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考虑薄层连接单元的桩-土-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虑土和结构物的动力相互作用时,两者之间的接触状态必然对基础和结构反应产生影响.通过假定桩土接触面薄层单元本构关系特征,人为地在两种不同材料交界面上引入一种位移间断面,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将其位移及刚度反应到桩土子结构中.文中给出了桩-土-上部结构动力有限元平衡方程.计算分析表明,考虑薄层单元接触效应与假定桩土位移一致协调条件下所得的动力反应结果是有一定差异的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工程倒虹吸结构三维节理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南水北调工程倒虹吸结构的力学计算模型 .通常 ,在工程实际中大多采用平面的力学模型 ,三维的力学模型由于其复杂性而很少被用于工程实际 .因此 ,为了使模型接近实际情况 ,采用了三维有限元 ,但结构的材料与周围土层的性质相差较大 ,有可能在其接触面上产生错动滑移或开裂 .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 ,本文提出采用特殊的接触面单元 ,建立倒虹吸结构与地基相互作用的三维节理元模型 .  相似文献   

3.
孙增寿  朱缨 《河南科学》2004,22(5):689-691
采用实际检测和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在役火力发电厂主厂房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价,对企业的抗震防灾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归纳了烯烃的加成、醇及卤代烃等化合物的β-消去、周环反应等反应产物的立体结构与反应物结构和反应历程的关系,探索出一种用简单的数学方法推知这些有机立体化学反应产物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础隔震位移反应谱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通常采用加速度反应谱来计算建筑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结构地震反应的大小主要通过与结构自振周期相关的地震影响系数体现,基础隔震结构不同于传统结构,结构自振周期长,隔震层变形大,阻尼大,在隔震结构抗震设计中,仅仅利用加速度反应谱进行抗震是不充分的,需要验算结构的最大位移反应,为此,研究了基础隔震结构位移反应谱及其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针对螺栓套接结构的动力学建模问题,提出了采用接触面薄层单元模拟螺栓套接结构的连接刚度的方法,建立了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接触面薄层单元的等效弹性模量进行了优化修正,提高了模型精度.研究表明,对于单接头和多接头的螺栓套接组合结构的动力学模型修正,本文提出的接触面等效弹性模量优化修正方法均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土-桩-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行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并行计算方法,分别选取长周期地震波和普通地震波作为输入,以某典型桥梁工程为背景建立土桩桥梁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对在不同类型地震波作用下的土桩结构非线性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行波效应分析,探讨了桩土接触效应和并行计算加速比等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接触面效应对群桩水平向地震反应的影响较小,在竖直向则会产生明显的不协调现象.考虑接触面效应时,行波输入下的结构水平向加速度反应略小于一致输入,竖向加速度反应则远大于一致输入,水平向和竖向的位移反应也较大.长周期地震动行波输入下的水平向加速度和位移反应结果均大于普通地震波.对于此类大计算量三维有限元分析,采用并行计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8.
由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来考察真实结构的动力特性,是研究工程结构地震反应的试验研究方法之一,如何正确处理试验模型与原型的相似关系以及如何由模型反应正确推导原型反应是很重要的问题。通过对15层框一桁架结构的振动台试验模型的地震反应,采用2种方法反推原型结构地震反应并加以对比,从而考察和探讨模型与原型相似关系的准确性,指出了由模型反推原型结构地震反应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于结构地震反应的计算问题,数值计算方法的使用非常重要,根据钟万勰提出的精细积分算法思想,对基于精细积分算法的结构地震反应计算方法进行了严密的推导并对它作了一些改进,给出了地震运动作用下计算结构速度和加速度反应的显式递推公式,对其进行了编程实现,以一个简单的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为例,与常用的Wilson-θ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精细积分算法在结构地震反应计算中的可行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0.
橡胶垫减震结构的动力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多层框架橡胶垫减震结构在弹塑性范围内进行了地震反应的动力分析,详细介绍了进行动力分析的方法和结构的动力特性,计算了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各层的位移、加速度和剪力等地震反应·从与抗震结构动力反应比较可见,减震结构采用橡胶隔震垫后,改善了上部结构的动力特性,地震反应明显小于通常的抗震结构;此外,不同的场地对建筑物减震的效果有所不同,在Ⅰ、Ⅱ、Ⅲ类场地下,减震结构同抗震结构相比有二度以上的减震效果;在弹塑性范围内对结构进行动力分析比只在弹性范围内分析,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从而提供较为准确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一个考虑上部结构,桩基础和土相互作用下的整体空间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模型,文中给出了一个工程实例,并与不考虑相互作用情况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2.
地震强度指标定义的客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提出了采用结构地震破损指数为依据,对地震强度指标定义有效性开展客观评价的建议。介绍了目前主要地震强度指标的定义,选择了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输入17条地震波,利用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进行了地震反应及破损的数值模拟。根据计算结果,探讨研究了结构地震破损与地震强度指标的相关性,揭示了客观评价地震强度指标定义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用1064nm脉冲激光在硅表面加工出小孔结构,再作高温退火处理形成硅氧化纳米结构,发现该结构在692和694nm波长处有很强的光致受激发光(PL).通过进一步实验发现:该PL发光有明显的阈值表现和光泵线性增强效应,证明该PL发光确实是光致受激辐射.我们提出氧化界面态模型来解释光致受激发光机理,在氧化界面态与价带顶空穴态之间形成粒子数反转.这项工作为硅基上发光器件的光电子集成研发开辟了新的途经.  相似文献   

