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塑膜简棚附加化杀能提高杀雄效果,但某些处理,某些品种的雌蕊亦不同程度受到伤害,影响结实率,所以此问题有待于通过规范化处理技术的研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在使用ES小麦化学杂交剂时,适用加入赤霉素和赤霉素增效剂,可以提高杀雄效果,显著增加穗茎外露长度,提高异交结实率。  相似文献   

3.
水稻化学杀雄技术研究概况和特点化学药物杀雄是一项育种新技术。水稻是雌雄同花、自花授粉作物,为了获取大量的水稻杂交种子,选用某些化学药剂,在水稻一定的发育阶段,用适宜的浓度喷洒在植株上,抑杀雄蕊,而保存雌蕊活性,产生“雄性不育”随后选用另一水稻品种作父本给它授粉,即可配制出大量的杂交一代种子,投入生产。用化学药剂诱导水稻产生的“雄性不育”是生理性的不育,它不能遗传给下一代,因此,它和“三系”法的雄性不育系有本质上的不同,后者是可以通过某种遗传途径遗传给后代的。  相似文献   

4.
化学杀雄是利用小麦杂种优势的一条新途径。国外从一九六○年开始此项研究,先后试用过马来酰肼(MH)等十几种药物,但找不到理想的选择性雄配子杀伤剂。一九七一年美国罗伊尔等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2—氯乙基膦酸)进行小麦化学杀雄,初获成功。他们发现在小麦孕穗期喷施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可以杀死雄蕊,而基本保持雌蕊的育性,异交结实后代杂种比率相当高,从而认为应用化学杀雄方法生产杂交小麦是有可能的。此后研究进展迅速,美国、英国、加拿大、苏联等国先后投入工作,经过几年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油菜三系杂交制种,母本微粉的产生是影响F1代种子纯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农艺措施控制母本微粉产生,效果甚微。通过多年试验研究,探明厂化学杀雄剂对微粉控制的效果,并筛选出了复酣型化学杀雄剂——化杀灵WP1.在油菜制种上,控制微粉效果均在95%左右,F1代种子纯度较CK均能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种子纯度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6.
塑料薄膜简棚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多年来一直采用小麦“三系”和化学杀雄两种途径。1985年赵明和李振桥等同志发明了利用塑料薄膜简棚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杀雄方法,开创了一条新的杀雄途径,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这种杀雄方法的原理仍需进一步研究,在生产应用的各个技术环节尚需进一步完善。本试验是在过去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新型化学杀雄剂RH-531 对中国水稻品种的杀雄实验结果,作者认为RH-531 及RH-531 + 乙烯利浸配对中国水稻品种具有较高的杀雄率及较广的杀雄谱,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ES小麦化学杀雄剂杀雄效果,育成的强优势组合和应用技术规范及效益预测。  相似文献   

9.
化学杀雄制种是利用油菜杂种优势的途径之一,也是油菜育种的一项新技术。油菜的化学杀雄利用杂种优势,虽有一些初步研究,但要用于生产实践,还需作进一步的工作.近年来,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从解决孤雌杂交油菜示范推广中制种问题出发,对油菜的化学杀雄与制种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得到了一些结果,现报导于后.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几种途径CMS、GMS、自交不亲和、化学杀雄等,分别介绍了几种类型的特点及应用。展望了CMS、GMS和化学杀雄是今后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Pollen-pistil interactions are crucial for controlling plant mating. For example, S-RNase-based self-incompatibility prevents inbreeding in diverse angiosperm species. S-RNases are thought to function as specific cytotoxins that inhibit pollen that has an S-haplotype that matches one of those in the pistil. Thus, pollen and pistil factors interact to prevent mating between closely related individuals. Other pistil factors, such as HT-B, 4936-factor and the 120 kDa glycoprotein, are also required for pollen rejection but do not contribute to S-haplotype-specificity per se. Here we show that S-RNase is taken up and sorted to a vacuolar compartment in the pollen tubes. Antibodies to the 120 kDa glycoprotein label the compartment membrane. When the pistil does not express HT-B or 4936-factor, S-RNase remains sequestered, unable to cause rejection. Similarly, in wild-type pistils, compatible pollen tubes degrade HT-B and sequester S-RNase. We suggest that S-RNase trafficking and the stability of HT-B are central to S-specific pollen rejection.  相似文献   

12.
三粒小麦额外雌蕊的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
白头翁花部性状及花粉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观察及室内试验,对白头翁花部性状及花粉萌发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白头翁花期在20 d左右,单花花期约10d;其花部性状存在着差异,开放时花冠的直径约3~5 cm;雌蕊和雄蕊数目在不同植株间不同花内都存在着差异,雄蕊数目为240~350枚,雌蕊数目为164~340枚;同一朵花内雄蕊长度变化较大,越接近基部越短小,雌蕊长度变化不大;大部分花其基部存在着花药发育不正常的雄蕊,内含花粉量少,介于正常花药和退化花药之间;每个花药中的花粉数目约(2145±515)个;体外萌发试验表明,该种花粉萌发率在开花后24 h达到最高值,开花后50 h(第3 d)花粉仍维持4.8%左右的萌发率,由此推测白头翁花粉具有远距离传播的潜能;白头翁苞片形态变异很大,共发现9种不同式样.  相似文献   

