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苦荞芽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法测定了苦荞芽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苦荞芽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甲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40 g/m L.在此条件下,苦荞芽多酚的提取量高达83.51 mg/g.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苦荞芽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93.36μg/m L和185.76μg/m L.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光质对苦荞芽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明确最适宜的光照条件,选用西荞I号做为试验材料,采用红光(RED)、蓝光(BLUE)、LED、1.5RED/FAR、0.5RED/FAR 5种光质,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下苦荞发芽过程中芽生长、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光照处理(BLUE、0.5RED/FAR)显著影响苦荞芽的生长,芽的鲜重、茎长和茎粗较对照处理(黑暗)分别降低了2.8%~41.3%、7.3%~50.2%、2.0%~25.0%;与对照相比,在第10d,1.5RED/FAR处理提高了苦荞芽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提高了0.6%和3.9%;光照处理(1.5RED/FAR和0.5RED/FAR)显著增加了苦荞芽的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1.8%和22.8%,芦丁含量分别提高了2.9%、23.9%;光照处理(BLUE、1.5RED/FAR、LED)显著增加了苦荞芽的槲皮素含量,分别提高了52.3%、50.8%、55.3%.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苦荞芽添加量对挂面烹调时间、熟断条率、烹调损失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苦荞芽添加量的增加,烹调时间逐渐减少,熟断条率和烹调损失先降低后增加;熟断条率和烹调损失在苦荞芽添加量为10%时最低;综合考虑苦荞芽菜挂面的品质和营养价值,苦荞芽的合适添加量为20%~25%.  相似文献   

4.
苦荞芽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苦荞芽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用热板法观察苦荞芽提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观察苦养芽提取物对小鼠的抗炎作用.结果:苦荞芽提取物能延长小鼠舔后足潜伏期,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1,P〈0.05).结论:苦荞芽提取物具有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苦荞籽粒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苦荞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进行响应面试验,建立二次回归方程,得到苦荞籽粒黄酮的较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mL/g)20∶1,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h,此条件下提取率为2.632%。通过测定纯化后苦荞籽粒黄酮对O-2·的清除率、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析其抗氧化能力,并用抗坏血酸做阳性对照,结果显示苦荞籽粒总黄酮具有还原力。通过SPSS软件分析,得到其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清除O-2·能力和清除DPPH能力的IC50值分别1.115,0.498,2.235μg/mL,表明苦荞籽粒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发酵青刺果种子的酚类物质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刺果种子为研究对象,利用4种不同丝状真菌(少孢根霉3152、米曲霉变种2083、米根霉40503、米根霉3005)分析发酵前后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少孢根霉3152、米曲霉变种2083、米根霉40503这3种真菌发酵均可显著提高其总酚、总黄酮含量,其中米曲霉变种2083发酵48 h后效果最佳(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为750.74±11.33、833.70±3.77 mg/100 g种子干重).发酵前后其含量最高的酚类物质均为芦丁,由67.12±0.69μg/g增加至108.07±0.18μg/g.发酵能改善青刺果种子的抗氧化能力,其中少孢根霉3152发酵48 h清除DPPH·的效果最佳,米曲霉变种2083发酵48 h对ABTS+·的清除最强.发酵可以显著提高青刺果种子的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适合作为功能性食品的原料加以开发.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分析苦荞中多菌灵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苦荞粉粹后,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净化、浓缩、用乙腈定容.采用配有紫外检测器的HPLC测定,以乙腈-水(体积比为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2 nm.浓度在0.025~5.000 μg·mL范围内多菌灵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 9; 平均回收率为83.60;~91.59;,RSD为2.11;~6.56;,方法的最低检出限(3S/N)为0.01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用乙酸乙酯、 氯仿、 正丁醇等有机试剂和水分别提取中草药紫苏梗的有效成分, 得到有机酸类、 三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 并研究其抗氧化效果. 