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武术教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武术作为一种体育锻炼手段,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力量、柔韧、协调、耐力等多种身体素质。武术也是集健身、强身、防身等功能于一身的相对较特殊的传统体育项目。它尤其对运动系统及神经系统等具有其它项目所不具备的锻炼价值,能起到“壮内强外”的独特效果。它能培养学生坚忍、克己、吃苦耐劳、尚武崇德的优良品质。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提高武术教学水平是当前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武术教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武术作为一种体育锻炼手段,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力量、柔韧、协调、耐力等多种身体素质。武术也是集健身、强身、防身等功能于一身的相对较特殊的传统体育项目。它尤其对运动系统及神经系统等具有其它项目所不具备的锻炼价值,能起到“壮内强外”的独特效果。它能培养学生坚忍、克己、吃苦耐劳、尚武崇德的优良品质。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提高武术教学水平是当前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救亡图存的迫切使命,新陈代谢的急遽步伐,给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复杂多变的印记;同时也造就了像梁启超这样的"英雄"和"思想勇士"。个人是时代的产物,而思想是现实的反映。只有将梁启超这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放在近代中国的民族斗争、阶级斗争和历史潮流中加以考察,我们才能确切地把握他的本质,认识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地位、真实意义和价值。尚武思想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追求冒险、竞争、进取的精神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不小的冲击。尚武思想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受尚武思想的鼓荡,军国民体育思潮乘势而起,社会上刮起了一股"尚武"之风。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对近二十年学术界关于梁启超"尚武"思想研究的成果进行剖析和归纳,主要从梁启超"尚武"思想的成果、专论梁启超"尚武"思想的代表性观点以及对这些观点的评述,指出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对读者或学人的体育实践或研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法、检索法、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武术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先秦时期各个时代都有程度不同的尚武思想,重视学校武士教育,在官学和私学中尚武教育得到发展.其目的和作用是,一方面为了更好地生存,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统治.  相似文献   

5.
魏邦明 《科技信息》2012,(35):205-205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是全国著名是武术之乡,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我国古代较早设县的地区之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历来兵家必争,至今仍有全民尚武的旧俗,在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呈现出其独特的区域性面貌。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浅析武山县全民尚武的区域性特征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6.
东周社会尚武精神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文尚武的民族美德,尚武精神历来为中华先民所推崇。其在社会大变迁的东周时期再度兴盛,这是与特定的历史文化因素和民众心理因素密切关联的。通过梳理学界前人的相关论述,发现了目前学界在研究东周社会尚武精神兴盛的原因的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本文从其兴盛状况起笔,系统分析东周社会的地理环境、军事战争、国家政策、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原因,深层次探求东周社会尚武之缘由和文化实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秦文化对秦的兴衰存亡的影响这个角度出发,通过秦的尚武文化和法度文化的特点来阐述秦朝文化的特点和发展以及它对秦王朝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奇闻怪事》2011,(5):F0003-F000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6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多年来,学校以培养“崇德尚能,经世济民”之才为己任,经过几代首经贸人自强不息地开拓和建设,  相似文献   

9.
仫佬族民歌是仫佬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仫佬族人的情感、心理、意识和体验。从中可以窥见具有仫佬族特征的崇德尚智的民族品格、重情感恩的民族性格、质朴的自然审美观、多元的宗教信仰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0.
李军 《科技咨询导报》2008,(32):226-226
本文从人文精神角度出发,分析了它对足球运动发展的作用。提出了中国足球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必须探寻适合中国足臻发展的文化和人文精神。提出了竞争、尚武的发展观念是中国足球发展的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易其至矣乎",孔子叹道:易经是天地之间最终极最为深刻的道理!懂得了《易经》,圣人才能够达到崇德而广业的境界。这半句继续延续儒家"盛德大业"的主题,前六章中,关于"德"的形成和成就也有大量的铺陈,当然这个字对于大多数的国人来说也是再熟悉不过,"德智体美劳",在小时候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尚德"、"尚勤"、"尚群"、"尚武"的思想,对当代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旨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拓宽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将党史教育的精髓概括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十六个字,由此明确了新时代党史教育内容,同时为高校党史教育指明了方向。充分理解新时代党史教育的丰富内涵,从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等视角审视高校党史教育的价值,创新党史教育的理论、实践、文化、行动等教育路径,对于有效开展高校党史教育,使高校成为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场域,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陇右文化依赖地域之便,东与中原文化接壤,吸收和发展了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汉文化传统,西与高原大漠的西域文化唇齿相依,少数民族文化、外来文化与汉文化荟萃于此,从而形成了充满生气活力、刚毅豪放、尚武侠义、开放的陇右文化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就如何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怎样使我们的培养对象在"武"与"德"上融会贯通,参悟渗透,做到"习武重德,德技双修",培养学生尚武爱国的优秀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6.
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运动员竞技体育精神的影响,提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贯穿的整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崇德重义的伦理精神、乐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是竞技体育精神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铸造运动员竞技体育精神的丰富宝藏.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公民道德建设的角度出发,围绕如何进行道德建设宣传、实践、以及道德建设要与时俱进、重在创新等方面阐述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一个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先秦时期民风剽悍,尚带有原始社会的诸多遗风,尚武是其明显的文化特质之一。作为反映先秦风俗与历史的重要文献,《诗经》中的许多篇章从乐舞、习射、田猎以及人物审美等方面充分反映了先秦时期的崇武风尚。  相似文献   

19.
镖局的尚武、正直、正义、扶弱、助人的精神,指导着几百年来镖局的镖师们,前仆后继地追逐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的甚至出师未捷身先死,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哪怕是遇到再大的困难,再凶悍的敌人,他们从来不知道逃逸和后退是什么,他们只知道一点,人在镖在!  相似文献   

20.
教师应有严谨的治学精神。梁光华教授在三十多年的莫友芝研究历程中,向我们展示了他崇德、博学、敬业、创新的治学精神。以莫友芝研究为线索来梳理梁光华教授的治学精神,既是对莫友芝先生的高度景仰和隆重纪念,也是我们青年教师学习梁光华教授治学精神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