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现阶段我国城市发展建设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即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建筑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严重等等;同时,列举了适宜地下空间的建设项目并推荐了规划内容。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解决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提出了地下空间规划的思路和原则,并有效的证明了大力发展和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发展建设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清昀 《科技资讯》2014,12(25):210-210
立体城市把交通规划为"升地面",即把原来将要新建街区的陆地水平面通过建造整体一层楼面提升。从街区内看,整体式"一层楼"成"一个一层/二层地下空间"。整个地下空间主要功能:地下交通(包括立交)、停车场、商店等。优点:(1)运量大、高速度,缓解交通拥挤。(2)提高道路安全性,减少市中心交通压力。(3)低能量消耗和低环境污染。(4)带动交通沿线旧城改造和新城的开发,城区居民将沿立体线向城郊扩散。(5)引导城市形态变化,有助实现商贸聚集效益。  相似文献   

3.
陈静  何宇 《科技信息》2010,(2):233-233
地下建筑的空间环境与地面建筑相比,有其特殊性。本文分析了地下空间环境的特点,提出了解决和改善地下空间环境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地下空间的大面积开发利用,最引起人们关注的当属消防安全问题,由于地下空间的特殊性,其潜在的危险因素远远多于地面建筑。本文分析地下空间火灾的特性、成因,研究防火对策。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城市地表以下一定范围内的空间,1982年联合国自然资源委员会将其定位为“潜在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对于解决土地稀缺、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价值重大.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对于有效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交通拥挤、增强城市防灾抗灾能力等具有重大作用.但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迅速发展的同时,地下空间各类灾害事故明显增多.由于地下空间的特有性质,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其破坏程度往往大于地面,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地下空间安全已经成为公共安全领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地下空间的关注度不够,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滞后于城市发展需求,成为发展“短板”.  相似文献   

6.
刘超 《科技资讯》2007,(29):71-71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结晶.在城市化进程中,现代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交通拥挤等诸多问题的挑战,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和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展造成生态空间和生存空间在用地上的矛盾,探索新的生存空间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向地下要土地、要空间,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地下空间因自身特点,对空间设计,尤其是公共空间的设计有特殊的要求.因此,面对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向地下要空间已成为现代城市用地尤其是大型建筑规划发展的主流,这也直接导致地面建筑地下部分不断增加,基坑越来越宽,越来越深,这对深基坑支护技术提出了考验。本文研究了将预应力土层锚杆技术应用于深基坑支护中,着装从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施工工艺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8.
城市交通拥挤与系统分担交通理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系统分担交通理论,提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新途径。一是分散布局交通拥挤点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二是发展城市地下小汽车道路系统,形成地下以小汽车和地铁并存、地面以公共汽车及私人交通车为主、地上以轻轨为主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交通形式;三是大力推进交通需求管理,达到交通总量削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越来越繁华和拥挤,因此城市的建筑不断向空间和地下延伸,高层和地下建筑的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出了一道火灾防治难题。 1996年至2000年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开展了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地下商业街火灾烟气流动特性研究》课题,对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大跨地下结构地面上新建建筑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以某大跨地下拱壳结构工程为对象,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大跨地下拱壳结构-上覆土体的数值计算模型,依据结构抗震设防目标及场地条件,输入三向地震波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在结构覆土地面沿纵向和横向分别选取代表性节点,提取沿纵向线及沿横向线分布各点的地震反应,分析地面点的位移与应力响应,并结合建筑结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地下结构-上覆土体的地震反应分析模型能够反映出结构上覆土地面的动力反应特性;在靠近大跨地下拱壳结构的地面投影中心附近,竖向动力响应较为显著,不宜增建对竖向位移响应较敏感的结构;在综合利用大跨地下拱壳结构上部地面空间时,对地面增建建筑进行抗震设计时,分析结果可为增建建筑抗震分析的地震输入与分析提供理论指导,并为增建建筑位置的选取及结构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吴再丰 《科技潮》1998,(3):40-41
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母,在惜土如金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像日本这样国土狭窄的国家,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间显得尤为紧迫。虽说日本开发地下空间的起步较欧美各国晚,但是发展却十分迅速,现在无论在地下铁道、地下街道还是在地下停车场、地下管道、地下仓库的规模上均名列世界前茅,而且正准备向大深度和超大深度地下开发。世界一流的地下街50年代后期,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用地十分紧张,为缓和城市地面交通拥挤的状况,不得不转向地下寻找有效空间。1957年名古屋市率先在车站前建造世界上第一条地下街以来,至今日本已成为世界上地下街最多的国家。今天,名古屋在日本依  相似文献   

