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谭汪洋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17(6):8-13
文化软实力是指软实力中与文化相关的部分,东莞的文化软实力与东莞的经济实力存在较大的反差,应从制定发展文化软实力战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创建学习型城市、不断提高人力素质,打造城市形象,推进城市营销等方面来提升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倪愫襄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3,36(4):442-445,464
基层文化建设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基础,也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不仅是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先进文化建设和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使用“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软实力”的视野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尤显得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4.
对"文化软实力"作出合理界定,关键在于要对它进行多维度的全面透视:第一,把握行为层面,要把文化软实力与文化资源或文化产品区分开来。文化软实力体现为行为层面的一种能力,是主体对对象的行为施加影响以实现自己利益的能力。第二,把握资源层面,要理解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或文化产品都具备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只是文化生产力中价值观层面的、具有内驱力的、"软"的方面。第三,把握构建层面,要懂得价值观层面的文化本身并不是软实力,价值观成为软实力是需要条件和环境的。根据对把握文化软实力概念的几个维度的分析,从行为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对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分别作出了界定。 相似文献
5.
中国拥有与众不同的软实力,构成中国软实力的重要部分就是中华的传统文明。而中国英语则是英语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产生于国际英语对中华文明和华夏社会的描述,也源于中国人用英语来描述自己与世界,向世界介绍中华文明。中国英语的存在与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传承力和创造力,从而对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化软实力是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衍生出来的一种柔性力量,但又与奈的"软实力"概念有着巨大的差异。奈的软实力理论实际上是为美国文化霸权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目的是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底蕴向世界展示"中国品格"和改善自鸦片战争以来被世界扭曲了的中国形象,而不是为了炫耀中国文化的优越性并强迫外部接受中国文化。可见,中国文化软实力是真正的柔性实力。一国的文化软实力基于该国的文化资源,但并不意味着一国的一切文化都是该国的软实力,只有当一国文化产品在对外传播中能够被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主动接受时,这种文化才直接转化为该国的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正式吹响了文化振兴的号角,文化是构成民族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民族国家发展壮大的重要社会资源。廿一世纪,发展国家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发展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文化软实力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软实力.构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素主要包括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国民素质和国家政策.其中,文化资源是基本要素,文化产业是关键要素,国民素质是根本要素,国家政策是能动要素.四个要素相辅相成,相互渗透,通过国家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纽带,形成一种有机的结构性力量. 相似文献
8.
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地域精神的文化软实力为临沂跨域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对如何加快临沂文化软实力建设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孙洪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15):73-75
阐述了软实力的概念以及大学图书馆软实力的内涵,论述了构建和提升大学图书馆文化软实力的意义和作用,探讨了提升大学图书馆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新经济条件下,城市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城市竞争的战略重点。孝感市具有浓厚的孝文化底蕴,以孝文化为基点,培育孝感市文化软实力,是提升孝感市城市品牌形象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培育孝感市文化软实力应以孝文化为基础,塑造特色城市文化和城市品牌形象;发掘孝文化资源,打造孝文化产业;弘扬孝道,培育城市人文精神,构建和谐城市;加强政策引导,形成城市文化保护机制等方面为重点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胡歆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4):97-98
发展文化经济,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潮流,也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芜湖,需要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并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邓春玉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17(6):1-7
解答打造什么样的文化名城、文化名城如何具体定位、文化名城的具体建设路径是什么等问题对推进东莞建设文化名城至关重要。东莞文化名城建设的总体目标应定位为区域性国际文化名城,应按照历史与现代一脉相承、产业与生态持续和谐、绿色与时尚主题永恒、陆域与海洋协调发展的思路,实施百姓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园林文化名城、创意文化名城、会展文化名城、海洋文化名城六大文化名城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4.
15.
16.
李玉悌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5,12(4):12-14
针对东莞文化新城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贪大求全、盲目攀比,文化新城建设的关键是做到文化理念新、民众观念新、政策制度新、文化队伍新. 相似文献
17.
徐波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9,16(6):115-118
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心把东莞理工学院建设成为东莞大学,作为东莞理工学院的每一个成员都要为此而不懈努力,要以多样化大众教育、创新精神发展东莞理工学院,规划好东莞理工学院发展的蓝图,真正实现以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使东莞理工学院成为东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龙头,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服务保证。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主流的意识形态。只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保证国家软实力提升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该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相关理论,指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意义,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现状,提出了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家两大战略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文化软实力建设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这种统一性具体体现为:历史境遇的共存性、指导思想的同一性、价值旨趣的一致性、实现主体的交融性、文化品性的相通性和途径方法的交互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