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一类钙离子振荡的生物数学模型,讨论在链式耦合与环式耦合情况下生物细胞的同步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其时间历程、同步差随耦合强度的变化以及空间相图,进一步说明链式耦合所需的耦合强度值要大于环式耦合所需要的耦合强度值.  相似文献   

2.
驱动响应系统之间的广义同步与相同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驱动响应混沌系统之间的广义同步和相同步关系。借助辅助系统方法,通过计算系统的平均旋转数,分别研究了驱动响应混沌系统之间达到广义同步和相同步时,广义同步和相同步与耦合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加,广义同步总是先于相同步发生,即系统间达到广义同步所需的耦合强度小于达到相同步所需的耦合强度,这说明了广义同步弱于相同步,相同步是广义同步的一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自适应同步方法,采用单向链式模型,线性耦合函数连接方式,构造Lyapunov函数,确定耦合强度.通过二次型的正负定判别法确定各参数所满足的条件,实现了Lorenz混沌系统的同步.仿真模拟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耦合振子系统的爆发式同步是许多生物系统自组织动力学行为的内在机制之一,因而倍受关注.考虑到现实生活中许多振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对称性的,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详细研究了规则网络中,流耦合作用对耦合相振子系统爆发式同步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对称的流耦合作用,在具有特定频率空间分布的耦合相振子系统中,有利于促进耦合相振子系统产生爆发式同步.耦合系统达到爆发式同步所需的临界耦合强度与流耦合强度成线性关系.此外,在同步区间可观察到集中锁相和分散锁相两种同步形式共存.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流耦合作用对促进耦合相振子系统爆发式同步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可以为更好地理解非对称耦合作用下耦合相振子系统的自组织现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施映  薛郁  郭言  章一才 《广西科学》2017,24(4):344-348,355
【目的】在Kuramoto局域耦合振子平均场模型基础上,探讨在非对称耦合作用下一维闭合环上次近邻Kuramoto相振子的同步动力学行为。【方法】在最近邻单向耦合振子的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次近邻单向耦合振子的动力学模型来研究少数耦合极限环系统的行为;通过数值模拟,得出平均频率、系统序参量与耦合强度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少体系统的动力学稳定性。【结果】通过比较文献,证明次近邻单向耦合振子对同步存在影响。当在少数耦合极限环系统下(N≤6),耦合强度大于一定阈值时,所有振子都被同步到平均频率上,序参量随耦合强度的增加而趋于1,而在振子较多(N6)时,在系统同步区域的序参量会出现多定态分支。【结论】一维闭合环上考虑次近邻耦合振子在非对称耦合作用下同步区域呈现多同步定态。非零稳态出现分支现象与耦合振子系统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6.
《科技导报(北京)》2009,27(14):117-117
数学类 分数维环式单向耦合Lorenz系统的同步 (于永光,等)北京交通大学学报[J]3 基于局部松弛和粗化策略的代数多重网格方法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在考虑不同比例的阻挫时,极限环振子耦合系统同步的效应,称为随机阻挫同步效应.极限环振子相互耦合中含有较小比例的阻挫时,振子系统较为容易达到同步.而随着相互耦合中所含阻挫比例的增加,系统达到同步越来越困难.当达到一个较大的值时,同步就不可能达到.  相似文献   

8.
耦合极限环系统的混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考虑振子振幅变化的情况下,耦合极限环系统的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大出现了混沌,当耦合强度超过临界值时,混沌又会消失而成为准周期运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时空混沌系统-淹合Lorenz振子同步混沌的分岔行为,当非对称耦合参数达到临界值,耦合系统的同步混沌态发生Hopf分岔,在同步混沌态上迭加一个周期行波。分岔点的参数可由计算Lyapunov指数得到,分岔产生的行波频率等于分岔前临界横模的广义旋转数。继续增加非对称耦合参数,系统经历准周期、混沌到周期运动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同步混沌发生Hopf分岔时产生的周期行波始终存在。  相似文献   

10.
网络拓扑结构对混沌同步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考察了链状、环状和全局三种连接方式的双向耦合网络的拓扑结构对Arneodo混沌系统的同步能力的影响.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通过计算最大条件李雅普洛夫指数,得到了体系处于混沌同步时的耦合强度的最小临界值,发现三种不同拓扑结构的网络中,全局耦合的网络同步时耦合强度比其它两种都小,这表明全局耦合网络同步能力最强,链状网络同步能力最差.最后通过对连接图判据和数值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新型穿心暗牛腿钢管混凝土柱节点试验研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取消环梁仅带环筋的穿心暗牛腿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型式,该类节点外形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类似且能很好地满足建筑及装饰设计要求。通过对中节点与边节点的试验研究,验证了板放射筋和环筋具有较理想的控制裂缝的能力和螺纹套筒连接主筋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工作性能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分析了该节点形式的变形、应变、裂缝开展、破坏形态及最终承载能力。基于试验结果,应用有限元程序对试件进行非线性模拟,进一步分析了此节点的受力机理。  相似文献   

12.
胡晓君  张鲁殷 《江西科学》2005,23(5):684-685,688
着重介绍了重复接地在TN系统中的运用,并就故障时重复接地在降低零线对地电压、减少触电危险减轻设备损害程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了2种不同连接构造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第一种为钢筋浆锚搭接干式连接节点,第二种则在第一种基础上进行构造变化,边缘构件局部现浇,墙肢中部仍然采用钢筋浆锚搭接连接,形成干、湿混合连接节点.分别制作1片干式连接节点、1片混合连接节点足尺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加载试验,并与同条件现浇试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承载力、刚度、位移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方面,2种装配式试件均与现浇试件相当,其抗震能力可认为与现浇等同.同时,混合连接节点试件虽在耗能方面稍优于干式连接节点试件,但优势并不明显,且考虑到其施工工艺复杂,现浇混凝土浇筑质量较难得到保障,易对节点抗震性能产生明显不良影响,故不建议采用.  相似文献   

14.
装配式大板结构竖缝抗剪承载力与接合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对装配式大板结构竖缝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剪承载力与接合筋的关系进行研究 ,以使装配式结构最终成为一种完善的抗震体系。本文设计、试验了 3榀试件 ,分析了竖缝的抗剪承载力与接缝宽度的关系及其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用于土内撑开式伞形土锚的钢绞线的连接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将钢绞线用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一种为卡子连接,另一种为爆压管连接,分别进行了拉伸破坏实验,得到各自的最大抗拉力,通过对比爆压管连接的最大抗拉力值大于卡子连接的最大抗拉力值,从而得出采用爆压管连接要比卡子连接更为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T形螺栓受拉连接的破坏机理,讨论了撬力作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通过比较国内外钢结构节点设计中采用的对撬力作用计算和设计方法的不同,提出节点设计过程中计算撬力作用更合理,需要消除撬力影响时也应采用计算的方法和相应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SSL VPN的NAT动态反向连接方案,通过利用SSL VPN能穿越NAT设备的特性,结合目前的NAT动态反向连接方案,将SSL VPN融入其中,实现了一种更优的NAT动态反向连接方案。SSL VPN的实现利用现有的开源软件OpenVPN,通过对实现流程的分析、系统安全性分析,证明了这种方案在目前网络环境下部署的可行性,以及这种方案的优点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并联离心泵组串联运行供水系统出现的出水不足的主要因素,即气蚀或气塞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止气蚀,保障正常供水的串联间距与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强连通条件较强,因而这种强连通空间就较少,例如实数空间R就不是强连通的,而且,强连通无法推广到强连通分支,针对强连通给出了一种条件较弱的弱连通,它具有一些强连通所不具有的性质且可将其推广到弱连通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