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语用迁移的理论视角,以案例分析为依托,具体分析了英汉礼貌用语以及双方的面子维持和礼貌策略,采用积极礼貌和消极礼貌策略、关联性与独立性等概念,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具体的间接言语行为方面的文化差异。本文从一个项目的招标、投标和最终中标,和签订协议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信件为基础,就双方的礼貌策略和面子维持策略,包括感谢、祝贺、以及其他表情性文字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据此来分析翻译中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礼貌是语用学领域的一个传统的热点问题。本文集中阐述了Leech的礼貌原则,并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礼貌级别,指出语言的礼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涉及到说话人和听者的心理、认知、假设和推理能力等因素,并且还要受制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模式。  相似文献   

3.
礼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和文化中,但不同文化中实现礼貌的方法和礼貌的衡量标准却有所不同.英汉文化的巨大差异必然导致其礼貌语的使用差异.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英汉礼貌用语在称呼、谦逊与客套、隐私及交际等方面的语用差异,能够避免语用失误,达到跨文化交际成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礼貌用语普遍存在于各国语言中,其主要功能就是运用礼貌的语言来维护社会秩序,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达到交际的目的.中西方受不同文化类型的影响,他们对隐私和个人自主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对礼貌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就使他们在礼貌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本文主要从社会文化方面分析了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并且指出英汉礼貌用语和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将会帮助我们减少语用失误,从而成功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语用学的角度,结合一部分跨文化语言知识对英汉会话中的礼貌用语进行了分析,这些礼貌用语主要涉及对称赞的应答、请求、餐桌客套语、接受邀请、问候、挽留、称呼和道歉等八个方面。包括了两种语言文化中礼貌用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英汉日常会话的礼貌用语,从语用角度作个小结,旨在进一步理解为什么在特地场合,特定人群中要使用不同的礼貌用语,以期为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学习中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礼貌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规范之一,语言活动中的礼貌同样不容忽视。任何一种语言交际都受制于当时的语言环境,交际中的礼貌语运用也必须充分考虑具体的情景、社会、文化、认知等语境,才能正确表达,达到良好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服务语言艺术指图书馆员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运用语言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可从礼貌语,委婉语问答语和多重语四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礼貌、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国内外英汉礼貌原则的研究,对英汉礼貌用语进行比较并溯其文化渊源,认为文化差异是引起礼貌用语语用失语的主要原因,礼貌用语是语言交际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是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郭江静 《科技信息》2010,(24):I0161-I0161,I0165
哈提姆和梅森对字幕翻译中礼貌的论述是以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为基础,以字幕文本为话语分析的对象,分析原文中言语行为中体现出的礼貌是否准确地传递到了译文中。本文试图在此模式框架下分析电影《生死朗读》的中译本,并试图提出如何在字幕翻译中达到"礼貌等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礼貌的概念及运用的研究,文章分析了如何使用英语礼貌语言中留面子的种种不同策略,分别达到积极礼貌以及消极礼貌的目的。通过分析积极礼貌、消极礼貌以及非公开的技巧,提出应该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灵活使用不同的策略,以实现预期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礼貌,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不同文化中具有文化差异性。在英汉礼貌准则的理论准则上就存在异同,在语言文化中的差异表现在称赞语、自谦语、致谢与道歉语、称谓语、禁忌语和委婉语等方面。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礼貌用语的异同,揭示它们的语用差异,可以进一步理解礼貌用语的这种文化差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话语交际的过程中,礼貌的语言能缩短交际距离、缓解紧张、消除冲突和增进理解。礼貌原则中的各项准则是对礼貌话语语言机制的总结和阐述。只有遵守了礼貌原则及其各项准则,才能很好地保持和维护一定的交际距离,从而有效地完成交际行为并达到所期望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商务谈判中的礼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谈判中,双方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在保持合作关系的前提下,各方都想获取最大利益,这就需要使用恰当的语言来实现,尤其是礼貌语言。本文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论,特别是积极礼貌策略、消极礼貌策略和非公开威胁面子的礼貌策略,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礼貌策略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礼貌原则是人们能够正常、有效地进行交际的一项重要指导原则。礼貌原则在不同语篇中的遵守与违反都会产生丰富的话语含义和不同的上下文语境。学生话语语篇中礼貌原则及礼貌策略、面子策略应用十分丰富。文章以Leech礼貌原则的6条准则为主线,辅之以Brown与Levinson的礼貌补救策略,用6段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分析礼貌原则在学生对话中的体现,体现礼貌原则在学生语篇中的特点及它在学生间语言交际行为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称呼是民族文化体现的手段之一,称呼的方式与文化内涵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实例来分析礼貌称谓在语用翻译中的得失。为了获得言外作用的等值,在翻译过程中损失原语的语义内容,文化信息及文体色彩也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6.
英语商务电子邮件是对外商务活动中一个常用的交际方式,而语言表达得体与否直接影响着业务的开展。本文从礼貌原则的角度,探讨礼貌语言在英语商务电子邮件写作中的应用,以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礼貌”具有普遍性,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准绳。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语言交际受制于礼貌准则这一社会规范。言语交际中,礼貌问题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它是最敏感的方面。“礼貌”是普遍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说到礼貌相对性,我们是指礼貌原则有一定普遍指导意义外,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还表现出特殊性,即表明了对礼貌用语的看法因文化而异。  相似文献   

18.
汉语礼貌语言的认知研究,不仅研究礼貌认知问题还探究心理、文化、知识、生理、精神、习得等问题,研究中理论与应用相得益彰,但是,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汉语礼貌语言认知研究的多学科性特色,主要表现在研究方法、学术应用和理论创新等方面.汉语礼貌语言的认知特色与时间空间、主观客观、言语主题、公务交往、日常会话、对话主体等方方面面相关联.  相似文献   

19.
英国学者Brown和Levinson在1978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语言使用中的普遍性:礼貌现象》的文章,提出了“面子保全论”。话剧《雷雨》中的大量对白无不投射出“面子保全论”,无论是威胁说话人自己的面子,亦或是对方的面子,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面子保全论”在《雷雨》中的运用。本文从积极的礼貌策略、消极的礼貌策略、公开的毫不隐讳的威胁面子行为以及隐晦的委婉的礼貌语言手段四个方面分析了“面子保全论”在《雷雨》中的运用,由此可知面子保全论有利于平时的交际,以便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20.
以模糊修辞理论为基础.结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广告语中模糊修辞所发挥的多方面的、积极的语言功能进行论述,并进一步指出模糊修辞能使人们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时更为合适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