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委托代理关系与企业投资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某些契约反映‘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双方之间的经济利益冲突,决定了他们必然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企业行为,以谋求各自利益目标,企业的投资决策也不例外。该文在阐述了委托代理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委托代理关系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旨在企业科学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经营者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委托-代理关系一直是契约经济学研究的重点,莫里斯、霍姆斯特等人已经建立了委托-代理理论的正式模型来分析这种关系,以此理论为基础,结合寻租理论,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在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经营者)寻租行为的动因及其它,结论是①在完全信息的条件征,代理人寻租的最优选择取决于委托人监督的概率;②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代理人寻租是对委托人采取策略的最佳反应,认为完善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治理结构、建立事前监督和事后处罚机制、通过制定各种代理人的薪酬计划及激励制度等来治理代理人的寻租行为。  相似文献   

3.
吴亚丽  邓少灵 《科技资讯》2010,(13):241-241,243
现代企业因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由众多的股东占有,企业经营者不具有剩余索取权,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产生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理论在于委托人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通过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促使代理人采取适当的行动,最大限度地增进委托人的利益,从而克服和减少委托代理中的风险问题。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通过委托代理理论视角来探求公允价值的本质及客观要求,以此进一步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代理理论制度缺陷的弥补和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层层推进论证了现代企业制度与预算机制的内在联系.现代企业制度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的核心在于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而预算则是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最好办法.本文重点讨论了预算机制在解决代理人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组织制度中存在着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基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代理制既是必要的,又是有效的。西方管理学家对委托人目标和代理人效用函数的不一致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委托代理理论。本文简要介绍这一理论,并就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组建独立董事协会实现独立董事的社会化委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8月16日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这表明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已不可逆转。要建立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作用,科学的独立董事委托权配置是至关重要的。证监会对郑百文开出的罚单中对不取公司分文报酬的独立董事的惩戒,使我们不得不对我国现有独立董事委托权配置及其产生的激励约束效果进行深刻反思。 一、我国上市公司现行独立董事的委托权配置不科学 委托代理关系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基本关系。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部分也是建立在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7.
企业治理结构是伴随产权结构中的所有权、经营权与控制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它是解决企业内部各种代理问题的和机制.它规定着企业内部不同要素所有者的关系.特别是通过显性和隐性的合同对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进行分配。从而影响企业家和出资人的关系。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研究和关注的是公司治理结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类型).主要是想利用它的处理代理问题的机制。因为,一般股份制都存在着委托一代理关系,会因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效用函数不一致行以及信息不对称而产生代理问题..因此对委托一代理问题的解决和处理.在国有森工资源型企业制度中也十分必要.并且又十分特殊。  相似文献   

8.
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效率损失产生的原因.从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两方面出发,以降低效率损失为最终目标,构建了委托代理关系下效率损失的双向制衡机制.本文认为,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效率损失问题,不仅依赖于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健全,还依赖于企业外部约束机制的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必须以外部机制为依托,同时又影响外部约束机制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组织制度中存在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基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委托-代理制既是必要的、有效的,又存在着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同的矛盾.西方管理学家对委托人目标和代理人效用函数的不一致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委托-代理理论.简要介绍了这一理论,并从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培育企业文化和建设规范运行的市场4个方面,论述了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改善委托-代理关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债转股中的一个委托代理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有企业债转股中,资产管理公司扮演着债转股企业的阶段性持股股东和监督者的双重角色,因而拥有剩余索取权的资产管理公司与债转股企业的关系是可能存在合谋行为的委托代理关系。文章从阐述资产管理公司与债转股企业的博弈关系出发。构造资产管理公司与债转股企业的委托代理分析框架,认为在国家给定对资产管理公司的制度约束和目标考核的激励机制条件下,资产管理公司和债转股企业能够根据其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原则达成博弈均衡,而国家只需要做的是确定对AMC的制度约束和债转股资产回收的绩效考核机制,或最终承担债转股风险和政策效率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