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视旅游是影视创作与特色旅游的结合,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文化概念.影视作品的推出,不仅能提高拍摄地的知名度,还能成为旅客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因素之一,对拍摄地旅游经济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运用SWOT分析法,对七里海景区发展影视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七里海景区开发影视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以影视作品为代表的韩国文化商品对韩国入境旅游的影响日益受到业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近三年南昌市赴韩旅游者赴韩旅游动机的个人偏好调查,对南昌市赴韩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了分类和市场细分。我们发现,影视作品对赴韩旅游正向作用明显,影视作品对各个细分市场上的旅游者均具有正向影响和影视作品是一种独立性的旅游动因.这三点结论对于赴韩旅游研究和赴韩旅游市场营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依据中国百强旅行社官网公布的旅游线路详细报价单,运用频数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海南岛旅游线路模式、空间格局及旅游目的地的类型与角色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游客倾向于选择具有高知名度的多目的地区域环游旅行模式和单目的地旅行模式,这一特征在海口与三亚两地表现最为显著;海南岛不同旅行模式所吸引的客源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海南岛目的地节点在旅游线路中各有角色分工,这由目的地旅游资源禀赋、景点基础接待服务设施状况及交通条件等方面决定;相比海南岛东部各目的地旅游资源,海南岛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随着"游+购"旅游形态的蓬勃发展,免税购物游将成为海南岛又一旅游特色.  相似文献   

