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银舜生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4,16(2):60-65
采用正交回归设计,最优化方法进行耐磨堆焊焊条的配方设计和试验,建立了堆焊层硬度和磨损失重对焊条药皮各成分的回归方程,探讨其影响规律,并以此研制成功综合性能优良的高耐磨堆焊电焊条.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于超导金属的体弹模量进行了定量的model计算,具体讨论了铅、铟及金属氢由于超导状态所引起的金属压缩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飞机蒙皮上止裂孔对裂纹应力集中的影响情况,建立蒙皮上裂纹和止裂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裂纹损伤的应力集中系数与止裂孔相对直径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止裂孔相对直径的增加,止裂孔对蒙皮应力集中的改善效果越来越好,当相对直径大于0.05时,改善效果就不太明显了.最后介绍了止裂孔在蒙皮裂纹修理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机械制造行业对零件加工精度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这就使得机械加工企业需要根据市场要求不断完善机械加工技术.本文首先分析了机械加工精度的要求;其次从金属零件加工的角度出发,详细探讨了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提供有益参考,全面提高金属零件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5.
利用邻香兰素缩1,3-丙二胺为配体合成了两类salen 3d-4f异核金属配合物。它们分别是双核配合物[Dy(CuL)Cl2(H2O)2(MeOH)]·MeOH·Cl(1)和三核螺旋桨结构配合物[Dy(CuL)2Cl(MeOH)2]·PF6·CH2Cl2(2)。配合物2中六氟磷铵阴离子作为结构调节剂不仅可以平衡电荷,而且可以调节结构,使配合物呈现新颖的双刃螺旋桨结构。此外对配合物1和2的分子磁性研究表明,二者都体现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非热处理高碳高锰钢凝固研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从非平衡凝固(液淬和铸造)角度深入研究高锰钢中碳化物的形成及其形态,发现:高锈钢中碳化物在非平衡凝固过程中可以形成,生长方式为分枝合作长大模型.通过Si-Ca变质剂变质处理后,分枝的碳化物转化为球状,原因在于碳化物长大过程中生长界面前沿的活性元素硫氧发生了改变,改善了碳化物生长方向上的成分过冷,使碳化物在长大过程中各方向生长速度相近而长成球团状.这为高碳高锰钢铸态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高层建筑箱形基础与施工规程》JGJ6-80所提供的公式,推导出箱形及筏片基础底板的抗剪与抗冲切之间的相关公式,给出相关曲线。根据相关曲线分析了箱形,筏片基础底板破坏形态与底板的厚度、边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洪波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4,16(4):70-74
本文主要研究了C、Y、Co、Al、Ti、Nb、Mo、Si、Re-Mg、Si-Ca对纯镍铸铁焊条冷焊时焊缝抗热型性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在最大限度提高焊缝金属抗裂性,保持或改善接头加工性能的前提下,探讨了石墨球化剂Re-Mg和细化晶位元素Ti对焊缝金属机械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抗裂性优良、加工性良好,机械性能较高的纯镍铸铁焊条. 相似文献
9.
用背散射X光穆斯堡尔法研究了M2高速钢中相的组态结构,从实验上得到:(1)M2高速钢中最近邻两层上各配位合金元素对铁磁有效场的影响可以近似认为相等,相应其马氏体相可简化为只有四种不同环境的铁位,即铁原子最近邻两层上无配位合金元素和有1,2,3个配位合金元素等四种;(2)M2高速钢的残留奥氏体相中的碳原子处于八面体间隙位置,并且在高温淬火过程中,间隙碳原子会发生向残留奥氏体相中偏聚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研究了SiC颗粒分布状况对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激光热冲击破坏的影响,发现微裂纹形成是由基体内的孔洞和颗粒与基体脱胶所引起,而陶瓷颗粒分布不均匀对裂纹的扩展机理有重要影响,它大大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采用薄板轧制工艺,获得不同变形量而残余应力趋于零的试样,分离了应力强化和组织强化,通过疲劳裂纹扩展试验,探讨了组织强化对疲劳裂纹扩展的作用。结果表明无残余应力作用时变形组织也可提高疲劳裂纹扩展抗力,相同△K下,H62的dC/dN低于T2,且两者的dc/dN均与Hv关系不大,表现出对ε一定范围不敏感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考虑在高速机构中有着广泛应用的二阶泛函微分方程(r(t)x′(t))′+a(t)x~a(t-τ(t))=f(t).(A)其中0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运动中的力量素质、力量素质的分类及影响力量的生理学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在力量训练中选择正确、合理的训练方法,提高力量素质,为掌握技术动作、创造良好的运动成绩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温对玉米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玉米为研究对象,人为模拟高温,以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为主要测定指标,研究了高温对玉米幼苗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幼苗经过38℃高温处理24h后,POD活性增强,SOD、CAT活性先升后降,O2^-的产生速率增加,同时,高温处理后的玉米幼苗叶片MDA含量、膜透性增加,幼苗的膜系统受到明显的伤害.由此认为,高温协迫后,活性氧积累以及由此引发的膜脂过氧化作用是玉米幼苗高温伤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