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编史学(Hjstoriography)是对科学史(hisfory of science)进行的编史学(historiographical)研究.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说科学家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科学史家研究的对象是科学和科学家,那么科学编史学家研究的对象则是科学史和科学史家.它的研究内容既包括科学史学史、科学史的理论问题,也包括对各种不同的科学史进路或纲领进行研究.相对于科学史,科学编史学是一个年轻的分支,尚未形成独立的学术共同体,正处于起步阶段.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致力于科学编史学研究的学者寥若晨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科学史上一些著名的科学发现优先权之争案例的分析,指出:优先权之争的本质是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也是科学家对金钱和社会知名度的渴望,科学界乃至全社会对于他"角色表现"的认可以及对科学家的尊重的"心理收入".为了解决纷争,科学规范、知识产权法的出现,对于科学研究的有序化和规范化以及成果的归属都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英国历史学家巴特菲尔德把辉格史的概念从英国政治史范围扩展到一般史学领域,严厉抨击了辉格式的科学史研究方法,并因此被认为是科学史研究中持有反辉格式解释立场的重要代表人物。然而,坚持反辉格式倾向的巴特菲尔德却撰写了一部在科学史界颇有影响的辉格式著作《近代科学的起源》。本文通过对巴特菲尔德反辉格式的史学倾向以及他在《近代科学的起源》中的辉格式解释手法的描述,分析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解释科学的历史、如何看待科学史的辉格式解释和反辉格式解释。  相似文献   

4.
《西北大学学报》与其前身刊物,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关注科学史研究,报道了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自1945年以来3次访问西北大学,中国科学史学科开拓者李俨对中算史的研究等,复自1980年起固定开设科学史专栏,发表了张伯声、杨钟健、秦元勋、李政道、丁肇中、王选、丘成桐、吴文俊、何炳郁、华觉明、李迪、李继闵、曲安京等著名科学家的700余篇科学史论文。重点对数理天文学史、医学史、地学史、科学思想史、科技期刊史等作了分析,认为学报对于西北大学科学史学科的创立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科学的组织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比过去更加紧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也在不断增加。科学家要发挥社会责任,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家作为个人,二是科学家通过他所在的科学家群体,这个群体就是科学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科学教育中“科学神话”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科学教育课堂上所用的科学史把科学神话,造就了传奇式的科学家、夸大了科学发现的戏剧性场景,放大了科学方法在科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助长了科学万能论,将不利于学生正确科学本质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科学文化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降,对科学进行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乃至于人类学的分析与理解,不仅导致了现代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先后启动并完成其建制化历程,还相继激发了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科学的社会研究(Social Stud ies of Science)、科学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 ies of Science),以及“科学研究”(Science Stud ies)这些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1]近年来,科学文化研究(Stud ies on Science and Culture)开始成为国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界学者所关注的一个研究热区。从目前的研究情形来看,中国的“科学文化研究”与国…  相似文献   

8.
今天的科学家,至少那些生来就讲英语的科学家,相信绝大部分科学成果是用英语书写和交流的。因目前世界科学界普遍使用英语,故人们得出印象,这种状况可以千秋永葆。然而,尽管不说英语的科学家可以把这种状况说成是"英语帝国主义",但他们会忽视如下历史课的学习。纵观整个科学史,科学活动中心不断转移,从古代巴比伦到古希腊、印度、伊斯兰地区、文艺复兴的欧洲,直到17世纪的英格兰、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大学、20世纪的美国。如果细察,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转移与国界无关,而与交流科学所用的语言有涉。对科学来说,国界只是现代的现象,因为国防科学今天已登峰造极。科学史研  相似文献   

9.
叶聪文 《海峡科学》2012,(3):174+177-174,177
听觉为人类重要的感官之一,尤其儿童对于声音的变化相当敏感.因此可以利用声音科学玩具所产生的趣味现象,激发学童探究的学习兴趣.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若能透过适当设计的探究学习过程,在课程中融入模仿科学家研究问题或解决问题的历程,将能达到启发学童认识科学本质及相关科学知识的目的.本文为作者根据多次向中、小学教师介绍如何应用声音玩具发展科学课程的研习内容,内容包括藉由探讨吸管笛的发声现象引起学习动机、介绍驻波现象的发生、探讨吸管笛笛管长度与声音高低间关系、探讨音速大小与基频间的关系、由科学史观点探讨音速及声音传播过程的科学解释. 从科学史观点,牛顿的"音速问题:声音速度的理论值比实验值小15%"为物理科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此问题曾困扰科学家将近100年时间,期间有无数的科学家投身此问题的研究,包括著名欧拉、拉格兰日、拉普拉斯等人.近代科学对音速的描述来自拉普拉斯所提出的解释,能合理地说明实验结果与牛顿的计算结果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董光璧先生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科学史研究,在物理学史研究、中国科学史研究、科学发展的战略和政策研究、科学哲学和科学文化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诸多科学史家当中,董光璧先生是一个非常有特色、有创造力的学者.董光壁先生成果众多,尤其是,他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中轴转换原理,论证了当代科学中滋长着的新科学范式的特征,发现了当代科学中孕育了的生成论的新科学研究纲领,阐明了当代科学思想三大转向与中国科学传统的契合.他多年来对于易学与科学的研究,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和相关思想,成为中国科学史家对于科学史及相关学科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观察     
观察是一种经验活动的方法,是科学家认识问题的窗口,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科学家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许多经验事实,为科学理论的发现提供感性的经验基础。人们历来认为科学始于观察,不带任何先人之见的观察是科学认识的逻辑起点。科学史的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 一、科学始于观察吗? 科学是人类有目的的一种对自然界的认识活动,这种目的性并不来源于观察,而是来源于问题。一旦科学家头脑中产生出对自然界的某个问题时,他就有一种强烈的探索的欲望,想要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加以解决。反之,如果观察是没有目的的,那他观察到的只是事物表面的一些东西,因为他不知道要观察什么。  相似文献   

