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改进的三要素形式的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在原有的劳动和资本两要素投入中加入煤炭消耗这一要素,根据处理后得到的1991—200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建立山西省生产函数模型,利用SPSS统计软件,得出各要素的产出弹性,进而计算出不同时期煤炭消耗对山西省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析计算结果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研究陕西省碳排放量的测算,预测未来碳排放态势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清单法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运用碳排放余额法和超对数模型模拟预测研究。测算了1991—2013年陕西省的碳排放余额,预测陕西省2020年的单位GDP碳排放余额为0.313 9,比2005年水平减少18%,且碳排放随着人均GDP增高逐步增大,但增幅以平均1.6%水平递减,因而,陕西省碳减排压力较大。针对陕西省碳排放情况,提出继续走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提倡清洁能源研发和应用;提倡生态、循环、集约型的农业生产模式;提升区域居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增加生态补偿力度等有效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橡胶林生态经济价值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市场价值评估法和影子工程法和替代成本法等方法对西双版纳橡胶林生态经济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西双版纳橡胶林单位面积生态经济价值为38 107元/(hm2·a),2005年该地区橡胶林生态经济价值为49.54亿元,约为该地区当年GDP的62.86%,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比值为1.14∶1;各服务类型价值大小顺序为固碳释氧>橡胶>林副产品>有机物生产>涵养水源>养分循环 >土壤保护,其中固碳释养为14 900元/(hm2·a),养分循环为85元/(hm2·a).  相似文献   

4.
基于断面水情的河流健康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河流健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以用于河流健康监测的河流健康指标体系及综合模糊评价方法.由于其指标均来自于常规指标,因此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和应用性.以陕西渭河为例,通过试误法确定渭河河流健康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并应用于2002~2004年的渭河河流健康监测.监测结果与陕西省环保局的预警结果基本吻合,表明该方法合理且有效.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环境资产排除在外,导致了GDP的虚增.吉林省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指标体系,解决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核算问题.通过构建环境生态成本对传统GDP进行调整,采用系列资源价值估算方法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2001年吉林省GDP中6.22%是以牺牲自身资源环境取得的,绿色GDP为1 906.07亿元.提出了提高吉林省绿色GDP占GDP比重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重点省份,近年来国民经济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十一五"以及"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艰巨.本文采用IPCC2006提出的能源碳排放计算方法,根据近年来陕西省能源消耗、GDP增长以及产业变化的相关数据,分析陕西省碳排放的现状,探讨了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动对碳排放量的影响,通过卡亚公式对2009~2020年能源碳排放量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陕西省GDP的快速增长导致能源碳排放总量的上升,以煤类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结构是碳排放强度较高的主要因素,预测显示碳排放总量将在人均GDP达到3.5万元附近出现拐点.针对陕西省能源碳排放的趋势,提出了持续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类能源比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发展新能源等多种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有关科技进步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运用C-D生产函数模型及Solow余值法对我国l99l一200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选用人力资本代替经典C-D函数中的劳动投入,对收集的1978—2005年重庆市的GDP、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投入年度数据,运用单位根、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展开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协整结果显示:重庆市的经济增长是典型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入在短期、中期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作用。对策是加大人力资本私人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0-2014年山东省的碳排放数据和经济增长的数据,应用VAR模型分析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山东省2015-2020年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单向因果关系,山东省的单位GDP碳排放在2020年将会下降到0.3825万吨/亿元,相比2005年降低59.4%,能够完成我国政府所提出的到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相比2005年降低40%~45%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最新联合发布的中国首份GDP能耗公报——《200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显示, 2005年广东的单位GDP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均为全国  相似文献   

11.
归纳总结了滨海湿地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据此建立围填海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损失的评估方法,并以江苏海门市滨海新区围填海工程为例,利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成本替代法、成果参照法等计算方法,计算出海门滨海新区围填海造成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损失值为2 878.3万元/年,单位面积损失为1.87万元/hm~2·年.本研究为计算同类海域围填海生态损失提供参考,计算出的围填海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可为分析围填海工程综合损益提供依据,为围填海形成后的生态恢复与补偿经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盛菁 《甘肃科技》2009,25(20):105-107
本研究将从教育投资的角度,利用甘肃省1990~2006年的相关数据,选择C-D生产函数计算由教育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67%。并结合甘肃实际提出了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推动甘肃经济发展的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口与经济是区域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两者在分析区域发展方面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因而两者间的关系也是衡量区域发展是否协调的指标之一.本文运用陕西省2005年~2015年的人口与GDP数据计算了各市人口经济一致性指数和全省人口经济偏离度系数,并分市、地区、省三个尺度分析了陕西省人口经济协调程度的发展变化.研究发现陕西省各市人口经济一致性发展速度为中速偏低;地域角度方面,人口经济发展呈现一致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上占优势的关中与陕北,陕南地区一致性较差,始终表现为人口集聚高于经济集聚;全局角度方面,全省在2005年~2015年间的变化趋于一致性方向发展,协调程度从2011年开始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二者进行定量研究,可为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根据津市市1996-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Costanza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以及谢高地等提出的符合中国实际的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计算津市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增加了18.41×106元,年均变化率为0.19%,在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中,除了食物生产功能外,其他单项服务价值都在增加.同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差异明显,总体而言东南部地区服务价值较高,中西部稍低,而北部地区尤其是涔澹农场服务价值的增长幅度大.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目前对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认识不足、计算方法缺乏的问题,以渭河宝鸡段生态基流价值为研究对象,借鉴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应用机会成本法、分析综合法、影子工程法分别估算河道生态基流的机会价值、功能价值以及生态基流得不到保障时所造成的最小经济损失。结果表明:渭河宝鸡段生态基流的机会价值约为7.06亿元/a,功能价值约为11.72亿元/a,河道生态基流得不到保障时所造成的最小经济损失约为10.27亿元/a。因此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时,应对生态基流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以C-D生产函数法为基础,选取河南省1983-2011年相关统计数据,使用Eviews6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回归估计出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和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并运用索罗余值法测算各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人均GDP的非平稳特征,根据1949-2005年我国人均GDP的统计资料,建立我国人均GDP的函数系数自回归模型(FAR模型),并将模型用于我国人均GDP的预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FAR模型能较好地解决我国人均GDP的估计和预测问题,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人均GDP的非平稳特征,根据1949-2005年我国人均GDP的统计资料,建立我国人均GDP的函数系数自回归模型(FAR模型),并将模型用于我国人均GDP的预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FAR模型能较好地解决我国人均GDP的估计和预测问题,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酒泉市生态服务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酒泉市为例,根据酒泉市1997~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利用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和谢高地等人分析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研究酒泉市近1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酒泉市1997~2005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447.356亿元下降到406.437亿元,下降了40.919亿元,价值变化率为10.07%。对于处在生态脆弱区的酒泉市来讲,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在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要盲目地进行开发利用,最终使其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变化对长沙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1995—2005年长沙市快速城市化的5城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参照谢高地等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计算并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研究区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减少,耕地减少最多,草地和建设用地增加,建设用地增加最多;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芙蓉区土地利用程度最大,开福区最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95年的655.15×106元减少到2005年的589.26×106元,年变化率-1.01%,水域和林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是ESV减少的主要原因;研究区单位ESV与林地、水域、建设用地所占比例明显相关,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可很好地表示.由此预测2010年长沙市城区的单位ESV将进一步下降,总ESV将减少为541.47×106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