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女儿会”是恩施土家族地区青年男女借赶场活动自由择偶相亲的婚恋节俗,自产生之日起,“女儿会”始终被置于消费文化场域,是人们消费的对象.文章以“女儿会”为中心,探讨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下,民族文化是如何坚守其文化根基,在传承其功能性实质的基础上,创生纵横度更广的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以实现多维利益主体的共赢以及个人、城市、民族的协同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略分析了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认为少数民族文学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时代的进步和作家自觉的艺术求索。到了新世纪,随着文化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提升,少数民族文学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3.
艺术与地域环境的密切关系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原始“情结”。这个情结是具有超时空的永恒性的。民族艺术审美的地域性特质具有合规律的必然性,但同样又是处于发展变化状态的。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不同地域都有自己的根性、自己的特色,独有的地域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独存的传统文化,独具的民族性格,可以使每个民族都有资本创造出富有新的审美内涵的民族艺术。这是民族艺术对于世界文化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使得艺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呈现出商品化、符号化和娱乐化的新特征。这种趋向使得艺术不断走向功利性、拟像性与浅表性,艺术迷失了价值。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可从善的向度重建艺术的人文关怀,从美的本性重构艺术的审美意味,从真的特质重塑艺术的批判精神,最终通过重建艺术价值使其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5.
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能否在世界文化之林始终具有持久的魅力,不仅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文化艺术的历史厚度和内涵的深度及其影响力的强度,而且取决于该民族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的感情和态度,即是否能始终以深厚的民族感情对本民族的灿烂文化予以继承、丰富和发展。审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审美成熟的标志。既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又反对用保守的固定不变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民族传统所固有的东西。既要求保持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民族特点,又要求从世界的、时代的文化艺术中吸取营养和有益的东西。这是文化艺术民族性的本质要求,也是对待审美民族性的科学态度。要注重培育审美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6.
体育消费心理文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江 《开封大学学报》2001,15(4):60-62,67
体育消费是大众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其消费行为受价值观、审美取向、民族性格取向、民族思维方式、民风民俗等文化因素的影响。我们要把握文化与体育消费之间的关系,掌握体育消费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深层次规律。  相似文献   

7.
消费时代作为全球化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文化语境,改变了人类审美既成的文化背景与环境,形成新的消费意识形态,导致当代审美转向更广泛的文化、生活领域;消费时代人类审美的重要表征是转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其核心是人的日常生活质量及价值形态的重建。消费时代的审美观念与实践也呈现出诸多的矛盾与问题,需要美学研究中的深入思考与辨析。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看待日常生活审美化,引导其处于理想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化的历史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活动和文化现象。本文以青片羌族风情旅游开发为个案,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的特殊性与文化再造过程中的文化保护,从而在一定层面上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贸易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9.
CG创作是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需要多学科、多知识层面的融合才可取长补短,要具备艺术创作能力和艺术设计的修养.CG艺术设计与民族传统文化相互借鉴和相互发展,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一种传承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消费时代的审美问题,是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审美面临的新问题,也是美学研究史上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学术命题。消费时代作为全球化过程中一种特殊的化语境,改变了人类审美既成的化背景与环境,形成新的消费意识形态,导致当代审美转向更广泛的化、生活领域;消费时代人类审美的重要表征是转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其核心是人的日常生活质量及价值形态的重建。消费时代的审美观念与实践也呈现出诸多的矛盾与问题,需要美学研究中的深入思考与辨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人们在理解和使用民族自信心概念方面存在诸多模糊与混乱,于文化语境上重新阐释了这一概念, 认为民族自信心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内在信仰,它源于一种文化建构,并表现出与民族自尊,民族自负等相关概念截然不同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内以民族艺术为主打的旅游展演项目,张家界市《魅力湘西》对多种文化元素深入挖掘并有机融合,在旅游展演中创造经济效益、传播民俗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等价值方面取得成功.寻求在旅游展演中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路径,并对实现民族艺术价值时出现的真实性、技术操作、娱乐化等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最为风行、最为时髦的话语。其实质就是重新制造一种不平等的经济与文化的趋势和政治霸权主义。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这是当今各个民族国家应对全球化的重要举措。我国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学建设也应在强势文化语境中寻求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媒介变革的时代,各种新的艺术样式层出不穷.影像艺术作为一种电子媒介被运用于现代艺术中,成为新媒体艺术中典型的艺术类型.随着影像艺术的日益成熟与发展,它在各种艺术展览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影像艺术因其特殊性而成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消弭了展览空间,另一方面,使得影像艺术的"情境空间"和"互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延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受时空、民族因素制约的具体。一种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的被阐释受到文化语境的限制,人类学的发展和人类学研究都存在语境问题。本文试用从文化语境的诠释、人类学新的研究走向、主体民族的研究等方面检讨人类学在中国的提倡和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当消费的意义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之时,消费文化则成为构建女性角色的重要手段.在消费文化中,"家和美"与女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女性被构建成消费主体和消费客体的双重角色,并形塑着当今理想中的女性特质.消费文化是鼓励女性消费的一种文化氛围,同时也逐渐成为女性自我实现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7.
赵小妹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27(2):103-104,78
文化已经逐步渗透于当今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方方面面,社会正逐步形成一种文化消费现象。消费并非是买卖物品那么简单,消费文化的内涵也不再仅仅停留在物质消费文化范畴,如人们对陶瓷产品的要求就已不再停留在传统的简单实用的功能作用上。本文从消费文化的特性入手,探讨在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陶瓷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变迁和中西文化交流冲撞的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受到多学科的关注。从艺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来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是艺术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部分;作为民族审美文化核心的民族艺术,在本质上是相互渗透的人类文化中的一个侧面,而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从一开始就把“文化”纳入其研究的范围;民族艺术和民族的风俗习惯常常交融在一起,存在于共同的场域中,成为民俗学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在商业文化霸权的冲击下,消费主义思潮在艺术领域也蔓延开去。由于市场经济和网络等数字技术革新的双重干扰,艺术在这个"机械复制"盛行的特殊时代的生存状况显得尤为艰难。于是,一部分艺术开始堕落,开始抛弃艺术的价值关注并把目光转向媚俗的符号意义。从而人们对消费艺术的虚幻符号意义多过其道德、审美等精神价值。消费时代里,艺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价值危机。  相似文献   

20.
由于电子媒体、互联网等的广泛运用,人类延续了数千年的文艺消费方式从过去的那种以文字阅读为中心转向现在的以图像为中心。媒体时代,文学艺术的欲望化、感官化和快餐化是一种必然趋势,时尚潮流的轮回会继续加快速度,那些脱离时代、腐朽僵死的文化艺术形式会遭到自然淘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