12.
吴文俊先生是当代中国卓越的科学家,他不仅在数学上做出重大贡献,而且在数学史研究中享有盛誉.他立足中国古代数学经典,独创"古证复原"科学方法,开拓数学机械化道路,认为数学在东西方发展中各成体系,形成"双主流"的科学史观.这是一种反辉格史观,渊源于吴先生中西文化的熏陶和修养、科学创新精神和对数学本质的深刻认识,产生于吴先生在充分挖掘、阐释、论证中国古代数学的基础之上,彰显了中国古代数学乃至科学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价值,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尊,代表了中国数学史乃至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3.
美国科学史学会(History of Science Society)1924年1月12日成立于美国波士顿。它是世界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综合性科学史专业学会,致力于科学、技术和医学及其与历史语境中的社会互动的理解,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文化[1]。成立80多年来,美国科学史学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越来越健全,影响越来越大,对于我国科学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1加强科学史学科建设美国科学史学会积极倡导在大学和高中开设科学史课程,呼吁在大学设立科学史系。在学会积极倡导与推动下,科学史在美国得到蓬勃发展。1940年威斯康星大学开…  相似文献   

14.
沈括(1031—1095)是北宋时代的大科学家。英国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日本人认为:在中世纪的科学家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同他相比。当我们要谈论他的科学成就的时候,首先应该指出,在有阶级的社会内,科学技术总是为政治服务的,同政治背景是不可分离的。沈括的科学技术工作也是如此,是伴随着政治上的王安石变法运动而进行的,是儒、法两条路线斗争的一条重要战线。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世界》2008,(6):86-89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宗教,什么是迷信?科学因何有别于宗教、迷信,宗教与迷信又是如何区别?人类是否离不开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心理需求吗?为什么学科学的人居然会追随邪教?所有这些问题,令我们困惑不已。本刊对中国反邪教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从事了大半辈子科学史研究的王渝生先生进行了采访,请他从科学文化的角度解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科学越轨问题研究评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科学是追求真理的社会活动。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称科学家是“天生诚实的人”,他们“对真理都有一种献身精神,并使科学保持纯洁无瑕”。科学社会学创始人默顿认为“科学家的活动受到在其他任何领域的活动所无法比拟的严格管制”,并由此断言,“科学史上根本不存在作弊”。但这只是默顿的“理想模式”。科学家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受私欲及其各种其它因素的影响,科学家中违背真理的越轨行为并不少见,而且有些还相当严重。诸如震惊国际科技界的巴尔的摩事件及我国的李富斌剽窃国外论文。据统计,从1980至1991年1月英国《自然》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科学文化发达的国家,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出现过许乡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并且有丰富的科学典籍。宋应星就是这些杰出科学家当中的一个,他的《天工开物》一书不仅是我国科学史上的重要著作,就是在世界科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  相似文献   

18.
科学是当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结底,科学无非就是它的历史。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史也逐渐成熟,现在已成为公认的学科。科学史的发展自然也导致对科学史的历史研究,这就是科学史学史,也译科学编史学。而推动这门学科建立的正是本书的作者阿伽西。他的1963年论文“走向一种科学史学史”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也得到各方面专家的评论。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英国著名科学家、 中国科技史开拓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 士李约瑟博士的百年诞辰,为纪念与缅 怀这位对中国古代文明一往情深的世 纪巨人,浦东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李约 瑟文献中心、上海科技开发交流中心等 20余家科研、高校、文博及出版单位联 合发起的“纪念李约瑟博士百年诞辰暨 中国科技发展研讨会”于8月29日- 31日在沪杏科技图书馆举行。李约瑟 博士的生前友好王应睐院士、胡道静院 士、刘祖慰教授及著名植物生理学家殷 宏章教授的亲属等60余人出席会议。 与会代表指出,李约瑟博士既是一 位著名的科学家,又是一位杰出的人文 主义者,在世界近现代科学史上,虽然 出现过像牛顿、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的科 学家,但很难找到像他那样横跨自然科 学与人文科学两大领域,对人类文明产 生如此重大影响的伟大学者。李约瑟博 士是中国人民和科学家雪中送炭的老朋友,无论是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还是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数十年来,他为中国古代文明、为蒸蒸日上的新中国以及英中两国人民的友好事业奔走操劳,贡献一生。 李约瑟博士以其半个多世纪的精力撰写了第一部《中国科学技术史》,该书以无数雄辩事实证明了中国古代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为近代科学的最终确立建立殊勋。为此,他不但有力地批判了“欧洲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钱伟长在科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和教育理念,为物理学史研究提供新视角。方法原始文献整理与分析。结果钱伟长的主要科学成就是:创办、筹建了有关力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研究了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解决了求解圆环壳方程的难题;探索了变分原理中拉格朗日乘子法;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等。结论作为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钱伟长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做出过杰出贡献,而且在文学、哲学、历史学等方面也有颇多建树。从他的爱国观、人才观、创新观、教学观、科研观和体育观等教育理念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当代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