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自组织模型的城市人口分布动态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自组织建模原理,在费尔哈斯模型(Verhulst model)的基础上,以城市区域的人口为状态变量,考虑城市区域人口的相互迁移作用和环境竞争约束因素,尝试建立城市人口区域分布演化模型来进行城市系统演化的讨论.在广州市历史人口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基于自组织原理的城市人口区域分布动态模型,模拟预测了广州市未来50年4个区域人口动态演化趋势,其结论可以为现实的广州市人口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市人口分布预测对城市人口政策制定及配套设施规划意义重大。研究基于西安市第二至第六次街区人口普查数据,使用人口灰色预测和城区36维空间扩展预测等方法,直观展示了2020年大西安中心市区人口分布态势。预测表明,2020年大西安核心区仍将维持人口高密度状态,城区继续向周边郊区蔓延,圈层式和飞地式扩展的功能区和产业园区周围将聚拢人口和服务性工商业,形成片、轴、圈相叠合的庞大混合功能区;大西安人口分布变动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增长、新型城镇化、产业园区规划、居住和通勤改变、城市等级提升等。该研究有助于认识城市人口分布和空间演化规律,研究结论可作为城市规划、公共服务、商业选址、政策制定的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时间分辨率城市人口日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人口随着时间变化显著,不仅白天、晚上城市人口分布差异大,一天24 h的城市人口分布差异也很大;建立了以高时间分辨率的城市人口为特征的城市人口日动态分布模型,并进行结果验证;指出模型中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是造成误差的主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达到提高城市人口日动态分布模拟结果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提出头胎生育基数概念,据此建立了一种受生育政策控制的人口动态模型.提出了预测人口的空间分布的分级漏斗模型.用这两个模型对南部县未来25年的人口时空分布做出的预测,已被政府采用.  相似文献   

5.
人口分布预测对城市开发区等小区域产业布局、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规划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使用历次人口普查、土地利用、主城区变化等数据,采用灰色理论预测人口和城区扩展,采用格网化方法绘制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图,并比例推测和预判中长期人口分布变动趋势。研究发现西安高新区2020年人口分布仍较集中且密度增大,2035年人口继续向近郊区蔓延,2050年人口分布情景取决于诸多可变因素。预测结果启示开发区应通过设计混合功能区空间模式、保障基础教育资源公平布局、建立高水准的轨道交通网络、避免冒进的土地城镇化等方式实现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信息化战争中人口防护的要求为目标,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防护人口基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解析城市昼夜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就业人口为影响因素的城市防护人口基数的计算方法。根据城市就业人口分布与城市用地形态的关系建立了人口分布预测模型,引入了就业人口吸引权、用地规模、土地利用强度、区位系数作为模型的基本参数,给出了取值方法。以某市中心城区为实例对防护人口基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可以供编制人防工程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进阻滞增长模型及对深圳人口进行预测,为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单独二胎"政策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建立阻滞增长模型,利用统计数据资料,求出了模型中的参数,并对1970—2010年的人口数量进行了预测。通过与实际人口数量进行比较,发现阻滞增长模型人对口数量的预测是较符合真实情况的。本文第二部分建立了Leslie模型。结果得到1990年人口11.433亿与真实值11.106亿十分接近,预测了2015—2030年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预测得出了2030年人口老龄化更加严重。结论发现Leslie模型不仅可以对人口总量进行准确预测,也可以反映人口变化的深层次因素。  相似文献   

