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光学显微镜(OM)、维氏硬度计、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等,开展深冷处理与回火顺序对EA4T车轴钢马氏体组织及其疲劳断裂性能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回火+深冷”处理还是“深冷+回火”处理,均能有效细化材料的微观组织,从而提高硬度和位错密度,但组织中含量较少的残余奥氏体无法通过深冷处理继续向马氏体转化;相对而言,经“深冷+回火”处理的试样晶粒尺寸细化效果最佳,且小角度晶界占比最多,可有效抑制裂纹的萌生;经“深冷+回火”处理后,材料微观组织对裂纹扩展的阻碍作用最强,裂纹扩展速率的下降更明显,疲劳断裂性能相对更优。  相似文献   

2.
对65Mn钢进行了深冷处理和磁场深度处理。力学性能实验表明,经深冷处理后无论低温回火态还是中温回火态综合力学性能均明显优于常规淬火回火态。磁场深冷处理对65Mn钢力学性能的有益作用远超过一般深冷处理。在硬度.强度提高的同时,冲击韧性明显改善,耐磨性大幅度提高,具有显著强韧化作用。磁场深冷处理作为中小型零件强韧化工艺可以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硬度仪,研究了-196℃深冷处理与常规热处理工艺组合对M42高速钢微观组织及硬度的影响,所采用的组合工艺包括:淬火+深冷处理,淬火+深冷处理+回火,淬火+回火+深冷处理.结果表明:淬火后深冷处理24h的工艺能明显细化晶粒,提高M42高速钢的硬度,促进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及碳化物析出并弥散分布,并改变了马氏体的形态.在回火前对M42钢进行深冷处理可降低二次硬化回火温度,峰值温度由525℃降至450℃,硬度值为998.2HV,较未深冷处理提高了5.0%.回火后深冷处理工艺对M42高速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对W_(18)Gr_4V钢制刀具进行不同方式的淬火、回火及深冷处理,凡经深冷处理的刀具,切削寿命均得到提高.其中淬火、三次回火后再进行深冷处理的工艺,切削寿命提高最显著.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5NiCrMo低温钢的淬火+临界淬火+回火(QLT)热处理工艺,分析了回火温度对该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经QLT热处理后,形成了回火马氏体、-铁素体与逆转变奥氏体的混合组织。560-640℃回火时,随温度提高,屈服强度降低,100℃冲击功先升高、在620℃回火时达到峰值后降低。深冷后保留的逆转变奥氏体显著影响试验钢的低温韧性。拉伸和冲击性能均满足要求的回火温度是600-620℃。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5MnV、40C_r等合金结构钢进行深冷处理,深冷处理后冲击韧性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回火温度越低、冲击韧性值提高幅度越大,表明钢的基体组织过饱和度是影响深冷处理强韧比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把深冷技术引入口腔修复领域,作者把15个SDA Ⅱ型Cu Zn Ni中熔铸造合金试件分为对照组、深冷处理组、(以3℃/min的降温速度降至-170℃,保持2h后以1℃/min的速度升至室温)深冷处理加回火组(深冷处理后,恒温300℃,保持1h),每组取一个作扫描电镜(SEM)观察,其余加工成拉伸试件用应变片测试技术测定其弹性模量、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拉断,测试其抗拉强度、最后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延伸率.结果发现SDA Ⅱ型中熔铸造合金经深冷处理后材料强度显著提高(P<0.01),延伸率下降明显(P<0.05),SEM图中出现大量Cu Zn金属间化合物作为第二相析出,十分细小.经回火处理,材料强度进一步显著提高(P<0.01),第二相分布趋于均匀,延伸率恢复到深冷处理前的水平,三组材料弹性模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深冷处理加回火处理对SDA Ⅱ型中熔铸造合金的拉伸力学性能的改善是必要的,SEM分析支持拉伸试验结果.深冷处理技术有可能成为改善口腔修复材料综合性能的一条简便、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Cr12钢深冷处理后力学性能变化做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深冷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Cr12钢的硬度与耐磨性.而Cr12钢淬火回火后再进行深冷处理可使冲击韧性提高.同时,淬火加热温度对深冷处理效果亦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1深冷处理技术 深冷处理技术是常规热处理工艺的后续过程,即将经过淬火和低温回火后的机械零件投入到0℃以下的设备中充分冷却,然后再升温至室温状态。根据温度的高低,大致可分为普通低温处理(0~—100℃)和深冷处理技术(—130℃以下)两种。 普通低温处理的致冷剂一般为干冰,深冷处理所用的致冷剂则为液氮。把金属零件或毛坯直接放入液氮中称为液体深冷法;将金属零件或毛坯材料放入液氮气化的气体中  相似文献   

