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X奴"词族语义变迁、生成机制等进行了分析,指出"X奴"词模古已有之,"隐喻"是词族类推生成的根源,大量类推使"奴"的义素不断脱落,意义越来越虚,逐渐成为代表"被某种事物影响束缚的一类人"的标记。在对大量语料进行认知调查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X奴"词族的词汇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汉语"单音节颜色词+叠音后缀"结构颜色词特点进行了分析,建议对维吾尔族学生以群集的方式进行汉语教学,采用使汉语"单音节颜色词+叠音后缀"结构颜色词进入一个网络系统、使用标志色彩特征的标注来指称颜色词的属性、在篇章中释义、加强近义词辨析(颜色词具有的不同感受层次、含有的褒贬义、指称范围、语义侧重及适用对象)的讲授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friendly"复合词的数量越来越大,词内结构越来越复杂,"-friendly"词义延伸也越来越广。在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friendly"复合词的构词结构、语义特征以及翻译策略进行讨论,概括出目前此类复合词的四类结构和四个语义特征,并总结出四种翻译策略。最后,对其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4.
基于《现代汉语语义词典》,首先建立不同语义层次的词典,根据词典分别构建模型并进行语义预测,然后将各个模型进行集成,通过集成模型再对未登录词进行语义预测,得到较好的预测性能。利用预测模型对2000年《人民日报》语料进行未登录词语义预测和标注,最终得到带有未登录词语义义项标注的语料资源。  相似文献   

5.
颜色词是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型范畴理论的产生始于对颜色词的研究。原型范畴理论亦可用于解释包括颜色词在内的一词多义现象。以原型范畴理论为理论依据,从认知角度来分析英汉颜色词的语义构建的认知机制,并阐释英汉颜色词的语义文化内涵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现有近义词辨析词典往往忽略近义词的细微用法,缺乏对近义词的句法分布、语义特征、组合限制及使用模板的细致描述.针对该问题,基于真实语料,以搭配为载体,以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为手段,构建了一个近义词辨析知识库,为近义词提供用法和语境知识,包括近义词的搭配词及搭配关系、搭配频率以及近义词在语料库中的句法分布信息、语义特征、语境中...  相似文献   

7.
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在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在其表义上几乎是一致的。然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时期都会使人们对颜色词的认知产生变化,于是,人们便赋予了颜色词各种或同于或异于表义的联想意义。而这些联想意义恰恰是人们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障碍。"Black Friday"两种截然不同的意思就说明了社会文化对颜色词联想意义的影响。而汉语中的"黑"同样也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颜色-物体(color-objec)t Stroop范式,探讨汉字词颜色语义的典型性。结果表明,汉字词颜色语义典型性程度高的命名反应时显著快于汉字词颜色语义典型性程度低的命名反应时,不同的SOA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英汉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颜色词,大致上可以被分成基本颜色词,实物颜色词和色差颜色词.这些颜色词因语言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着各自的国俗语义.作者对英汉语中基本颜色词的国俗语义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它们的异同,旨在促进翻译和英语学习及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结合2 738个领域词汇组成的词典对新疆旅游领域语料进行预处理操作,对文本信息进行实体关系抽取研究,提出基于旅游领域的词典信息,融合多级特征的Bi-LSTM、CNN和Attention机制的领域级关系抽取模型.该模型首先使用预训练模型生成含较强的语义表征能力的词向量;再使用Bi-LSTM获取更好的语义信息和词向量拼接以捕获长距离的语义特征;用CNN进行特征提取,加强局部特征的学习,并使用注意力池化层(Attentive-pooling)用以强化特征的表达;最后通过Softmax完成关系抽取任务.结果表明:该模型在SemEval-2010 Task 8公开数据集中F1值达到83.46%,证明了其有效性.且模型在新疆旅游领域语料的关系抽取任务中的F1值达到92.73%,优于目前的主流关系抽取模型.  相似文献   

11.
成语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和结晶,色彩词在成语中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一个成语中出现了两个色彩词,色彩的搭配符合单色调和、类似调和、对比调和的色彩理论,特别是三组对比色黑白、黄紫、红绿的搭配,说明在成语中不仅注重色彩的视觉冲击,更注重色彩的文化隐喻。总之,成语中色彩的和谐体现了古人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中的颜色词除了表示自然界的绚丽多彩外,还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在英汉语言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很丰富,但由于各个民族在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人们对颜色产生的联想意义各不相同。本文旨在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去探析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力图更好的促进英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柴慧芳 《山西科技》2006,(5):101-103
汉英语言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因为它们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伸、转义以后颜色的崇尚和禁忌。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文章试图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去分析、探究各民族文化发展对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色彩词的差异,可以证明两国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差异,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有很多不同,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别。因此,了解并掌握此类颜色词及所构成词汇的差异,可以推进中外文化交流及翻译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颜色隐喻认知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认知工具,它有其深刻的认知理据,是人类通过隐喻的认知方式从一个词的原型意义向其他意义扩展的过程.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的隐喻认知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加深人类基本颜色隐喻认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摹色是汉语修辞里固有的辞格,是摹写对事物颜色的感觉的辞格。像象声词一样,色彩词也是文学创作中所运用的主要感官词。主要用来描写自然风光、人文风景,刻画人物形象,渲染场景气氛。万绿丛中一点红,色彩词妙用,能使语言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借用汉语摹色格,旨在分析英语色彩词的修辞艺术,说明在实际运用中英语存在"摹色"辞格,表明色彩词也是人类对外部世界感知、认知的最直观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汉英语言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其中颜色词的文化差异极易导致东西方人理解的误区。以红、蓝、白为例,从分析该三种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异同的角度出发,通过举例,指出对颜色词的翻译须建立在对当地风俗、历史和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根据语境,仔细斟酌,不可望文生义。最后对英汉两种语言颜色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原始艺术与民间美术有着血缘般的关系。其最为活跃的因素就是色彩。民间美术中的"五彩"专指青、赤、黄、白、黑五色。民间"五彩"是原始色彩观的延续和发展,其艺术表现特征以及观念、设色的形成及社会文化象征内涵一脉相承。当前,众多地域特色产品的包装设计呈现出商业化的格式设计,忽视本土艺术发展的继承性问题。民间色彩"五彩"观既幼稚又成熟、既强烈又质朴的情感对增强设计色彩本土化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红色”(red)在中英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翻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琼 《科技信息》2010,(9):230-231
人类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各种各样的颜色随处可见。颜色作为一种视觉效果,从理论上讲人们对它的感知是一致的,因此不难发现“红色”这一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中有相同的象征意义。但是由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和语言本身以外的因素(如民族因素和习俗因素),“红色”这一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中又有不相同的象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红色”这一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中相同的象征意义,不同的象征意义以及象征意义的异同对中英文中翻译互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物体的微观构成部分没有呈现颜色,颜色不是物体微观的表面性质。通过光的作用,物体同样没有传给我们颜色。颜色的本质是,人类作为知觉者由于受到光的作用,而在自身的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性质。当代颜色哲学的主流观点:颜色实在论是错误的。否定它有利于克服怀疑论,并消除事实和价值的二分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