12.
按照目前人类营造的速度推测,无须几百年,地球将被各种建筑物挤满,居住越来越拥挤。科学家认为:人类向地下发展,未来把一部分建筑建在地下,再次穴居是个较为理想可行而又经济的方案。目前,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家,许多人为了舒适与享受,纷纷移居地下。像美国明尼苏达州至得克萨斯,落基山到密西西比河,约有一万多户中产者以上的人家移居地下。日本新宿已建成了一个巨大的地下城。这里交  相似文献   

13.
砖砌体建筑遗产作为我国建筑遗产的主要类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而当前尚缺少对于该类型建筑遗产的地上和地下砖材性能对比研究.为了解砖砌体建筑遗产地上和地下砖材的性能差异,该研究对比测试了民国时期地上和地下青砖和红砖砌体的力学性能、微观组成、孔隙结构和超声波速.结果表明,地下砖材的抗压强度低于地上砖材,且孔径小于100nm和大于10μm的数量占比均高于地面以上,地下砖材中的孔隙分形维数较大,超声波声时较长、振幅较低.主要因为地面以下的砖材直接与土壤接触,而且在长期载荷和地下水盐环境作用下,内部更容易产生微裂纹,使强度降低,性能劣化.研究结果可以为砖砌体建筑遗产的修缮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地 下联系通道 (Urban Traffic Link Tunnel,UTLT)是一种新型地下交通形式,专门用于联系地下车库与地面道路,可有效地整合地下停车资源并减少地面道路交通绕行。UTLT建筑形式不同于一般城市隧道,通常具有主通道呈不规则环状、与多个地下车库及地面干道相连接、出入口与交叉口较多等特征。且其通风竖井布置位置和数量易受地面设计规划的限制,使其通风排烟设计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5.
一、地下空间的组合手法 地下空间的组合,主要依靠结构设计来体现.结构作为建筑的骨架,是创造建筑空间,达到建筑目的主要手段,因此,在设计上要尽可能合理构思结构方案,以取得灵活多变的空间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性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出现以及低碳环保理念的提出,建筑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行业对资源的消耗巨大,为了缓解世界能源紧张的现状,节能建筑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中国目前正处在发展中国家阶段,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建筑建造过程中能源消耗过大问题,这就强烈要求建筑在设计和建筑开发过程中必须努力做到合理利用材料和相关技术,从而创造节能环保的生态建筑.节能建筑主要通过对建筑进行合理设计和选材,从而降低建筑物的运行能源消耗,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环保材料的运用提高建筑的科技含量,把建筑物的内部温度、采光、噪声等控制在适合人居的范围之内,最大限度的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生态的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17.
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均提出了许多有关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出让金估价的方法。影响该估价的因素很多,一般包括土地同一供需圈的地价、地下空间建筑所增加的建造成本、地下空间开发与地表开发利用效能递减比例等因素。综合各方因素,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出让金=(参考地价—地下空间建筑所增加的建造成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效能递减比例。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物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利用地下空间开发解决历史文物保护与更新中存在的功能拓展、建筑用地短缺等问题,通过对历史文物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的历史文物保护与开发特性、历史建筑地下空间开发、空间区位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针对各影响因素定性和定量指标的特征,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模型,得出评价指标隶属度函数,确定评价等级的划分标准和范围,明确地下空间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适宜开发区和鼓励开发区等4种开发保护类型。以历史文物及相关街区内某一区域的各项指标为例,确定了历史文物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力求从城市设计的角度,通过研究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形态和类型表现,探讨商业综合体与城市的协调互动的关系,在静态关系上尊重城市肌理与文脉以及固有的城市形态,兼具灵活性与适应性;在动态关系上,体现多样性、公共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使建筑纳入城市环境体系,在地面、空中、地下取得协调发展,成为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20.
城市下沉式广场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大量的城市广场实例分析,阐明了下沉式广场作为城市广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城市地面与地下交通的节点、城市广场的拓展与补充和地下建筑的主要外观等3个主要特点,说明了其在城市广场中的作用和地位。总结了城市下沉式广场设计的以人为本,突出建筑的人性化和推崇生态空间的三原则,并提出了城市下沉式广场空间环境设计中,应注意的空间尺度,环绕空间的融合以及广场道路等难点与重点,为今后城市广场设计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