10.
金属材料深冷处理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金属深冷处理的发展历史 ,简要介绍了工件经深冷处理后性能的变化 ,国内外对深冷处理提高工件性能及其机理的研究 .深冷处理的最新研究标定了弥散碳化物的晶体结构类型和大小并指出了其析出位置 ,提出金属韧性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带状残余奥氏体分割马氏体从而保护了脆性相的论断 .通过特殊的装置观察到金属材料深冷过程中残余奥氏体→马氏体原位组织转变 ,并借助于正电子湮没实验发现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在深冷过程中点缺陷的不同变化 ,为更好地解释深冷处理提高工件的性能提供了佐证 .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40Cr钢进行深冷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深冷处理可以减轻第二类回头脆性,提高合金结构钢韧性.  相似文献   

12.
特厚表土层立井冻结方案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特厚表土层立井冻结方案的选择尚无理论依据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将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理论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选优深冻结井冻结方案的方法。工程实例表明,该种方法具有应用简便,决策效果好等优点,为今后科学、合理地选定特厚表土层冻结方案设计提供了一种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希亮  任连伟 《河南科学》2007,25(5):777-779
以实际矿井为研究背景,采用大型商业软件FLAC3D模拟了冻结管腐蚀对井壁附加力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冻结管腐蚀所引起的附加力在底部含水层下部达到最大,在一定时间段内,该值随时间呈近似线性增加的关系.通过该值与底部含水层疏排水引起的竖直附加力的对比分析,冻结管腐蚀给井壁所带来的附加力不能忽视,底部含水层长期疏排水和冻结管腐蚀对井壁破裂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转化实验中加入质粒DNA的量、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制备和质粒转化过程中冰置时间长短对感受态细胞最终转化效率的影响,分析其最佳转化效率参数,优化感受态制备和转化方法.结果表明,加入质粒(pBR322)DNA量为1~10ng,感受态制备过程中菌液冰浴时间在30~60min,以及感受态细胞加入质粒DNA并混匀后的冰置...  相似文献   

15.
快速傅里叶变换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傅里叶变换(简称FFT)是在离散傅里叶的运算过程中,使在计算机上的运算次数减少,从而提高数字处理速度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多圈管冻结方案设计与优化是深井冻结法凿井的一项关键技术,现今的理论和实践尚未成熟和完善,为此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结构进行多圈管冻结方案的优化设计算法,将该算法求解的多圈管冻结设计方案与原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了这种算法达到了较好的优化设计效果,为多圈管冻结方案设计及其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乡镇企业积累机制是指乡镇企业积累过程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积累机制,是乡镇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机制。考察和研究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积累机制,有利于从深层次探索和揭示该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规律,对全国乡镇企业也不乏有一定的启迪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有机无机化学反应提供的酸性水介质环境和异常压力带流体的循环热对流是影响和控制深部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的重要因素。有机质热演化、粘土矿物转化、硫酸盐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油田水化学性质和烃类物质进入储层等因素引起地层水介质化学性质的变化 ,这严重影响了深部碎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循环热对流是深部储层流体的主要流动方式 ,它控制着自生矿物在砂层中的析出位置和次生孔隙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发展了两种确定近光速运动物体视觉外形的简法。一种是直接根据洛伦兹变换所得出的解析法;另一种是使用图解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简单易行,不需要更多的数学和相对论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送风式管架冻结装置的设计,着重分析风速、配管面积和冻结时间的关系。通过理论计算和生产测试得出:增大风速,可提高货物表血放热系数;增加配管面积,可提高蒸发温度。通过这两种方式均可缩短冻结时间、提高鱼品冻结质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