14.
基于剪切梁层间失效模型的地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剪切梁层间失效模型用于分析地震的发生。将岩体简化为由弹塑性向夹层粘结在一起的剪切梁;考虑了侧压力沿竖向的变化;将地层深部产生的反平面剪切载荷作为诱发地震的原因;分析了岩体的位移和应力分布规律,得到了层间裂纹产生及其扩展规律,建立了地震发生的条件,提出了一种预报地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NZK一I型汉字产生器接口技术的剖析,说明把汉字库设计成一种智能的I/O设备,可与主机一起构成多CPU系统.这种结构对于绝大多数的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汉字信息处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设置剪力墙高度为模拟变量,运用NosaCAD软件对按照规范配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分别进行了罕遇地震与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模拟分析。假设罕遇地震下层间位移角的要求,与多遇地震下一致作为剪力墙中断是否可行的判断依据。基于中断剪力墙结构与全高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发现在ELCENTRO波作用下罕遇地震时,剪力墙只做到第五层时结构层间位移角超出依据,当只做到四层时出现多遇与罕遇地震下层间位移角同时超限,验证了假设的合理性,同时表明剪力墙中断的可行性。12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可以在顶部适当的楼层对剪力墙进行中断到第6层。  相似文献   

17.
建筑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中的能量表达及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中的能量反应方程的定义,阐述了在结构抗震工程中运用能量概念的意义,结合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建立了多自由度体系能量项的实用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结构分析实例,说明了能量分析方法在地震反应与破损评估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结构可靠性分析仅考虑“安全-失效”二级工作模式,而实际工程中往往存在中介状态的问题,考虑了结构的“安全-中介-失效”三级工作模式,利用地震作用下结构底部剪力、层剪力等的概率分布特点,建立了具有中介状态的多层钢框架结构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为石油行业多层钢结构的抗震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MOS结构C-V特性曲线和C-V特性滞后曲线,对不同淀积条件下的SiO2-Si界面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热氧化法和PECVD法生长的SiO2腹界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其界面电荷密度有所不同,与热氧化生长膜的界面电荷密度相近,比PECVD膜的界面电荷密度稍低,且其界面基本上呈现负电荷中心.根据俄联电子能谱的结果,对其界面负电荷的形成作了定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支持协同工作的多用户接口实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支持协同工作的多用户接口数据模型以及该模型的支持结构,着重讨论了实现多用户接口模型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