8.
张小琴  范东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9):2229-2232,2236
城市人口容量研究不仅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对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也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道路交通资源作为承载人口的重要载体,本身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基于交通环境承载力的城市人口容量研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太原市为例,从道路交通资源承载角度,运用太原市交通模型,以城市交通系统车行道容量估算方法与OD反推两种方法为基底研究手段,结合太原市交通模型开发报告与太原市城市交通发展规划方式划分结果,进行基于交通环境的城市人口容量预测研究,运用此两种模型方法得到太原市规划年极限交通环境承载力条件下的人口容量,对比分析预测结果,论证该模型方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两种预测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城市人口的变化将影响城市的土地使用,因此对城市人口的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为计算城市用地情况提供数据,通过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情况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城市的用地情况。在研究中,采用遗传神经网络对城市人口进行预测,应用标准BP神经网络和遗传BP神经网络分别对城市人口进行预测,比较两种算法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分析了城市人口与城市用地情况变化的关系,为对城市用地情况变化的预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戴忱  李升峰 《江西科学》2007,25(4):483-488
回顾了现在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的几种常用方法,提出在注重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在城市总体规划人口规模的预测中,除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因素外,还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出其主要的环境制约因素,运用生态平衡原理,推算合理的城市人口规模。本文把水环境容量和人口规模预测结合起来,进行了一种新的环境容量法人口规模预测的应用探索,即水环境容量法,并说明了本方法的适用范围。本方法充分考虑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以水环境容量为环境限制因子,预测了水环境容量阈值允许范围内的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方法仅能在数量上达到较高的模拟精度,但是不能对城市人口分布表现的居住分异特性进行描述.针对常用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模拟方法的不足,构建了基于多智能体的城市人口分布模拟模型,模型由影响要素、智能体、决策规则等组成.居住用地划分为均匀的居住元胞,初始状态下,每个居住元胞分布相同数量的智能体(家庭为单位),智能体在各自居住压力作用下做出是否迁居的决策,如果迁居则选择合适的居住元胞,通过智能体的不断决策、协商、迁居模拟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重力模型,本文模型所模拟的结果不仅具有较高的精度,而且模拟的城市居住分异现象与现实居住格局相符合,为城市人口分布模拟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大城市过大、小城市过小是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分布的主要特征之一。针对这一现象,综合使用齐普夫(Zipf)指数、城市首位度和人口分布变异系数等指标,测度了各省人口空间分布状态,分析检验了政府财政干预等因素对人口分布离散度的影响方向与力度。分析发现:多数省份人口分布不合理;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财政干预分别与省区城市人口分布的合理程度正相关和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GM(1,1)模型灰色预测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1992-2001年呼和浩特市人口数据资料为依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GM(1,1)人口预测模型,统计检验和误差分析表明,模型精度较高.用该模型预测了呼和浩特市2005-2009年城市人口规模,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偏微分方程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机理分析和数据拟合的一般原理分别建立了城市、城镇、乡村人口分布和密度函数的模型,最终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的预测模型。基于该模型利用拟合优度检验法,预测了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城市、城镇、乡村未来10年各年的人口数量,并对中国义务教育阶段人口变换的中短期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直至2009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不断减少,从2010年全国实行全面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数又开始逐渐增长,2020年达到12 536.57万人基本趋于平稳状态。  相似文献   

15.
提高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结果的精度,对提高政府地震应急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人口密集区,中强地震往往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地震灾害人口易损性指的就是某地区地震灾害发生后可能造成的人口的损失程度,地震灾害人员易损性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对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和老幼人口比例3个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提出科学掌握人口的分布规律,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为地震灾害人员伤亡预评估模型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偏微分方程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机理分析和数据拟合的一般原理分别建立了城市、城镇、乡村人口分布和密度函数的模型,最终建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的预测模型.基于该模型利用拟合优度检验法,预测了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城市、城镇、乡村未来10年各年的人口数量,并对中国义务教育阶段人口变换的中短期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直至2009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不断减少,从2010年全国实行全面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数又开始逐渐增长,2020年达到12 536.57万人基本趋于平稳状态.  相似文献   

17.
具有年龄结构与区分性别的中国人口增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虑了年龄结构、性别与地区(城市、镇、乡村)对我国人口发展的影响,建立了离散线性的差分方程组人口发展模型,并给出了城、镇、乡的男女性人口增长的统一模型,用该模型对我国未来人口的增长情况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人口时空分布模型方法单一、操作复杂,提出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重新构建人口时空分布模型的新思路。对该模型进行了具体建模和编程实现,并将该模型集成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中。最后,利用该系统对江西省人口时空分布进行了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用于人口时空分布分析,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容县四十多年来人口的发展变化趋势及现状特点进行分析,然后用自然平均增长法、回归预测法、灰色系统GM(1.1)模型、中国人口模型及逻吉斯蒂模型等方法对该县未来人口的发展作了预测,经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选取了中国人口模型的预测结果.此结果可为容县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镇人口空间分布的自组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和我国人口分布、演化的特点,建立了描述我国各省(海南省、台湾省除外)城镇人口演化的自组织模型,对我国人口分布发展特点进行了讨论,拟合了1980~1984年的人口空间分布,并预测了未来城镇人口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