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今后整个社会主义阶段,无论是全民所有制的工矿企业,还是农村中的集体经济单位,分配个人消费品都要贯彻这个原则。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即每个劳动者都要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按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价格体系的不合理,是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的两个十分突出的弊病。全面地落实按劳分配的原则,积极而慎重地进行价格体系的改革,是迅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须解决的两大任务,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极为重要的内容,要完成这两个任务,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本文仅就按劳分配和价格改革两者的关系,而且着重从价格问题对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的影响来说明全面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必须进行价格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不劳动者不得食与按劳分配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大家已经谈得很多,本文准备着重探讨一下两者的区别。(一)列宁在谈到一旦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按劳分配时写道:“‘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个社会主义原则已经实现了;‘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这个社会主义原则也已经实现了。”(《列宁选集》第3卷第252页)列宁在这里把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分解为两个原则:“不劳动者不得食”和“等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生活中的分配问题,已为人们高度重视。在社会产品分配中,理论界对传统的按劳分配原则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尽管如此.分配原则的具体体现和实施过程还是在会计学中的“损益计算”和“利润分配”中进行的。我们先回顾理论界对“按劳分配”原则作用范围的重新认识和界定。首先,传统的理论观点有两个最基本的界定:一是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特有产物,是公有制经济的专有分配原则.它只能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发挥作用,与私有制经济无缘,在私有制经济运行中不可能实行按劳分配。二是从分…  相似文献   

5.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总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正确的分配政策”。“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这一表述方法,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作出的新的科学概括,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客观实际,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它也为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为制定正确的个人收入分配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因而也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十年内乱期间,“四人邦”以极左面目出现,肆意歪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物质利益原则,甚至把按劳分配也纳入所谓“资产阶级法权”的范畴,加以否定。粉碎“四人邦”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拨乱反正,人们的思想认识普遍提高,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得到贯彻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劳动者钻研科学技术、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然而,在新的形势下,无孔不入的资产阶级思想又把少数人引向另一个极端——“一切向钱看”。这并不是偶然的现象,是长期存在的剥削阶级思想在我国新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我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使得社会主义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领域的差距扩大问题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这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的根本依据。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曾经把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概括为一个公式:“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列宁选集》第3卷第62页)据此,可以表述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各尽所能”这个词本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一个术语。它的原意是指:在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者应尽其所能地为社会劳动。这里,我们撇开其经济的内容,赋于其新的含义。则所谓文科教学中的各尽所能原则,概括地讲,是指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是否存在?按劳分配中“劳”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按劳分配?本文拟对以上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并不排斥按劳分配有人认为,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为前提的。现实生活中既然还存在商品经济,那么,按劳分配就不存在。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既违背了马克思的原意,也不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并不对立,而是同时并存。它们的并存是由同一社会主义客观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正>按劳分配原则是马克思阐述的共产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在1875年完成的《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这一原则,并对这一原则作出了全面的,系统的、详尽的论述,对当时国际工人运动起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这一原则也曾有过不同的理解,实践上还出现了许多失误.当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仍然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但是,今天的社会主义现实经济条件与马克思所构想的实行这一原则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很大不同,因而对按劳分配原则不能作教条主义的理解和套用,应当对它进行再认识,本文只是就市场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原则的特点谈点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用唯物史观基本原则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在实践中提出了“生产力标准”、“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这些思想都是唯物史观在我国的科学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蔡昉 《创新科技》2007,(11):7-7
中央党校哲学部副主任董德刚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三次转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我们通常认为,正像列宁和斯大林所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改革开放以后,这三条基本原则都有重大变化:我们根本突破了计划经济,采用了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由原来的独霸天下,变为原则上“占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德育放在首位是古今中外学校教育的普遍规律。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德育在学校中居于首位是理所当然的,也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项原则。江泽民同志在1989的国庆讲话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本文对此谈一些认识。 一 今天我们指的德育是广义的一个综合概念,它包含着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内容是由社会主义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社会主义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原来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实现条件发生了变化,即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劳动力仍然是商品。因此,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也应随之改变。但只是改变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而不是改变按劳分配的原则和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消费品价值仍然是社会平均必要劳动。同时说明了现阶段收入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对社会上存在分配不公的现象应采取的必要的对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分配原则,就是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但是,长期以来,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中央在分析过去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时曾指出,在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和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方面,长期没有重大突破。致使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受到压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地指出: “要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各个工商企业要这样  相似文献   

17.
计划经济用行政手段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经多年的实践暴露出许多弊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化的操作方法实施按劳分配,使我国分配体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采用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相同的市场化运作方法可以实现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允许、提倡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是邓小平为纠正长期以来分配问题上“左”的错误,克服平均主义弊端,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这一思想不仅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走向共同富裕的具体道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而且对正确认识富与德的内在关系、富的道德价值、富的伦理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伦理观。  相似文献   

19.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客观存在的推动力,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当然也不例外。本文认为政治思想工作的根本驱动力有两个,那就是利益因素和精神因素。正是二者的矛盾运动,提高了个体政治思想素质,也从整体上推动了政治思想工作的发展。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者要抓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历史性机遇,就“既要重视利益驱动原则,也要重视精神驱动原则”。由于二者在政治思想工作中是对立统一关系,我们就把这两种原则合称为“双驱原则”。一、利益驱动和精神驱动在当前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实践中的利用状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社会主…  相似文献   

20.
计划经济用行政手段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经多年的实践暴露出许多弊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化的操作方法实施按劳分配,使我国分配体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采用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相同的市场化运作方法可以实现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