京市农业框框研究所迅速实施“走出去”战略,其孵化的两大科技企业“京鹏温室”和“京鹏畜牧”开始发力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6.
《临沧科技》2009,(4):6-10
2007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云南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和省科技厅实施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临沧市各级科技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实际,遵循“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工作方针,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整村推进、综合配套、惠及群众”的原则,围绕“六个一”目标,抢抓机遇,突出重点,攻坚克难,采取有力措施,在耿马、沧源和镇康三个边境县实施了云南边疆解“五难”(学科技难)惠民工程。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农业产业化及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概念11农业产业化农业是一项产业,但由于我国农业受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限制,并没有走向真正意义的规模化和现代化,也就是迄今农业产业还没有“化”起来。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把城市和农村联系起来,把农产...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是解决千家万户小规模生产与社会化夫市场矛盾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落实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一个重要渠道,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1994年,我国首次提出了旨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金农工程”,由此正式拉开了农业信息化的序幕。自2001年9月“农村市场服务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政府加大了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与支持力度。在2003年召开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2003年12月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20.
实践证明,成果转化率偏低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瓶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迫在眉睫,而构建一种适合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是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创造性的提出“双百”科技富民工程,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为解决农业科技“成果多、转化少、推广难”的局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