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公共秩序保留是指一国法院依其冲突规范本应适用外国法时,因其适用会与法院地国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道德的基本观念或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而排除适用的一种保留制度。公共秩序是一种富于弹性的制度,它可以消除隐含在国际私法中的某种危险性,从而起到排除外国法适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董军  郭淼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70-73
涉外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是国际私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在确定涉外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既存在着一些传统原则,如侵权行为地法原则、法院地法原则、双重可诉原则,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原则,如最密切联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等。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不断深入研究我国司法实践问题,逐步完善我国一般涉外侵权行为立法,特别是《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涉外法律适用领域的重大突破和进步。  相似文献   

3.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WTO原则之一,是当代国际私法的核心问题,任何一个具体的法律关系在客观上绝对存在着一个“最适应”的法律与之相适应,加强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认识,并在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正确运用最密切联系原则,以解决WTO协议规则所推动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日益纷繁复杂的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彭燕 《科技信息》2010,(10):70-70,73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现实运动,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其人民所认同。如今,全球各民族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普遍联系和交往不断加强,在经济管理制度与习惯上,各国日趋规范化、同一化,国家主权对其的管束与支配日显困难。在新的国际背景下,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国家主权至上的基本原则,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积极应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确立是20世纪中叶西方国际私法研究中最引入注目的进展。本文从适用的标准、范围和方法入手,分析了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国际私法领域的运用。我国应该辩证看待并合理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发挥其在准据法选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立法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以意思自治为主、最密切联系为辅的涉外民商事合同法律适用原则。最密切联系是一项重要原则特别是在国际私法中,本篇主要阐述的就是关于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国际私法运用中的弊端及解决措施,并就我国现行立法对该原则的运用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结合我国与相关国家国际商事仲裁立法与实践和相关的国际公约,论述了目前世界上并不存在统一的认定仲裁协议有效性标准,而由各国法院依据应当适用的法律作出认定。鉴于各国法律对仲裁协议有效性的规定不同,我国法院应当适用管辖特定涉外仲裁协议的准据法,而不是在所有情况下均适用我国法对该仲裁协议的有效性作出认定。法院在决定涉外仲裁协议准据法时,首先应当考虑适用当事人双方在仲裁协议中共同选择的法律,如无此项选择,则应当适用与该仲裁协议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来认定该协议的有效性。在国际商事仲裁立法与实践上,仲裁地点通常被认为与仲裁协议有着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辨证看待和运用“最密切联系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提出和确立是20世纪国际私法界一件划时代的事件.结合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发展历程以及为各国立法所采用的现状,分析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优点以及缺陷,提醒人们以辨证的眼光看待和运用这一新兴的法律适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19世纪以来国际私法在选法原则上的一个重大进展,也是学术界在热烈讨论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但是,在海事国际私法领域,最密切联系原则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在海事国际私法领域,最密切联系原则同样适用于船舶物权、海上各合同、海上侵权行为等的法律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最密切联系原则主要是源于20世纪40、50年代的英美国家私法判例,并在一些学者总结和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特征性履行说则是1902年欧洲大陆法系学者哈伯格在研究双务合同时提出来的,以合同特征性履行为根据去具体确定合同准据法的学说。本文将试图重新界定最密切联系原则与特征性履行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主权具有不可剥夺性、完整性、独立性、平等性等绝对性特点;同时国家主权在其基本内容、行使方式等方面又具有可变更性、差异性和有限性等相对性特点.国家主权的绝对性寓于相对性之中,通过相对性得到体现.分析了国家主权的绝对性、相对性,以及二者的辨证关系,以利于客观认识主权原则维护与主权发展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充实经济主权对保障经济安全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构筑好有效发挥经济主权作用的“网络型”体系。这一、“网络型”体系由两个平台(国内、国际)、四个支点(政府能力、理念基础、制度保证、人才高地)、一组必须正确处理的关系(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关系等诸要素的关系,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化之间的关系,经济主权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之间的关系)组成。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主权是历史的范畴,必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生演变,与这一过程相伴随的是主权呈现出相对性、可分割性和虚拟性的特征。认识到主权的演变趋势及特征有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主权政策,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14.
教学改革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根据建国以来首次“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的会议精神,笔者重新审视了内蒙古民族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合理性的、建设性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与公众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公众参与。提出设计应由领导者、设计者、公众共同来完成,从而使设计更加完美。根据我国国情,公众参与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应采取大众传媒发布信息,召开公众座谈会、专家咨询和审查会,邀请公众代表参与规划设计,公示设计图纸和模型等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德国行政法上,"公营造物"是一种非营利性的提供特定社会服务的行政机构。德国公立大学是"公营造物"的一种典型类型。根据公营造物理论,德国公立大学实施国家监督与大学自治,高校教育关系是一种基本权利保障下的特别权力关系,学校内部规则的制定遵循法律保留原则与比例原则。德国高校"公营造物"管理模式,对于厘清中国高校的法律地位及规范高校内部规则制定权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反分裂国家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上秉承《宪法》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的基本精神,对下衔接《刑法》中制裁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具体措施。这部反映和平与统一精神的宪法性文件,把国家和平统一的意愿提升为国家的意志,并努力纳入法治运行的轨道,给政治上遏制台独、其他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提供了敦厚的法律依据。在国际上《反分裂国家法》具有正当性,使我国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不仅符合国际法的规则,而且也有国际实践先例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根据西藏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强烈要求实行的民主改革,不仅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而且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走进新时代和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光辉事业。这是西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人类文明发展史和世界人权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19.
知情权是民主国家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知情权同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隐私权的保护存在着交叉和冲突,因此知情权的实现要以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为前提。可采取利益衡量的方法寻求权利间的平衡,使之得到协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NTRU公钥密码体制的实现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NTRU是Jeffrey Hoffstein等在1996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公钥密码体制,其安全性基于大维数格中寻找最短向量的数学难题。速度上的优势使它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椭圆曲线密码体制一起,成为新一代最优秀的公钥密码体制。主要介绍了NTRU的设计原理,对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和分析,特别地,将算法中的卷积转化为加减运算,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