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重庆直辖市旅游业发展具有多样化和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区位优势和较好可进入性,客源市场基础好,政策优势等条件。重庆直辖市旅游业发展要采取制定好总体规划,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多渠道筹集资金,深度开发三峡旅游产品等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2.
南宁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南宁市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及存在问题,认为南宁市有着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区位交通、资源和品牌优势,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存在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缺乏强有力的旅游产品,管理体制不顺,联动效应不明显及交通“瓶颈”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南宁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是一种无烟产业,是一种窗口性、“引爆”性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之一,旅游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业关联性强和对操作者专业技能要求低的特点。因此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资金匮乏、居民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相对较低的凉山发展本地区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本文分析了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旅游业的特点及凉山旅游资源的特点、凉山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并针对凉山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加快凉山旅游业发展的创新举措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凉山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凉山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凉山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与之对应的却是低层次的开发,禁锢了凉山旅游的发展。本文在对凉山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凉山农业的现状分析,阐明了凉山农业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目标、重点和发展道路,进而提出了实现凉山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了解我国西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势对于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劣势,并提出用好优势,克服劣势来发展西北旅游业。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作为当今的“无烟工业”,在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位于广西中部偏东的山区县,近年来,随着“民族传统风俗文化旅游”以及“生态民俗旅游”的兴起,金秀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经济总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如何使金秀旅游业得到持续发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西藏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是当今关联性和带动性较强的产业,作为我区特色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在我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目标中,如何发挥其支柱性推动作用,成为我区旅游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针对如何实现我区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尝试性地从发展现状、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对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夏河县旅游资源优势的分析,提出了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的模式,并从宣传和企业角度阐述了如何取得市场优势,最后指出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旅游业产业优势确立的关键因素,旨在为西北地区资源导向型旅游地如何确立旅游产业优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牟华  谢锋  聂云霞  杨德胜  孙长伟 《科技信息》2013,(2):43+45-43,45
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整个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与旅游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本文论述了山东交通的现状及其对山东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在交通大发展背景下山东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凉山州生态条件非常适合山羊的繁殖生长,存栏居全省地、市、州之首,是凉山州畜牧业的一大支柱。但是近年来随着草场退化,有毒植物紫茎泽兰不断侵占草场和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凉山山羊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考验。因此,必须振兴草业,充分利用冬春轮歇地和果园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农副秸秆,推广山羊舍饲或半舍饲,普及科技养羊育肥技术,调整羊群结构,提高山羊生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如何在改造原有经济社会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凉山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调研,分类例举介绍凉山藏区乡村,旅游资源及分布,探讨其禀赋,并提出相应对策思考,希望为旅游业者的资源开发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也帮助游客了解旅游地实际,以更好地选择实践凉山藏乡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凉山州玉米生产的现状、限制因素、潜力及优势等进行了分析,针对问题提出了发展玉米生产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凉山是四川粳稻种植集中区,常年种植面积约50余万亩,主要分布于海拔1,500-2,200m之间。海拨1,700-1,900m的山林地带粳稻区具有实施有机栽培良好的自然及社会环境条件。发展凉山有机粳稻栽培,扩大凉山有机粳稻出口,对当地农民增收,维护农田生态平衡,提高凉山知名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开展有机栽培优质粳稻新品种的引进,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又是凉山发展粳稻有机栽培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社会化、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主流,中国顺利入世、更加贴近世界的今天,信息和流通将成为经济建设中更为关键的因素。凉山州是以农业为根本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信息农业是凉山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凉山彝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目前,文化、体育和旅游的结合没有发挥最好的效益,彝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彝族体育旅游业规模小,影响力不大、还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旅游项目或旅游产业来抓,彝族传统体育旅游在整个旅游业中还处于从属地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充分运用“彝族火把节”这一民族文化品牌,把彝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机的融合到旅游活动中,体现出原滋原味的本土生态特色,传承和弘扬彝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民族文化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资源、旅游企业文化以及旅游活动环境等层面对凉山民族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有利作用和不利影响作了较为全面、具体、深入的研究。文章并就加强凉山民族文化建设,为凉山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保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