结果表明: 紫苏梗正丁醇相中没食子酸的质量比为0.6 g/kg; 氯仿相中三萜类化合物齐墩果酸的质量比为0.9 g/kg; 紫苏梗提取物中黄铜类化合物质量比相对较高, 在乙酸乙酯相中为1.2 g/kg, 氯仿相中为1.1 g/kg; 紫苏梗各提取物对·OH自由基、 超氧自由基(·O-2)和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其中1 mg/mL的乙酸乙酯相和氯仿相的清除能力最强, 分别为79%和73%、 62%和59%、 83%和80%, 对·OH自由基和DPPH·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强, 即紫苏梗各提取物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用乙酸乙酯、 氯仿、 正丁醇等有机试剂和水分别提取中草药紫苏梗的有效成分, 得到有机酸类、 三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 并研究其抗氧化效果. 结果表明: 紫苏梗正丁醇相中没食子酸的质量比为0.6 g/kg; 氯仿相中三萜类化合物齐墩果酸的质量比为0.9 g/kg; 紫苏梗提取物中黄铜类化合物质量比相对较高, 在乙酸乙酯相中为1.2 g/kg, 氯仿相中为1.1 g/kg; 紫苏梗各提取物对·OH自由基、 超氧自由基(·O-2)和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其中1 mg/mL的乙酸乙酯相和氯仿相的清除能力最强, 分别为79%和73%、 62%和59%、 83%和80%, 对·OH自由基和DPPH·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强, 即紫苏梗各提取物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糙米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蒸煮方式(蒸制、电饭煲、高压锅,微波炉)对糙米中多酚组成、含量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糙米多酚组成及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清除、羟自由基清除、铁离子还原能力(fer...  相似文献   

11.
蓝莓多酚的萃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萃取溶剂及pH值对蓝莓中可萃取多酚(EPP)和不可萃取多酚(NEPP)萃取率的影响,并用DPPH法研究了这两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加入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可明显提高EPP的萃取率,其中以50%乙醇的萃取率最高.采用硫酸水解法分离制备NEPP,结果表明,蓝莓的NEPP含量远远高于EPP.EPP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含量呈正相关性.萃取溶液pH值对EPP萃取率具有明显的影响,pH值越低,可萃取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荞麦是一种重要的杂粮兼药用作物,针对荞麦生产现状,从生态条件出发,分析了温度、光照等因素对荞麦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影响,以期为荞麦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荨麻多酚抗氧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微波提取异株荨麻得到荨麻多酚,以芦丁、维生素C为对照,研究了荨麻多酚对O2-·、·OH、H2O2的清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荨麻多酚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外源性天然抗氧化剂.本研究可为新疆麻叶荨麻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苦荞内源激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高产苦荞品种川荞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不同的光照处理,测定苦荞成熟期叶、茎和根的脱落酸、玉米素+玉米素核苷、生长素、1-氨基环丙烷-1-羧酸、多胺等内源激素含量和最终的产量和品质,最后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光照处理能明显提高川荞1号的单株粒重、千粒重、产量、总膳食纤维、蛋白质、总淀粉和黄酮含量;增加光照处理能明显增加川荞1号根茎叶中的ACC含量,但降低了ABA含量,光照处理对川荞1号根茎叶中的IAA、Z+ZR和多胺的影响不大;川荞1号不同部位间的内源激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根茎叶中的ABA含量与荞1号的产量和品质呈负相关关系,IAA、ACC等内源激素含量与与荞1号的产量和品质呈正相关关系,部分达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大量研究表明,长期饮茶尤其绿茶者,可大大降低各种癌变的发病率,而且对多种体内外肿瘤具有直接杀伤作用.作者通过采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初步探讨茶多酚对Hep-G2细胞的凋亡作用.采用MTT法(噻唑蓝比色法)和AO-PI(吖啶橙-碘化丙啶)双重荧光染色法研究了茶多酚诱导Hep-G2细胞株的凋亡作用.MTT法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茶多酚对Hep-G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存在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升高,其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也升高.Hep-G2细胞经茶多酚作用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可见凋亡小体,荧光强度增强,细胞呈现凋亡现象.茶多酚在体外对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诱导其发生凋亡.研究结果为茶多酚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