4.
旅游目的地营销对于目的地旅游产品销售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旅游业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具有必然性.同时,信息化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渗透更有利于目的地旅游产品的营销.本文从DMS、网络营销及虚拟社区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应用的角度,对信息化与旅游目的地营销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陈青松  马耀峰  李森  刘智兴 《河南科学》2014,(11):2366-2372
目的地城市旅游供给评价是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入境旅游为视角,基于市场调研数据,构建了目的地城市旅游供给指标评价体系,借鉴模糊物元模型对我国六大城市的旅游供给水平进行测评,把目的地城市旅游供给要素分为核心、辅助和瓶颈等3个要素层次.结果发现:北京、上海、西安和成都为二级供给水平,广州和昆明为三级供给水平;形成了目的地城市供给评价的3883结构;城市间旅游供给要素水平存在差异,供给特色鲜明;模糊物元模型在旅游供给水平测评上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以安徽省为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把旅游者在不同旅游阶段(旅游前vs.旅游后)对旅游目的地的不同形象感知(认知形象vs.情感形象)和旅游者态度纳入到一个整体性研究框架,分析了省域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形成过程及其对旅游者态度的影响。研究结论有:(1)旅游者在不同旅游阶段(旅游前vs.旅游后)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在因子结构、形象内涵以及感知程度等多个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2)旅游前,旅游者通过各种商业和非商业信息来源形成了关于目的地的原生/引致形象,并由此初步形成了对目的地的情感形象(旅游前)。(3)旅游者综合旅游前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及其在目的地的亲身经历形成了关于目的地的复合形象,并最终形成了对目的地的情感形象(旅游后)。(4)旅游之后旅游者的目的地形象感知对其旅游满意度和忠诚度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认知维度的复合形象相比,情感形象对旅游者的态度和行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香港开展旅游目的地推广营销活动30年来,始终贯彻着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以需求为导向、市场调研为基础,建立了主导、多元参与的旅游目的地推广营销体系,并在品牌打造、新媒体运用、区域合作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彰显了自身鲜明的特色和价值,对于推动内地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宣传推广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旅游目的地系统吸引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旅游目的地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分析为基础,分析总结出旅游目的地系统的三大功能:客流、信息流和收益流.影响旅游目的地系统吸引力的因素包括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企业、旅游政策环境等,目的地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系统是旅游目的地系统吸引力产生的根源,在旅游目的地唯一且不考虑旅游客源地的影响情况下,旅游目的地系统的吸引力可表达为:R=B*n∑i=1Ai*M^-di。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旅游目的地环境优化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旅游目的地环境优化的主要内容,并分别从倡导"责任旅游"以及生态环境、视觉环境、社会环境、服务环境和投资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对策,旨在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旅游者出游行为决策具有重要作用,互联网日益成为目的地形象宣传的重要途径.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在对旅游目的地供给方的英文网站和海外游客的博客游记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并对比了涉外旅游的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发现黄山市涉外旅游形象侧重于认知形象的构建,忽视了对情感形象的构建,供需双方在认知形象内部也存在明显差异.为此,建议我国类似的旅游目的地应从迎合海外游客的旅游偏好,实现文化旅游的再生产,重视情感形象的构建以及加强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出发,对涉外旅游形象建构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11.
旅游目的地形象“拼图”及测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借用拼图和七巧板概念进一步阐释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义、维度和属性,构建旅游目的地形象拼图过程模型,提出可用于对比研究目的地形象的测评指标体系,并以中国国际旅游形象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目的地形象是人们对自己大脑中获得的有关旅游目的地各种信息"零片"进行"拼图"的结果.(2)"拼图"过程是导致目的地形象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的根本原因,也是目的地形象策划和形象营销能产生市场劝说作用的依据所在.(3)目的地形象可划分为旅游吸引物、基础设施、休闲和娱乐、环境和地方氛围等5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不同的属性.(4)旅游者了解的目的地形象维度越完整、每个维度的属性越丰富,其对目的地的形象拼图结果越接近目的地实际情况.(5)目的地形象形成过程包括零片阶段、拼图阶段、情感评价和意动等四个阶段及自发拼图形成原生形象、自觉拼图形成认知形象和修正拼图形成整体形象3个渐进过程.(6)目的地形象可用Dm、La、H、E和D等指标定量测评.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目的地形象和游客满意度在旅游涉入度与重游意愿间的影响,该研究以新疆入境旅游者为研究对象,从实证角度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将目的地形象与游客满意度作为中介变量,旅游体验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了旅游涉入度与重游意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 旅游涉入度对目的地形象、游客满意度存在积极影响,而旅游涉入度与重游意愿之间并无直接关系;2) 目的地形象与游客满意度在旅游涉入度与重游意愿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3) 旅游体验在旅游涉入度与游客满意度、重游意愿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基于上述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以便为新疆旅游目的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农民旅游在国内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问卷的详细分析得出农民旅游人数、出游天数、游客年龄、日均消费等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农民旅游的时间对旅游目的地的住宿需求、农民对旅游目的地宣传途径的选择、农民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对目的地的消费价格的影响、农民旅游的动机对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等需求特征。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迅速升温,乡村旅游目的地快速增加,乡村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差异化乡村旅游目的地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阐述旅游目的地定位的内涵,确立了基于历史文化视角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定位指导原则,并以莒县大石头河南村为例,探讨了如何从历史文化角度进行乡村旅游目的地定位的问题.研究认为:莒县大石头河南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定位,应该以"卧龙文化"为核心进行,并应将之贯穿于整个乡村旅游的形象设计、品牌打造、项目构思、活动策划及旅游商品开发等各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15.
鲜明独特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和品牌个性不仅能吸引游客,并能提升游客重游和推荐旅游目的地的意愿。基于前期研究结果以及品牌个性理论研究,构建了34个项目的妈祖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量表;以福建湄洲岛为研究对象,收集了712名湄洲岛游客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妈祖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主要包括原始、忠诚、耀眼、闲适和刺激等5个特征。提出要突出独特和鲜明的品牌个性,目的地品牌个性与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偏好相匹配,建立积极的品牌体验,加强品牌传播和推广,做好品牌维护和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学》2016,(12):2098-2104
旅游目的地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地域空间,其旅游业协调发展意义深远,前人的研究表明,我国旅游目的地普遍存在旅游空间错位现象.建构了旅游目的地空间错位的评价标准体系,以二维矩阵模型评价辽宁省域旅游目的地空间错位,发现辽宁省域旅游目的地旅游经济与旅游地资源并不错位,验证辽宁省域旅游目的地存在旅游经济与旅游景观资源的空间错位,提炼出辽宁省域游目的地全域全产业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调查地震后旅游者对四川众多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形象、是否愿意重游四川等问题,通过实证分析,探索国内旅游者重游四川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旅游目的地资源质量、旅游目的地忠诚和总体满意对旅游者的重游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同时,针对不同的重游决策影响因素,将旅游者分为"满怀期待型"和"无所谓型",并总结了各自对重游影响因素的关注程度.最后就该研究的局限性和研究启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基于市民旅游意愿调查,构建了兰州市市民旅游意愿的Pearson相关分析和累计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市民到周边地区旅游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目的地的治安状况、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旅游目的地景观与旅游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为了促进兰州市周边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改善旅游目的地治安状况,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优化设计旅游景观.  相似文献   

19.
枢纽中心和拥有高价值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是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极,其旅游细分市场很大程度受气候舒适度的制约.四川省尚无目的地尺度的气候舒适度评估,据此,获取了四川省28个主要旅游目的地1986-2015年的气温和相对湿度数据,利用Terjung舒适指数、系统聚类以及月气候舒适集中指数等方法,评价了上述目的地的气候舒适度.结果显示:1)25个目的地至少有5个月及以上的整体气候舒适度适宜旅游,23~25个目的地4,5,9,10月的气候舒适度适宜旅游天数比较集中;2)按照气候适宜旅游的程度,28个目的地的气候舒适度可分为5种类型,即:长季舒暖型,中长季暖夏型,中季热夏型,中季闷夏型,短季凉夏型;3)西昌、九寨沟、北川、雅安等目的地的气候舒适度适宜夏季避暑,而所研究的目的地的气候舒适度都不适宜冬季避寒.  相似文献   

20.
面向目的地建设的游客满意度对目的地的建设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西藏为案例,在分析旅游目的地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炼出旅游目的地建设的主要内容,构建了游客满意度的测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西藏游客满意度进行评价,得出游客满意度的等级序列,据此提出了西藏在建设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过程中提升游客满意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