14.
对山杏实生群体植株的叶、花、果共22个性状变异性研究的结果表明,其中21个性状符合正态分布,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雌蕊发育程度可能有主基因参与;核重、仁重、花期及雌蕊发言程度的变异性最大,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文中并估计了山杏实生群体中取样的理论样本容量,以及推荐了各性状的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15.
对二倍体玫瑰香与加倍后形成的四倍体变异品系的5种器官,分别测定了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二倍体玫瑰香品种加倍形成四倍体后,雄蕊、雌蕊和成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极显著降低;雄蕊和雌蕊的多酚氧化酶活性、酚类物质含量也极显著地降低,但成叶和叶柄的多酚氧化酶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却极显著地升高,上述3种生化指标在茎尖上均未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16.
水竹在雅安地区的开花表现为成片开花,花期较长,从当年11月开始到次年的4月结束,持续时间约5个月.自然授粉条件下,水竹结实率极低,对水竹进行人工授粉试验未能得到种子,对水竹花镜下检测发现,其花药比较丰富且花粉粒活力较高,但柱头和子房常常发育不良或者畸形,且柱头可授性也极低,几乎为零;对水竹花进行解剖检查,发现在水竹花里有大量幼虫,有虫的水竹雌雄蕊完全被破坏,推测水竹丰富的花药和花粉与雅安地区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可能为该类昆虫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其幼虫破坏水竹雌雄蕊及花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17.
通过常规杂交及荧光显微镜观测等方法,对李、杏种间杂交不亲和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铃铛花期授粉的坐果率显著高于初花期授粉的坐果率;同一杂交组合,正反交坐果率差异显著;母本对远缘杂交亲和性影响很大,父本对远缘杂交亲和性的影响较小;通过具备正常活力及萌芽率的花粉授粉后,李杏杂交存在一定程度的花粉和柱头不亲和及"拒绝"反应,以李为母本的杂交不亲和性部位在柱头表面和花柱上部,而以杏为母本的不亲和部位则在花柱中下部.研究结果可为阐释李、杏种间杂交不亲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黄花烟草(Nicotiana rustica L.)为材料,研究其柱头和花柱在授粉前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酚类、氨基酸、脂肪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同一部位授粉前和授粉后的成份变化为:柱头和花柱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和POD活性均表现为授粉前低于授粉后,可溶性蛋白和脂肪含量在柱头和花柱中表现为授粉前高于授粉后,柱头和花柱在授粉前后总酚含量无明显变化,柱头氨基酸含量授粉前高于授粉后,花柱氨基酸含量授粉后高于授粉前;2)同一时期花柱与柱头成份比较表现为:无论是授粉前还是授粉后,花柱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柱头,而柱头中的可溶性蛋白、酚类、氨基酸、脂肪的含量及POD 活性都高于花柱中.  相似文献   

19.
用紫斑牡丹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先后分别用紫斑牡丹(Paeoniarockii)的土芽、叶柄、叶片、幼芽、心皮、雄及经一段时间组织培养的试管苗等作外值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结果表明,配方MS+BA1.5mg/L+NAA2mg/L最为理想,不同外植体中,试管苗的幼芽和土芽诱导率最高,叶柄和叶片次之,其诱导率分别为100%,60%,30.8%;而生殖器官雄和心皮未能诱导成功,在上述基础上讨论了牡丹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与组织分化水平和类群进行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麻疯树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生物柴油树种,了解其花部特征对主要传粉昆虫的访花行为与访花频率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助于麻疯树的进一步繁殖成功。【方法】对麻疯树雌、雄花的形态特征进行测量,对花粉与柱头的微观特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其花部构成、花冠尺寸及花部颜色对蝇类与蜜蜂类访花频率的影响进行观测。【结果】麻疯树雄花的花冠直径显著小于雌花,雄蕊的直径显著大于雌蕊,可能会影响传粉者对雌、雄花的偏好。雄、雌花的花蕊和花冠的相近,利于花粉的携带、转移与落置。麻疯树花粉粒表面具有瘤状突起,含水丰富,直径大; 雌花柱头有孔状凹陷,能分泌少量黏液,利于花粉在柱头上的粘附与萌发。去除花蕊与花瓣均会显著降低蝇类与蜜蜂对麻疯树花的访问频率,去除花萼对传粉者访问频率无影响。随着花冠尺寸变小,蝇类与蜜蜂对麻疯树花的访问频率均显著降低。花部颜色的改变显著降低蜜蜂类的访花频率,但对蝇类的访花频率无明显影响。【结论】麻疯树雌、雄花的花部形态特征有显著差别。蜜蜂类与蝇类传粉者对麻疯树的花部组成、花冠大小与花部颜色的视觉识别方式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