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公允价值计量是有别与传统会计核算中历史成本计量的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以“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作为计量的依据,给会计核算实务带来重大改变。随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FASB)、国际会计准则(IASC)以及我国的会计准则正式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会计教学中也越来越强调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资产价值变动的核算问题。本文旨在对资产价值变动核算的教学重难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杜凯龙 《科技信息》2012,(31):460-460,485
无论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或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公允价值都是引发最多争议的问题之一。我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以来,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在2008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爆发金融危机以后,公允价值及其经济影响受到质疑。从我国资本市场的情况看,尽管公允价值的应用日趋广泛,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仍然有限,同时公允价值确认、计量与披露也不断规范,投资者对公允价值的理解和认同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公允价值一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会计计量属性,我国在运用公允价值方面也是一波三折。新会计准则在《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17个具体准则中引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本文就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和比较各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属性的定义,对公允价值属性有全面的认识。针对现阶段我国对于公允价值是否是计量属性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并支持公允价值是单独的计量属性这一观点。这也是基于对公允价值本质的认识之上的。文章从计价实质、不同属性之间的关系两方面寻找公允价值的本质。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和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学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对公允价值的本质的探讨过程中,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计量属性的发展应该是朝着客观反映经济实质的方向,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是资产计价思想的发展,它强调资产计价时对资产客观价值的计量,这与经济学的定义是不谋而合的。  相似文献   

5.
公允价值是新企业准则中提出的新的会计计量属性。随着新准则的颁布和实施,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和推广将成为本次新准则推广中的重点内容、难点。本文重点探讨我国现阶段公允价值计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说明在现阶段如果要运用、推广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还应当完善准则、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市场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两类业务为例,剖析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在会计处理中存在的理解性问题,并作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发布后,公允价值的有效、公允计量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在阐述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评估价值计量属性一致的基础上,认为资产评估业是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保障力量,并提出资产评估业在保障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公允价值是现在会计最新的计量模式。至2006年引入新准则后,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焦点。同时,原本被看好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却在新准则颁发四年内,一直被各大企业冷落。对企业、市场而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把双刃剑。本文中,笔者就其优势与确定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意见。  相似文献   

9.
陆岩 《科技信息》2009,(2):329-330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中又广泛涉及了公允价值的计量,而具体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施行)》(以下简称《规定》)也于2006年在上市和准备上市的商业银行中试行。本文从公允价值的涵义及其与其他计量属性间的关系出发,结合其在新准则中应用指出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彦 《科技信息》2007,(14):105
公允价值指公允的市场价值,是市场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它在国外已运用得较为普遍。我国在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引入了大量公允价值计量,突显了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重要地位,这也成为了此次修订的一大亮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允价值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然后在比较了06年新准则和01年准则在公允价值运用中的主要差异的基础上,从内在角度和外在角度分析了造成新旧准则运用差异的原因,最后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会计准则修订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引入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本文试图单就以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来分析因公允价值变动会计核算的不同对会计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运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堂明 《科技信息》2008,(4):184-184
本文以房地产企业为例,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列举了一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发展,提出对在我国经济模式中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建议,并希望这次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重新引入,能给我国带来较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归纳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运用,评析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提出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新会计准则保持了"中国特色",它表现在关联方交易及其交易的披露、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处理、部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上。其显著点有六个:基本准则内容的新颖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准则中适当地引入;资产减值的不可转回性;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的隐形风险显形化;报告准则严谨性;《生物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这些特殊领域的规范体系等。本文就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引发的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准则的颁布实施,重新确立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地位,并且正式确定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5种会计计量属性,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但我们对公允价值却有不少似是而非的片面理解,本文就什么是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与其他四种计量属性的关系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06年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强调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多次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风险和不确定性加大,大量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等软资产不断涌现,公众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允价值的合理采用,较历史成本计量更加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的要求,能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更加准确地计量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要严格按照适用条件运用,还要防止滥用公允价值粉饰经营成果,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我国公司治理环境的不断改善,合理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将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和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会计准则逐渐与国际接轨,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将是未来的趋势。本文主要在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差异、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方面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特别增加并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本文对采用公允价值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公允价值的运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原企业会计准则中强调会计师对会计要素的计量要遵循历史成本原则,是因为历史成本容易取得,而且最为客观公正,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原始凭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三条指出: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相似文献   

20.
栾淞婷 《科技信息》2013,(24):76-76
进入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会计行业传统的会计准则及计量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新的会计准则应运而生。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再次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公允价值计量成为会计行业的新准则。本文主要介绍实行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以及实行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它对于公允价值的推行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